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视角的高职院校教育生态及其价值意蕴研究

2021-08-27何碧漪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价值意蕴生态

何碧漪

摘要:良好的校园生态助推学校事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又促进良好校园生态的形成,两者共荣共生,互为促进。文章以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高职教育生态机制和生态发展机理的基础上,从限制因子定律、生态位原理、耐度定律、适度原则和边缘效应的视角,深入研究优化教育生态的方法路径,旨在实现良好教育生态形成和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态;高职院校;价值意蕴;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7-0060-05

“生态学”概念源于1921年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人类生态学的概念首次出现在该书之中,标志着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成为研究人类社会的重要范式。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态学研究不再局限于生物学领域,当下已被广泛拓展至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领域。目前,学界借助生态学理论以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其原理被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处理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1966年,英国教育理论研究者阿什比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开创了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的先河[1]。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在其所编写的《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概念,开创了教育科学领域的新思路[2]。教育生态学的诞生,既是生态理论发展、分化和不断延伸的产物,亦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主动尝试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索教育问题之肇始。教育生态学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各式各类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理论分析当下的教育现象,以寻求教育发展规律,为创造最优教育生态结构提供理论遵循。教育生态学不仅涉及教育及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这样的运转机制被视作教育系统内外持续不断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过程[3]。该观点打破了过去人们对职业教育研究范围的壁垒,逐渐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维度转为生态学角度。因此,生态学理论也为当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一、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系统的界定

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最高、最复杂的层次。在教育生态大系统中,根据层次、特点及功能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子系统。从宏观意义上讲,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属于职教系统;从微观意义上讲,任何一所高职院校亦是微型的教育生态系统[4]。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属于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一般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均在其基本范畴之内。在职教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构成特殊的生物群落,其客观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存在是合理而客观的,具有重要的现实遵循意义。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具备六个基本特征:一是繁复性。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既包括以教和学双方存在的教师、学生为典型代表的生命体部分,也包括影响学校发展的多元环境,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该系统管理的繁复性。二是区域性。高职院校因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而生,因此,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运行模式及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具备区域性特征。三是演进性。高职院校从创办到发展,规模从小到大,其内涵与外部条件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着生态演化,呈现出显而易见的演进性特征。四是稳定性。高职院校生态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生态信息因子交换,周而复始地汲取动力,促成系统本身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五是开放性。高职院校生态环境属于能量开放的系统,伴随能量输入和输出过程而成长进步,其表现形式在于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六是平衡性。在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中,内部因子与外部环境共生与依存,在互相作用下力求实现动态平衡。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开放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自我调节、不断改善的功能,其运行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系统内部,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类资源以能量形式输送到系统内的各个分支中,在循环运转的过程中逐渐消耗,并转化到新的表现形态上,最后又以“人力资本”的形式给与反馈。因此,该系统持续不停的运行需要外界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科学知识在系统中以循环再生的方式存在,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的吸收,进而以高素质人才的形式重新归入社会。同时,在系统运转的过程中,师生信息、学校与外界信息的交互传递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当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要素的变化幅度超出其自我接受、自我强化能力时,旧有的平衡必然遭到打破,必须重塑与之适应的新的平衡系统,否则系统就难以协调运转。

要实现生态系统内平衡,就必须保持输入该系统的各种要素资源与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相匹配协调。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必须保持协调,如果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发展,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自身功能失调,阻滞教育系统功能释放,最终将制约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唯有积极求变、科学匹配各种高职教育的要素资源,才能形成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高职院校生态系统。

二、高职教育实现生态发展机理分析

良好的生态系统可以及时调节高职教育过程中的各类活动,平衡高职教育系统内外的生态变量形成的冲突与矛盾,促进职教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高效、和谐的运行,达到各类教育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效率提升。

