APP下载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1-08-27薛雅帅王川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期
关键词:带头人党课考核

薛雅帅 王川龙

[摘           要]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力量,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对于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

[关    鍵   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136-02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基石,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长远之计、固本之举;高校基层党组织坚实稳固,才能发挥坚强战斗堡垒的作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高校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发动机”“主心骨”“加油站”,成为高校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从总体上看,这些院系党总支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有的基层党组织在院系发展中作用发挥不突出,工作中团结协作意识和协调交流不够,党政联席会议执行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方面不严格;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所属党员的政治、思想、作风以及日常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规范制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员组织意识、纪律意识淡薄;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与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标准、教师党支部建设意见及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方式单一,激励和惩治作用不明显,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没有及时跟踪等。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政治领导力

高校要在准确定位学校职能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理顺院系工作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完善组织设置形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强化,从而提高高校治理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强化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执行细则,落实议事范围,积极面对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等区域打造党员活动阵地,为党员日常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将党员、教师和学生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党员在组织中、组织在党员旁”的效果。对设置不合理、软弱涣散的基层党支部进行整顿,合理、科学设置党支部,探索支部建在学科团队、建在职能部门、建在学生公寓等创新机制,从源头上保障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把基层党组织换届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抓手,规范换届程序,明确工作责任,从严、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升思想引领力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当今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中坚持正确导向,保持党的宣传优势,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是高校提升思想引领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与机制,营造真学、深学、深悟的良好氛围。首先,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学习效果检验,通过主题教育、专家辅导、主题党日、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上课堂”“空中党校”“微党课”“智慧党建”“三晋先锋”“党建基地”等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打造优质党课,积极探索体验式党课、情景式党课、访谈式党课、故事党课、座谈式党课、专题式党课等党员教育的新形式,不断提高党课的质量和水平。其次,构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完整体系,确保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发展对象教育、预备党员教育、正式党员教育“一个贯通”不断线,在入学初、入党前、入党后、毕业前的每个时期,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规范的集中教育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教育,实施人才引航计划,通过党组织主动关心、老党员“传帮带”、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联系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教育、业务指导和生活扶持。再次,善于运用“草根化”的语言,让大家能听懂、使大家好好听,最重要的是依靠“中国话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面貌自信迷人,中国精神气象万千,党课教育要运用“草根化”的语言,用心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党课教育“有营养”、接地气,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三)培养“双带头人”,激发党员“内动力”

抓住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这一关键,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1)严格选任标准。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发挥。要选拔党务上有能力、业务上有建树、师生中有影响的教学科研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2)注重能力培养。强化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教育培训,依托干部培训基地、红色资源等,对“双带头人”进行党性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共促进,既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能提升教学、科研的软实力和向心力,有效解决“两张皮”的现实困境,激发“领头雁”的内生动力,打造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党支部。(3)健全激励机制。关心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成长,政治上给待遇、工作上给平台、发展上给空间、经费上给支持,将“双带头人”的岗位津贴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对优秀的“双带头人”在干部任用、津贴发放、职称评聘时优先考虑,使“双带头人”工作有条件、发展有空间、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最大限度调动“双带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双带头人”的吸引力。最后,从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的成绩经验和不足等方面做典型剖析,总结提炼加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招、硬招,不断提高“双带头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组织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利于科学指导党的政治生活,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使党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组织生活为重点,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政班子的责任意识,形成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指导和监督二级院系落实好党政联席会议、“三会一课”等工作制度,严禁制度空转。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基本动作、规范组织生活,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使各项活动更加符合党的建设规律,把党建嵌入学校治理结构中,凝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力量,保证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五)严格考核程序,提升党建执行力

基层党组织要标准化、规范化,就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手段,完善责任体系,实行动态系统绩效评价的考核机制,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在考核方向上,将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关注点引导到解决重点任务上来,成为党建考核的“指挥棒”,从而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运行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有效结合。继续实行党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量化党建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目标绩效考核情况作为重要参考,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考核内容上,细化指标体系,围绕高校当前重点任务的开展情况,包括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业绩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定期体检、定向考核,推行分类晋级。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考核结果不仅作为个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还要作为支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于尚未达到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确保整改到位;对一些被认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通过开展结对共建、对口帮扶等方式,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实现考核结果对党建工作的强大约束力。

(六)创新教育方式,开创育人新局面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发挥组织育人功能的重要阵地,学生党支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共同成长的温暖集体。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党支部活动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学生党员的心理归属感;通过师生共建支部,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增加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感,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有机结合。(1)建立校、院系领导联系党支部制度,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校领导、院系领导分别联系1~2个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全员育人。(2)建立党支部结对共建制度,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共同开展组织生活,进行学习研讨和思想交流,实现育人工作和管理服务的有效统一。(3)推行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推动教师党员深入了解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在教学科研中对学生党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为增强教师党员的责任感提供了契机,为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相互促进,组织生活与业务学习相得益彰。这样的教育环境,对普通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也是一种潜在的影响,能使他们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有了前进的方向,将“自然成长”转化为“培养成长”,将“自我成熟”转化为“教育成熟”。由此,整合校内各种教育力量,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立足基层,因地制宜,营造育人氛围,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功能,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曾万明.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J].党建研究,2018(6).

[2]嵇娟娟.基层党建要用好考核指挥棒[J].人民论坛,2018(11).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带头人党课考核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川: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5年行动
政策资金扶持 重庆培养五类农村致富带头人
高校“双带头人”建设中的困境及应对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重庆永川:构建党课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