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
2021-08-26刘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关注与探讨的话题。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数学教师也应注意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积极转换教育理念、学习新技术使用方法的同时,注意避免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等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26-02
引 言
数学是一门兼具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清晰透彻地讲清重点与难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也应注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相融合,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意义
(一)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正经历着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再加上客观的生理发育情况与心理发育情况均不够成熟,因此,极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忍受传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通常以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等方式呈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与概念具象化,使知识的传授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能帮助学生专注于课堂,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来给学生传授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同时,通过图形之间的相互变化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图形的面积的相互关系与计算方法。并且,教师还可以制作由学生在演示台上操作的动画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印象,通过观看动画与操作,学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二)灵活运用,便于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后布置作业的内容均为教师在综合考虑全班学生的认识与学习水平之后,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依据而设置的。因此,学习能力较强与学习能力较弱的两类学生很难得到与其学习程度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与作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不同难度的课件与习题库,再将其发放给学生。由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兴趣在课外学习与练习有关知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提高运用能力。
(三)直观表达,解决教学难点
因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困难。通过板书、口头授课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很难透彻清晰地讲清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上产生困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知识点以多种方式直观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从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途径
(一)明确目的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教师应先明确整合的目的。两者相整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师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全参与
全参与包含全员参与与全程参与两方面。全员参与要求全体学生在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积极跟进课堂进度,全员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全程参与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课后拓展都应体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全员参与保障了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均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而全程参与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
(三)整合内容简单、和谐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在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下使用信息技术,并做到内容简单、和谐。用最简单的技术条件实现教学目标,有助于减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负担,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内容和谐是指信息技术的融合应当与整个教学过程和谐地整合,而并非两者相互割裂。教师不可生硬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而要将信息技术完美融入教学活动中。在这样的方式中,信息技术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因素,其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成分,而非仅为简单的教学工具[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内涵包含于技术中,并以技术形式表现,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环境数字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主动转换教学思想,摒弃以往以板书与口述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但由于很多教师从业时间较长、年纪较大,加之对新教学手段不了解,他们拒绝甚至排斥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投入大量成本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就只能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主动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紧跟时代步伐。
教师转换教学思想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方便教师教学。但是,教师也不可忽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并且不断地引导学生,与学生积极地交流、探讨。教师不能仅仅将自己作为简单的课件放映员,而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承担起引路人的责任。
(二)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当树立起正确的、紧扣时代的教育理念后,教师就应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年轻教师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与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容易。但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较少接触新兴技术,所以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时就会产生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多交流,并互相帮助。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制作幻灯片、使用几何画板等软件上。因此,一方面,教师应学会制作幻灯片,适当加入音效与动画,增强课件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应熟练地运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向学生展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图形的特点与相互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与记忆。小学数学中有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与概念,而抽象化的知识不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可视化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三)注意师生交流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可盲目地追求信息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是要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程度,注意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度。此外,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拓展课程的容量,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可一味追求进度,而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去消化已学习的知识,避免出现因课程容量过大、课程进度过快而导致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等情况。教师还应注意,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不能因新技术的引入而给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四)避免过度依赖
信息技术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教师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应避免过度依赖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因设备问题,教师准备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无法播放等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应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另外,一些教师试图将课本中的所有内容都通过信息技术和设备呈现给学生,这就是一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均衡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并找出其中的平衡点,选择适宜的方式,灵活使用信息技术,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白银艳.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相互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72-173.
景亚男.小学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析[J].才智,2020(14):181.
陈勇.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28-132.
任忠林.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129-130.
作者简介:刘恺(1990.1—),男,山东胶州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曾荣获城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