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剖析与教学策略分析

2021-08-26王志兵

求知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剖析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原则等,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感染法、角色扮演法、荣誉激励法等,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8-0008-02

引 言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将义务教育中“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等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其中包括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的初中六册。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剖析

通过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教材编排方法。将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设置成一门学科,独立、系统地进行研究实践,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更加有利于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道德与法治体现了中国教育通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得到的成果。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既相互交融又相互促进,因此,组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全面发展,德育为先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德”被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应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能力,使其内化社会规范、熟练地进行自我控制,在进行社会化活动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特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应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它的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要全面地、合理地、科学地将各内容组织起来、融合起来,使“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实现人的社会认知、情感、能力等基本素质相互协调、相互促進,使中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人”。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培养人才,也是将“德”放在“才”之前,提倡“仁”,要有“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用“仁义礼智信”约束人才的行为。古人尚且如此,何论当今呢!

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一些著名教育家非常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许多中学教师创造了较为系统的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理论和实践教学。从这个意义来说,今天我们倡导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是创新,而是世界中学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使然,是对中学生教育先驱的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扬。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的延伸,其根据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多地加入法治的内容,从而使中学生掌握在即将面临的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将道德与法治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有利于管理部门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认知进行检测和考查,从而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使之形成比较客观的、容易的管理着力点。

有了开展工作的着力点之后,相关部门就可以全面设计对中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道德法治教育不仅要将社会道德要求、社会法治意义等教给学生,还要将社会常识、人际交往、社会行为技能、社会情况、社会认知等内容融入课程中,研究建构综合性道德法治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生活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组织实施有效的道德法治课程,相关部门还要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使德育为先的政策得到彻底贯彻和落实。

(二)知情意行,协调统一

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要从“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入手。“知”是要让学生对道德要求的内容和法治内容进行学习和了解,知道有哪些道德要求和法治要求,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手段是教师通过教学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内容,解决“知”问题,这是第一阶段。这第一阶段作为基础,特点是量大、面广。所以,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记忆,还要帮助学生提炼出进入社会最基本的、最急需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扩展更高要求的内容,分批教学。“情”是要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认同、接受。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在“育”[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如各种活动的开展、各种情境的创设、各种环境的营造等,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达到感同身受、利益等身的效果,使学生从认知进化到情感接受的第二阶段。

而要实现第三阶段的“意”,则需要教师的“培养”。学生认知上了解了、情感上接受了,能否做到则另当别论,所以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培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人有了目的之后,因为目的的实现需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所以表现出了不同的意志活动。意志行为因为其目的性而使人迥异于动物。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作用于周围环境的行为是出于本能而已,缺乏思考和忍耐。动物对环境的作用与人对环境的作用,性质截然不同。恩格斯说:“如果说动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那么,这是无意地发生的,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志活动。意志活动表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并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行动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渴了喝水,这是有意识的行动,但没有意志努力。然而,战场上忍饥挨饿就需要意志努力。所以,意志活动必然有克服困难的情节。中学生因为年龄特征,意志力还比较薄弱,教育者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培养”,而制订培养方案就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实践的重要内容。

第四阶段“行”是前三个阶段实施后水到渠成的收获,是眼前三个阶段的教学、教育、培养效果的显现。教师要从中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分析前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只有修正并改进前三个阶段的措施,才能得到圆满的第四阶段:“行”为果。

(三)把握特点,总结规律

社会领域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只有充分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成效。社会学科的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尚缺乏系统研究和实践的学科,中学社会教育要提高教育的成效,必须深入研究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规律,从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在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能反映初中道德与法治特质的教育活动的根本特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殊性源于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殊性。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又有其各自的独特性。一方面,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语言水平、兴趣爱好、自然知识都会影响其社会性的发展;而中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也依赖于其健康水平、语言水平、自然知识、兴趣爱好等的提升。因此,社会性发展有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中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有其发展的特殊性和发展的规律。中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品德的发展、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除了应注重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有机联系外,还应把引导中学生接触社会现象、接触社会事物、接触社会成员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应注重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利用,尤其是要研究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中学生亲身参与的生活现实出发,挖掘社会学习经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精神交往的桥梁,是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除了要运用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应从学科教育的特点出发,形成一套特殊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中学生心智发展的其他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道德与法治应有机地渗透在中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或场景布置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情境,使身在情境中的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把教材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形象鲜明的图片、视频,声情并茂的语言文字,以及具有感染力的乐曲展示出来,使学生仿佛置身其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让学生通过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去体验和参与这一角色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责任和所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角色的处境,加深对社会角色的理解,認同社会规范对社会正常运转所带来的好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交通指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不配合交警指挥所带来的后果,体会作为一名交警所承受的不易,也品尝到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酸甜苦辣。

(三)荣誉激励法

荣誉激励法是指根据道德与法治内容设置不同名目的荣誉称号,开展相关活动,用竞赛或评比激励学生争取荣誉,为强化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或得到的认知和产生的情感转化为行为。比如,学校可以设计“最文明班级”“文明礼貌标兵”等奖项,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结 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把中学生转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标准的人,其特点规律等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研究,以提升学校、社会、家庭整体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卢晓华.关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73.

作者简介:王志兵(1982.1—),男,江苏如东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