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困境及路径
2021-08-27左芬陶红
左芬 陶红
摘要:职业教育扶贫是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渠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对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毕业生返乡意愿淡薄等实践困境。鉴于此,粤北职业教育应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精准设置布局专业,匹配地方产业;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壮大扶贫工作队伍;建立返乡引导机制,增强毕业生的返乡意愿。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7-0027-06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备受关注,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扶贫工作发展至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绝对贫困人口虽快速下降,相对贫困问题却愈发凸显[1]。粤北地区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历史原因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贫困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职业教育作为扶贫、扶智、扶志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渠道,也是贫困群体的民生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明确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扶贫路径,加大职业教育扶贫力度,对持续推进欠发达地区减贫、脱贫、防返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成效分析
(一)基本情况
粤北地区即广东省北部地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五个地级市。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乳源、连山、连南均位于粤北地区。2020年4月14日,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公布了28个广东贫困县名单(见表1),其中以粤北地区分布最广,清远市阳山县、韶关市乳源县被定为全国性扶贫县。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且环境恶劣,粤北地区在观念、物质上处于贫困状态,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产业效益低下、农民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大、农村空心化等问题集中。职业教育作为距离农村贫困人口和底层民众最近的教育类型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因此,粤北地区亟需通过职业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创新缓解这一系列难题。
粤北地区目前的中职学校有:韶关14所、河源13所、梅州20所、清远14所、云浮13所;高职院校有:韶关1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1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梅州1所(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清远2所(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云浮1所(罗定职业技術学院)。根据职业院校在扶贫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剔除在2020年秋季进行第一批招生的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主要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为典型,结合相关数据对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现状展开分析。
(二)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扶贫实施效果
1.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家庭父母将自身的贫困状态及其他不利因素传递给子女,后代子女不断重复这种贫困境遇,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家庭出身的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努力学习,进行第一代的知识、社会和文化资本积累,提高收入以跳出之前的贫困怪圈,并提高下一代的起点。乡村振兴战略下,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积极作为,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取得了重大成效。
(1)招收贫困学生入学。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为发挥职业教育“拔穷根”的作用,面向贫困地区开展专项招生计划,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接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机会。如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招收贫困家庭学生2 269人,占招生总人数的73.76%;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47人,贫困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28.92%;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来自深度贫困县的学生占比高达26.63%。
(2)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实施奖助学政策,保证每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如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在“奖、助、贷、勤、减免”等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各项资助的总人数和资助总金额逐年上升,2017—2018学年累计发1 910多万元奖助学金,获得各项资助的在校学生为4 349人,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各项资助的总人数和总金额也逐年上升,2017—2018学年发放奖助学金及各类资助金总额达1 434万元,获奖助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5.2%,其中获得勤工俭学津贴的学生数为625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6.6%。
(3)帮扶贫困学生就业。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对贫困家庭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创业。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2%以上。2018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月人均收入4 505元,其中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1 062人,累计共72名毕业生月薪过万元,真正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目标要求。
2.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由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不善于经营管理的能力困境,如果持续依靠“外部输血”脱贫,即外部提供给贫困户资金、技术以及包销售,缺乏生存技能的贫困户将面临极大的返贫风险。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发挥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色,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通过为贫困地区培养专业人才帮助其形成与固化造血功能,为实现永久性脱贫提供坚实保障。
(1)向贫困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粤北地区各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在河源就业,服务区域乡村建设。据统计,2017年毕业生中1 017人留在河源本地就业,占比22.03%;2018年毕业生中983人留在河源本地就业,到深度贫困县就业的比例达到4.14%。
(2)为贫困地区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队伍是一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的发挥,引导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在清远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从2020年起计划每年招收1 000名以上村(社区)“两委”干部和聘用干部,以及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目前全市1 018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已顺利入读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清远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为推动清远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开办全国最大的村干部大专班,已培养农村干部近3 000人,为河源市实施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三农”工作领头人,河源市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已有73.06%接受过职业院校培训。
