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的创新路径

2021-08-26陈花

求知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推进,教育工作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原思想品德课程在2016年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由此可见,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直以来中小学法治教育不够完善的问题。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联系紧密。为此,教师要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主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提升主题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8-0058-02

引 言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中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和提升中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主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当前主题式教学中仍存在教学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选取更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形式,借助鲜活、真实的案例有效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与素质的培养。主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断得到改进,对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活动形式相对单调

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比,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题教学活动形式相对落后、单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受长期以来“政治是副科,不需下大功夫,只要背就行”的错误观念影响,部分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够彻底,对主题式教学的认知不够全面,使教学设计形式不够新颖、丰富,虽想要极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却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有能力,致使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教学实效受到影响。

(二)教学过程相对死板

部分教师课前认真备课,教学设计精益求精,课堂循规蹈矩完全按教学设计展开,忽视了课堂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每次上课都是固定的流程,先出示课件,借助视频、图片、故事等导入新课,通过典型案例引发学生讨论,然后总结教学内容。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即便教学设计再精美,选取的教学案例再典型,这“万能”的流程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成为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牢笼”[1]。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从而形成人人讲法治、守法律的社会大环境。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法律信仰的培育、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观念的形成,关系着我国能否顺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又与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息息相关。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提升主题式教学效率,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進程的重要力量和必然要求。

(一)创新主题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有效培育学生的法律信仰

中学生生活的社会范围小,且学校和家庭为其提供的是相对一个安全的环境,这就使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不大,或者现在学习还为时尚早。而通过创新主题式教学,教学的主题和内容会更贴合学生实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需要法律,也只有生活的需要才会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使知识得以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带着情感走近并打动学生,触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的法律信仰得以养成[2]。

(二)创新主题式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吸引学生,有效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初中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学习热情,且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凸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形式,围绕学生关心的主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快速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主题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有机融合,使课堂更有灵性和生命力,从而不断唤醒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三)创新主题式教学,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具实践性,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波利亚说过:“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教师通过创新道德与法治主题式课堂,使学生身在课堂却有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法庭实地的感觉。不同的教学情境设置、不同的教学开展形式,不仅能使课堂更具灵性,还能够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感觉,如真正旁听案件审理过程一般,让学生自然将案例中涉及的法治知识印入脑海,并促进内在法治思维的形成,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并外化在实际言行中,从而成为知法、懂法、守法,且会用法的新一代中学生。

三、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大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帮助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同时,找准课堂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纽带才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返璞归真,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任务。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会选择“高大上”的案例来启发学生,导致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割裂起来,形成“只能仰慕,无法践行”的错误认知。其实,道德与法治课堂源于生活,教学中的所有主题和知识点都与生活密切相连。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取教学案例,虽然可能不够典型,无法全面反映教学知识点,但是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3]。

例如,在教学“自由平等的真谛”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亲自完成对自己所在小区居民的调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自由、平等的含义,虽然每个人追求的“自由”有所不同,但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法治下才有自由。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实现了升华,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了升华,增强了法治意识。

(二)形式多样,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生喜欢新鲜事物。教学形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更新,能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比如,教师可以将提前精选的新闻、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尝试做一回点评员,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内在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荣耀和责任。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奶奶每天拿手机看各种视频,并积极转发,最终警察找上门,说她涉嫌网络诈骗。对此,如果缺乏法律知识,很多人可能会同情这位奶奶,她只是“热情”转发,并没有不法想法,其目的也不是诈骗钱财。然而,学生需要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要从法律视角点评此事。学生此时就会积极搜寻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灵活应用法律知识,使点评“有血有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用技能、表达方式、法治观念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整个学习过程更加鲜活,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多角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锻炼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对时事政治和法律法规的关注,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法治素养。

(三)注重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法治常识组成了当前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教材中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法治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和最佳路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活动等,引发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主题式教学,能够使理论课堂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学生的真实参与是获得情感体验的先决条件,没有真实参与就没有亲身感受。然而受教学时间、场地等实际因素影响,学生真正能够走出校园、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非常有限。为此,教师通过展开主题式教学,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或直接让学生展演教学案例,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

结 语

一直以来,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的,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灵性”和生活中的“烟火气”,导致主题式教学仅围绕知识的传递和对事实的讲述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教师要从普及和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升学生法律信仰、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出发,不断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的形式和开展方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徐婉婉.当前初中阶段学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11):135-139.

張瑛.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陈花(1983.7—),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致力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研究。

猜你喜欢

全面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课堂主题式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基层检察院规范司法行为的实现路径
领导干部为官做事为什么要紧握法律戒尺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