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核心素养落实的实践研究

2021-08-26许琼

求知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认知发展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摘 要:培养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本文分析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从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了在课堂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思考了当前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课堂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16-02

引 言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课堂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在本文中,笔者从初中地理课堂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进行了研究。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理解

素养不等同于素质,其更注重于修养,是长时间学习后所养成的稳定、长期的品格,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生存能力等。立足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区域性等学科特点,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这是众多专家、学者综合自身实践得出的四大构成要素[1]。在此,笔者認为,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需要处理好学生认知水平和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之间的关系,不要单纯为了素养的达成而开展教学活动,违背教育原则。

二、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是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品格,因此,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初中地理教学过程,教师应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学情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的学科特征,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解教学目标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能够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某些地理成因。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出了要求。但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不是高中核心素养的基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生初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在学习内驱力上,他们是新鲜的、充满好奇的,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对某些地理成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需要靠感知、经验去理解、内化。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因此,本节课的目标定为“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时差等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四季的变化、昼夜的长短是由公转产生的”[2]。这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体现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具体要求。

又如,“世界的气候”一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课标定位在“运用”“说出”这两个行为动词上,但如何运用,又如何让学生能够实现“说出”的行为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同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细化并分解教学目标。笔者将该教学目标设定为:感知世界气候的不同,通过合作探究、读图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在这一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稳定品格。地理课堂教学从“自主学习”开始,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品格。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细化学习目标,从而在课堂上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自主学习更应是学生的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或是地理实践力,这些素养的形成都需要学生在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学校,自主学习将会是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这需要教师注重在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将自主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等。笔者认为,将自主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当然,自主学习不能仅流于形式,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设计突出具有学科性的探究活动

这里强调具有学科特性的探究活动,即重视区域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探究活动,同时重视地图教学在设计活动中的应用,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使活动流于形式。教师要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节时,笔者在课后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以家乡南京为例,列举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分析其分布的自然原因。”在探究活动中,笔者提供了南京市农作物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等,让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展开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素养,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同时通过乡土地理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

再如,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先提供世界著名山系、火山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探究其成因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最后让学生用实验演示模拟自己的想法。笔者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精神,理解山系及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性,同时落实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要求。

(四)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单独割裂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思想。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往往某个地理成因的揭示不仅涉及地形、水源、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还涉及历史、政治、物理、语文等学科的知识,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地理学科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因此,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比如,语文古诗中就蕴含了很多地理知識,如果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古诗,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联想到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一节时,笔者引入了“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与历史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地图的由来,同时引出了地图的应用,将课程之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不应仅仅在课堂上,还要用综合思维去看待地理事物。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调动多种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结合初中地理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从新闻、网络、生活经验等出发来设计教学也是一种资源开发的思路。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一节时,笔者引入垃圾分类来指导学生关注“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让学生把抽屉里的垃圾拿出来分类,并思考这些垃圾来自哪些自然资源,又应如何把它们再次变成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从而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五)“展示—评价”体现多元化

有学生活动,必然就要有相应的展示和评价,笔者认为,针对学生不同的展示方式,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生成性和过程性等问题。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智能结构由七种智力组成,针对智力结构的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展示多元化,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一节时,教师不妨发挥学生爱说、多动、会表演等特点,让学生唱一唱《爱我中华》,说一说不同民族的语言,以及各地的方言。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展示形式给予不同的评价。

又如,七年级有一节活动设计是“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学生课后制作简易地球仪后,笔者设计了一次“班级地球仪展”,让学生互相评价。有时候评价的主体不一定必须是教师,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课堂评价中。笔者针对不同学生制作的“个性化”地球仪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并将自己制作的地球仪和学生的地球仪进行交换。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结    语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落实,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细细琢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刘媛倩.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1(01):70+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许琼(1992.5—),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认知发展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