(3)面向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粤北职业院校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就业本领、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如广东碧桂园职业技术学院免费为14 626名农村劳动人口提供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农村迫切需要的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品牌建设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相关知识开展专题培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提高参训者的生存经营能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的实践困境
(一)职业院校对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
“扶贫必先识贫”。对扶贫对象的识别是职业教育推进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虽然粤北地区各高职院校中贫困生入学率逐年上升,但仍有部分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未能得到有效扶持。这是因为粤北地区贫困人口多居住在边远落后地区,贫困群众信息传递不对称,加大了职业院校识别贫困对象的难度。各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家庭情况复杂,仅仅看家庭收入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来衡量是否贫困,无法全面准确地识别贫困群体,同时不利于后续教育扶贫措施的开展。
调查显示,清远市贫困县贫困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2]。清远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842 900人,阳山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职教育的人数为4 460人,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为59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55 640人;清新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职教育的人数为12 970人,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为1 54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253 730人;连山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职教育的人数为1 510人,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为11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5 670人;连南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职教育的人数为1 230人,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为13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1 490人;佛冈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中职教育的人数为7 560人,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为650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89 360人。清远市贫困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总共有30 756人,占比较小。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半以上的农民接受过3年以上的职业教育[3]。这说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扶贫对象精准”的总体要求存在实际差距。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对贫困对象识别的精准度不够,即在识别过程中,职业院校未能对贫困区域的贫困人口数、贫困类别、致贫原因、接受技能培训情况等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致使精准扶贫不精准,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招生力度。
(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作为扶贫的重要路径,其专业设置应紧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与农业产业升级优化等[4]。粤北地区作为珠三角对接内陆腹地的桥头堡,由于山多地少,是广东省发展林业以及进行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具有较为优厚的农业条件与生态优势。因此,粤北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立足本地特色,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培养服务现代化农村经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且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粤北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明显,与产业对接存在空缺,与地区特色相关的专业较少。
由表2可知,粤北地区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及重要的农产品基地,第一产业发展具有优势,产值比重超过10%,但韶关市、云浮市及清远市的高职院校基本没有设置涉农方面的专业。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涉农专业,但总体占比不高;韶关市与清远市的高职院校第二产业专业的产业匹配良好,专业设置基本满足其制造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云浮的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产业专业的产业匹配不佳,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不足;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表现明显,人才培养供给均远远超出本地经济发展对服务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配这一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对乡村振兴这一领域较为陌生,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上经验不足,导致涉农专业设置过少;另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盲目跟风设置热门新兴专业,脱离了学校实际情况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離不开一批有力量的教师队伍支持。粤北地区因为环境条件相对艰苦,交通、生活各方面均较落后,优秀人才引进困难,骨干教师外流较多。一方面,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质量有待提升。粤北地区各高职院校的生师比均不超过18,基本达到教育部的合格要求。但粤北地区高职院校需加大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因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比分别为42.42%与41.00%(见表3),需进一步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有待优化。粤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占比小。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8学年共引进高级职称教师1人,新增博士学历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13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占总数的29.30%,硕士研究生356人,占总数的42.67%,博士研究生6人,占总数的1.10%。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90人,占总数的21%,未定级121人,占总数的27%,硕士以上学位181人,占总数的41%。因此,加快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扩充现有教师队伍规模、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是粤北地区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
(四)职业院校毕业生返乡意愿淡薄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创业机遇和平台。粤北地区贫困农村子弟较多,如果这些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子弟愿意返乡就业、创业,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乡村经济发展需要,将有利于夯实乡村人才基础,打破城乡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现实情况是,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毕业生大多选择前往发达地区谋求发展,而非扎根于农村建设。调查结果表明,除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外,粤北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在掌握技能技术后留在当地就业的人数较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流向珠三角地区的占毕业生总数的69.94%,留在本地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2.03%;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2.16%;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9.21%。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大多数人传统的择业观念,即追求大城市、高薪资、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另一方面在于政府与学校缺少作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服务与大城市比还有较大差距,学校未能有效地对毕业生进行农村创业或返乡就业方面的引导和宣传。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粤北职业教育扶贫的路径优化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施策