(一)良好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在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按照办学类型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高职教育显然属于第三种,它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使命的教育机构,尽管它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學的学生培养类型,但它却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训练有机结合,主要培养学生“怎么干”“如何干”的问题,即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千千万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况且,在我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学习,大量的人只能进入技术型大学,即进入高职院校,将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良好的高职教育生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将“自然人”由潜在劳动力转变为技术型人才。只有在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育资源投入与教育产出恒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才有根本保障。从微观角度上看,高职院校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些技能契合产业和行业发展需要,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必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并为个人发展奠定无形资本优势。从宏观角度上看,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技术更加精密化、系统化,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加智能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主动求变,进行教育要素资源整合,积极开发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彰显学校特色和学生技能特长。可见,良好的高职教育生态有助于学生特长的练就养成,也必将极大地提升他们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良好的高职教育生态是社会生态和谐的体现

高职教育除传授文化课程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掌握贴近社会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技术,经过虚拟化的学校“车间”训练,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技术,熟悉某项工艺,拥有一技之长,进入社会就业适应期较短。依据经济学的就业解释,他们“有工作的能力,有工作的愿望,有工作的热情,想工作而确实能找到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作为就业者的组成部分,大批的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了工作机会,自然极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和谐稳定的高职教育生态有助于社会生态和谐的实现。

三、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将教育生态学融入高等職业教育是新时代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亦是改善与创新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生态学作为沟通自然科学与教育科学的“桥梁”,其涵盖的规律和原理为营造良好高职教育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必将助力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发挥管理协调功能,摆脱限制因子的消极影响

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主要为能量流和信息流。当整个教育生态链的能量流低于基本需求或超过当前生态承载力时,教育生态供求系统必然呈现不平衡态势,其结果则表现为与教育规模不够适配,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势必阻滞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行。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生态环境,需要理清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各种限制因子的权重和作用机理,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基于此,学校层面则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定准目标,彰显特色与优势,强化协同管理,同向发力,发挥各二级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补齐系统内短板,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运行。

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外部限制因子主要有外部资源吸纳偏少,社会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存有偏见,评价和认可度不高,导致对高职院校的关注较少,社会资源投入偏少。内部限制因子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等。作为内部核心限制因子之一,广大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特长、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便建立顺畅通达、平等交流的师生信息沟通与对等机制;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限制因子的限制作用,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促使广大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积极投入教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传授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显然,这些生态系统的内外限制因子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遵循教育学规律,摆脱“限制因子”束缚,促进教育生态链有节律地发展且有序稳步地延伸[5]。这是高职教育生态系统自身生态演化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生态环境要持久发展、健康运行,就需要长远考虑校园教育生态的规律和环境需求,将潜在影响发展的限制因子转换为非限制因子,通过改进、替代、叠加和重塑等环节,实现生态系统各要素对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进而构建一个平衡、有效、稳定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

(二)依据生态位原理,实现整体效应和群体功能的有机统一

教育生态位原理将教育的主客体及教育环境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将该系统里的物种看作占有不同生态位置的生态因子,它们根据拥有的条件、资源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处于不同位置的因子常常因资源配置、周围环境变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与竞争。就高职院校来说,竞争链顶端的终极目标是推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每所高职院校作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微系统,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积极追求更好发展是每个微系统的生态愿景。在实际中,学校优势与特色、资源匹配与整合在整个竞争链条中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协调中,微系统间的资源因子也可通过竞争、协作的方式达到合理优化。但是,这种竞争并不是无序混乱的“资源抢夺战”,而是在以实现各自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与兄弟院校在竞争与合作的交互作用中形成自我的生态位,彼此独立而又各具特色。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景目标,一方面需要研究探索自身的生态现状,掌握内在规律,提升资源梯度,扩充资源广度,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释放管理效益和教育潜能。在高职院校生态环境中,由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其他人员组成一个群体,包含不同的利益旨归[6]。这些生命体需要达成高度的价值认同及行为认同,才能促进学校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这就需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生命体角色调节和改善管理行为,优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理念,采取既彼此竞争又相互促进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依据激励原则,追求管理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建立互惠共生的教育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合理定位,强化自身职业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化发展,减少院校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同时,积极鼓励创新,促进高校生态的动态平衡。根据生态位原理,在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会出现生态位分离,即竞争排斥现象。各个院校生态位差异越大,意味着竞争力越小,当然各个院校有着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通过相互借鉴与学习,取长补短,错位竞争,其本质是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反之,当院校之间生态位的相似性越多,竞争关系就会表现得越明显,从而影响各院校间协同发展。因此,院校之间可以通过生态位分离并借助市场资源,寻求特色发展的生态位,从而保证院校之间生态平衡和实现良性发展。

