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2021-08-26何坚娟
摘 要:当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是高中地理教师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含义,说明了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现状,并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18-02
引 言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综合思维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地理学科中的综合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的过程中对认知地理知识形成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本文通过研究高中地理课堂综合思维培养现状,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分析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理学科的特定品格和能力,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关键要素[1]。地理综合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过程中运用的多种地理思维和方法。地理是一门与社会、自然密切联系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学生需要借助综合思维学习地理知识。
二、高中地理课堂综合思维培养现状
(一)大多数教学活动仍停留在记忆知识层面
调查发现,目前,在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时通常会下发一张导学案,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自主填写,导学案基本是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框架,教师设置问题的答案往往是课本上的原句。在学生被动式填写后,教师根据知识框架进行课堂教学,并依据教学导学案的内容进行提问或者内容延伸。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整体的贯穿比较重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在课后,教师会标出导学案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但整个教学过程并未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地理知识综合训练浅层化
地理课堂上常见的教学互动形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但是,面对课堂提问,很多学生的回答比较笼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不足,这表明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地理知识理解不到位,而教师对此问题只是简单总结为学生“表述不规范”。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较为浅表化,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培养学生地理要素综合思维的意识,导致教学方法较为浅层化,进而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地理模型。课堂上,学生虽然跟着教师按部就班地学习,但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知识,无法按照教师计划的学习进度完全掌握所学内容,因此,两者之间的差距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越来越吃力,甚至感到无能为力。
(三)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高中地理教师以条理性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依据教师提前拟订好的教学方案,直接进入学习理论知识的环节,但教师没有注重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根据导学案讲授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全部知识,却忽视了对地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时,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究未能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接受知识时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虽然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范围比较全面,但是对地理要素的理解仍停留在浅层面,而教师也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四)教师缺少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整节课主要围绕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展开,教学主题是该节课所学的地理现象或知识,是一种学生未曾接触过的地理要素,而并非一种工具。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会准备好课上所需要的问题和活动,通过提问、给予答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非引导学生解放思维,自主进行思考。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有理科的实践性,也有文科的思考性。理科重视实验,强调动手能力,自主探究现象的结论;而文科通过对现象的思考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因此,依照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学习,而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其自主思考,整个教学过程缺少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
三、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一)构建思维导图,促进知识迁移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广泛,且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复杂、细小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2]。学生在学习完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后,可能无法立刻将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厘清思路,将学过的知识清晰地展示出来。思维导图还能够把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本学期的地理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在后期复习中,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节省复习时间。例如,在教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风带气压带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在复习时直观地记忆。
(二)合理借助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借助各种各样的图形,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地理知识,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全球各地区的地理情况。多媒体设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优势,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时,教師可以借助地球仪和太阳模型,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形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含义的理解。又如,在教学“各个季风洋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设备记忆各个洋流的位置。此外,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各地区的分布和位置。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某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实验、调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行动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其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通过观察、调查和收集有效的地理信息,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3]。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与其他人合作,增强思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进而提升地理素养。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教学“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旅游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并给学生讲授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思考保护旅游景区地理环境的有效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借助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导致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缺乏创新思考的空间。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学能力和自主思考意识。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竞赛式学习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进而有效拓展其地理综合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合理安排人员,通过组内竞赛和奖惩制度,使小组成员在竞争中掌握知识,展开思维交流,进而使每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能有进步、有提高。
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思维导向式教学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应不断学习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参考文献]
杨新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究: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J].名师在线,2019(20):62-63.
卢娟.也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培养: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02):49-50.
刘冬花.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等级考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地理教学,2017(18):19-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A类课题“运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培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茅尾海探究为例”(课题编号:2019A06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坚娟(1989.9—),女,广西钦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