粤北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的对象为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贫困识别”是首要工作。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号角的吹响,上万名中直驻粤、省直、市直、县级单位派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第一书记进驻帮扶村庄,入户摸查,精准识别,做好贫困户的核实工作,并进行建档立卡,目前已基本实现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集全覆盖。粤北地区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基于已有贫困人口数据库,对扶贫对象进一步分类识别与甄选。
第一,将贫困人口划分为两类:职业教育可帮扶的贫困人口和职业教育无法帮扶的贫困人口。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扶贫的对象是贫困人口中具有基本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5]。对于老、幼、病、残等不具备完全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职业教育无能为力,主要依赖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方式。面对一些学历层次低、文化基础弱、接受能力差,但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与残疾人,职业教育要给予充分关注,适当放宽学历限制和年龄限制,为其提供职业培训与再就业机会。实践证明,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均可通过职业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及综合素质,实现脱贫致富[6]。
第二,职业教育可帮扶的贫困人口又可划分为两类:在乡务农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7]。对于在乡务农的农民,职业教育要根据粤北各地市的农村发展实际,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将其培养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例如,组织学习生产承包管理、设施使用维护、品牌建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传授育苗流程、种苗定制、种植生产过程管理、农产品包装分拣等专业技术,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对于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要根据其文化程度与就业行业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职业教育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积极组织家庭困难的失业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
(二)精准设置布局专业,匹配地方产业
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精准设置布局专业,是职业教育扶贫的长久之策。针对粤北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专业设置趋同化、与产业对接存在空缺、与地区特色相关的专业较少等问题,职业院校要做好调研、评估,瞄准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办好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耦合的专业体系。通过专业对接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动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联合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
第一,建设专业设置调研评估平台。职业院校设置专业前,借助平台做好调研、评估和论证等工作。只有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建立起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专业,为贫困人口技术技能的实用性提供保障。
第二,构建合理的专业设置结构。如前所述,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开设不足,无法满足产业人才需求,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比例过高,供过于求。对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新的产业结构来构建相对应的专业体系。加大涉农专业设置,填补第一产业专业设置的空白,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在数量上需要一定的控制。
第三,设置传统与特色专业,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要“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职业教育要挖掘当地的优秀文化资源,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置特色产业文化专业。
(三)完善師资队伍建设,壮大扶贫工作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工作,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保障职业教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素。首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实师资力量。通过引入行业一线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专家学者等实践能力强的人员,聘请其担任专业教师、实训实践指导教师、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顾问等,来满足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职业院校要积极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就业,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储备更多的优秀的“双师型”、高学历教师。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乡村振兴的新形势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粤北地区职业院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对此,职业院校应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多样性,如脱产学习、集中培训、网络在线学习等,让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继续教育与培训方式,从而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乡村振兴战略下,不仅农业相关专业的教师,而且非农专业的教师,也应该加强农业有关培训,补充学习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懂农业,并愿意持续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断努力,将其内化为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乡村经济发展问题,更好地了解乡村经济,使毕业生愿意回乡村创业、就业[8]。
(四)建立返乡引导机制,增强毕业生的返乡意愿
职业学校毕业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承担着脱贫攻坚的重任[9]。第一,加强返乡政策的宣传普及。保守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返乡意愿,因此有必要帮助贫困大学毕业生充分了解返乡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及对农业农村的错误认识。目前,清远清新区、韶关南雄市等地区已开始支持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等人员开展返乡创业试点。第二,强化毕业生的返乡就业创业能力。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与农业农村相关的课程,如经贸类专业可开设农产品科普、农产品营销等课程,让愿意返乡创业就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适应乡村经济发展需要。第三,成立返乡创业就业导师志愿团队,对返乡毕业生进行分类、分阶段指导,培育适应返乡下乡创业就业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马建富,陈春霞.补齐乡村振兴短板:职业教育和培训精准扶贫的价值追求与推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9(21):14-20.
[2]姚彦欣.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研究——以清远市贫困县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33-38.
[3]路艳娇.发达国家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借鉴[J].成人教育,2006(3):90-92.
[4]石丹淅.新时代农村职業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20):5-11.
[5]李素素,孙黎.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的耦合机理与政策驱动[J].教育与职业,2018(15):20-27.
[6]侯小雨,闫志利.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与实践进展[J].职教通讯,2019(5):20-27.
[7]马明清.农民职业教育扶贫精准识别初步研究[J].农民科技培训,2017(5):18-20.
[8]蹇世琼,彭寿清,王代清.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定位与实施路径[J].终身教育研究,2019(6):44-49.
[9]席佳颖.脱贫攻坚背景下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60-63.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