(三)立足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资源浪费

根据耐度定律,一种生物的存活离不开某种特殊条件下的系统内部资源。因此,改变其中任何一项影响因子,或增减该因子的含量,使其含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则易导致该物种消灭或绝种[7]。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只有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依托外部环境的效力,才能形成一种有序的稳态。生物界的耐度定律要求教育发展应遵循最适度原则。当学校发展在数量、规模和速度上与资源要素稳态不相匹配时,就容易给教育系统带来危机。因此,在教育生态环境发展的问题上,需要在教育系统的个体生态、群体生态的自适应范围的上下限方面认真思考,确保立足实际、适度发展,促使整个生态链上的各个生态因子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正常波动。

在教育生态发展中,首先需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理清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外部生态环境,以求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例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能贪大求全,一味地扩大校区、招生规模和教师数量。过度的校区扩建会造成资源利用率降低及资金的浪费,甚至导致学校过度负债,势必影响对其他教育活动的投入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过度地扩大招生规模,超过学校资源的承载能力,势必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过度地引进教师会导致人才过剩,等等。当某些因素过于突出,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衡和教育资源浪费的潜在风险。另外,学校管理需要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价值兼容性,实行人本化管理和引导,助力师生多元化发展。结合耐度定律和适度原则,在發展过程中,师生的耐受性也是一大考验。当出现的影响因子超出自身耐受范围时,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单元之间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也会随之产生改变,从而导致系统失衡,对师生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为了创造师生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方面,激活内部的积极影响因子,借助奖惩手段、荣誉制度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激励作用,释放激励潜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考核不佳者,适度惩罚,使其明确自身耐受性的上下限范围,促进其采取措施并及时改进。所以,只有根据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优化配置,使学校内外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均衡化,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发展生态环境。

(四)借鉴“边缘效应”,促进人才交流及学术交叉渗透,形成“异质系统”

根据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物群落交界处,通常生态环境复杂,出现较多不同的生物种类,且非常活跃[8]。系统内种群密度较大,种群之间始于竞争,终于和谐共生。当然,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边缘效应被应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必然会对良好的院校生态系统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特定区域下不同院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各个院校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提高各自的软硬件实力,构建积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系统。通过人才流动,相互借鉴,释放“学习曲线”效能,形成边缘效应,进而利用该效应的协同作用打造自身竞争优势,在竞争中促进学校发展。

另一方面,从知识更替层面看,知识的“中心”和“边缘”是建立在一定的学科知识结构基础之上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人类就需要不断地开拓“边缘”,转移原有的“中心”,并围绕新的“中心”再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依据边缘效应,在教学科研中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把视角投向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交叉区域,学科交叉,专业渗透,通过转换研究切入点,探寻新思路、新方法,继而形成新的学科知识“中心”和“边缘”。从当前院校发展情况来看,借助学科专业优势,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学校内部成立的工业园、科学园区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学科横向联系形成交叉边缘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借助边缘效应,既要保持自己传统的优势和特色,更要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边缘效应释放,进而构建适应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教育生态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它将生态的理念培植应用于高职教育系统中,促使系统内部的各因素因子相互协调配合,不断释放其潜能,对于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玲玲,李龙江.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7(20):67-69.

[2]张进良,张克敏.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生态失衡及其对策[J].远程教育杂志,2006(5):16-20.

[3]张晋.生态学视野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2006(13):21-25.

[4]张雨,曹必文.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119-122.

[5]赵德良.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5):30-31.

[6]高明.“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治理[J].教育与职业,2016(8):12-15.

[7]钱慧丽.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8]陈中,郭丽君.论教育科学发展的“边缘效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6-8.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价值意蕴生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读懂名师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