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虚荣嫉妒的不良心理
2021-08-26崔惠
崔惠
摘 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局限,他们往往在待人处事时,容易出现偏颇。为了体现更多的自我,他们往往赶时髦,衣着打扮“扮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虚荣嫉妒的不良心理。本文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表现、危害及克服方法展开介绍。
关键词:中学生;虚荣嫉妒;不良心理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在这一时期形成。中学生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了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局限,他们往往在待人处事时,容易出现偏颇。为了体现更多的自我,他们往往赶时髦,衣着打扮“扮酷”,甚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虚荣嫉妒的不良心理。有的同学尚未认识到其危害,也有的同学明知有害,却顺其自然。长此以往,不良心理对学业和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既害己,又害人,甚至给家庭带来额外的负担。为使中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人人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下面笔者简要谈谈中学生虚荣嫉妒的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表现、危害及克服方法。
一、虚荣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虚荣是一个人过于追求表面上的甚至是虚假的荣誉,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1.形成原因。(1)虚荣心强的人一般都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时常把个人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做事总是先考虑个人得失;过于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凡事总认为是针对自己,但凡别人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就一点也受不了,正如俗话所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2)父母和周围人的虚荣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学生。一般来说,父母的虚荣心强,其孩子的虚荣心也相对较强。学生经常和虚荣心强的同学交往,耳濡目染,时间一长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2.主要表现。(1)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费在衣着打扮上,贪图外表的好看而耽误学业,甚至盲目攀比。如有的同学不顾家庭经济状况,看到同学穿名牌神气十足,很是羡慕,回家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就埋怨父母没本事;或者编造谎言要钱,少则三五十元,多则几百上千元。甚至个别同学以不上学为条件,让父母掏腰包。(2)学习不刻苦,不认真,又想考个好成绩去哄骗父母,于是在考场上作弊,更有甚者私自更改成绩单。(3)课上没听懂,却不主动问,生怕同学笑话,不懂装懂,欺骗老师,欺骗自己。
二、虚荣的危害及克服方法
1.危害。有虚荣心的人因说的做的是假的,总担心别人看清真相,因而经常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心理较脆弱、情绪不稳定,就可能产生自我封闭,形成忧郁、多疑等不良心态。因而,虚荣对中学生是有害无益,既影响学习,也损害了身心健康。
2.克服方法。(1)摆正心态。以平常心看待日常的生活、学习,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摆脱虚荣心的干扰。一旦遇到某些不顺心的事,要多想想过去美好的经历,及时调整好心态。(2)直面不足。若你曾因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处而隐瞒或说谎的话,那么从现在起,就要鼓足勇气,大胆尝试,索性把真实的一面暴露给他人。过去总是处于神经质的防御状态,生活得很累,现在反过来做,你反倒有安全感和快乐感。(3)追求真实的自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把主要精力用在追求真知,塑造完美自我,以求向世人展示一个拥有丰富学识和高尚品格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美,才是令人羡慕的,且唯此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报效于祖国。
三、嫉妒心理的形成及表现
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者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怨恨、仇视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
1.形成原因。嫉妒引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基础是严重的个人利己主义和强烈的虚荣心。
2.主要表现。(1)对同学学习成绩的嫉妒。这是中学生较为普遍的嫉妒表现,不仅有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成绩好的同学可能产生嫉妒,而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也可能产生嫉妒心理。个别同学因争强好胜,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便采用不正当的方法干扰他人正常学习。(2)对同学获得荣誉的嫉妒。当看到那些成绩不如自己,但在德、智、体综合发展较好的同学当选班干部,获得“三好学生”等荣誉时,心里感到不平衡,便发牢骚,甚至用自己的长处比那些同学的不足,甚至有的还口出狂言,诽谤他人。(3)对同学相貌、衣着嫉妒。平时心思不在学习上用劲,多关注别人的相貌如何好看,谁的衣着更时髦,衣服是哪个名牌等。互相攀比的结果,就是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你,造成同學间的隔阂和不团结、不合作,甚至班集体内形成小帮派,班集体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四、嫉妒心理的危害和克服的方法
1.危害。嫉妒心理是一种有害的不良心理。它既害己,又害人。它不仅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系,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大家的情绪。有人说:“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是婚姻的破坏者,是人心灵上的癌瘤。”也如巴尔扎克所言:“嫉妒潜藏在人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
2.克服方法。(1)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宽大为怀的气度。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在广泛的爱好中,使自己产生健康向上、乐观开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诚实守信、谦虚宽容的健全人格,不断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根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游荡的情欲,能享有的只能是闲人。”只要同学们专心学习,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减少摩擦,就会无暇琢磨别人了。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嫉妒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抑制嫉妒情感的萌芽与滋长。
(2)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努力使自己比对方更好。首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对同学的成绩和进步表示祝贺,采取虚心的学习态度,并想方设法努力提升自己,缩小与他人的差距以达到心理平衡。采取正当的策略和手段,在“干”字上狠下功夫。其次,提升个人修养,不断充实自我,还要转移注意力、寻求新价值,将注意力转到更有兴趣的事上或找朋友谈心。比如多读自己喜欢的好书,就会在新的追求中找到更高的位置,改变过去以自己之短与他人之长相比的不可取的做法,鼓足勇气承认他人有比自己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和塑造自己。
(4)树立正确的竞争心理。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恶性的竞争是无能和自私的化合物,而公平友好的竞争,靠的是真正的实力、智慧和勤奋。我们要通过各种比赛,在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彼此促进学习,都有提高,共同进步。
总之,只要中学生认识到虚荣嫉妒不良心理的危害,并能掌握科学的纠正方法,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优势,正视不足,努力实践,勇于进取,必能树立起真正的自尊自信,为个人成才、事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海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20(04).
[2]李德生,李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3]李致荣,张福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
[4]郭怀得.浅谈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