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传播环境下新闻照片的使用

2021-08-25常欢欢

新闻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视觉效果

常欢欢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如今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闻的传播阵地已经从传统媒体扩展到了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如何正确理解新闻照片的特征和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并合理选择和使用新闻照片,是值得新闻工作者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传播环境;新闻照片;视觉效果;阅读体验

对于报纸来说,新闻照片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属于版面上的配角,除了一些较为重要的主题宣传以外,大多是在版面缺乏稿件的情况下,找一些照片用来“填空”。即使是整版的摄影报道,往往也只是简单地将照片上下左右进行罗列,使用的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今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的传播阵地已经不再局限于报纸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扩展到了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众多新媒体平台上。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相对报纸更为多样化,对受众阅读体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纸媒越来越重视版面的视觉设计,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强报纸的竞争力。而照片则是报纸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以独特的魅力在版面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完成了由点缀装饰到挑大梁、唱主角的华丽转身。

一、新闻照片的特征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合理地使用照片?首先我们要对其特征有深刻的认识。

首先,新闻照片具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功能,所以新闻性是新闻照片最根本的特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新闻照片的生命,不论是在报纸版面或其他媒体平台上,新闻照片反映事实的能力应是自我实现的,其本身模拟现实的能力可以实现新闻信息的表达。

其次,新闻贵在于新,新闻照片自然也要追求时效性。

再次,新闻的职责是传递信息,而且要传递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信息,新闻照片也同样要履行这个职责。新闻照片的创作既要尊重现实,也要蕴含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可能赋予照片更多的信息。跟文字相比,照片传达的信息更为客观真实,可以穿越时空把彼时彼景带到读者面前,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最后,新闻照片在新闻报道中是否使用,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首先要考虑照片的视觉价值。如果说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照片中的信息量大小的标准,那么,视觉价值则是衡量新闻照片信息能否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标准。

二、新闻照片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新闻照片能够再现新闻现场、记录真实瞬间,从而成为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图胜千言,照片能够客观真实地展现新闻现场的细节,使读者直观、真实地感受到新闻现场的气氛。

新闻照片还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在增强文字报道的可信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者通过照片看到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就会更加相信文字内容的真实性。

而一些通过独特视角拍摄的照片可以用形象的视觉符号来传达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信息,从而对枯燥的文字描述进行生动的解析,强化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新闻照片发挥的强化功能是双重的:一是对信息传递的强化。例如,对某地丰收场景的报道,一张收割机收割麦子的照片有时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二是对读者情感的强化。照片不仅可以展现新闻人物的形体特征和新闻现场的时空要素,还可以传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现场气氛,这种定格的瞬间可以引起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

除此之外,照片可以作为报纸版面和新媒体界面的美化手段,以此吸引读者目光,增强其阅读文字内容的意愿。当前在报纸版面和新媒体界面的视觉设计中,照片已经被当成吸引读者的重要视觉元素得了充分重视,报纸版面和新媒体界面在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打照片。应用照片呈现视觉效果是目前各种媒体视觉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手法,这种设计能明显提高阅读率和阅读时间。

新闻照片的作用在现代报纸和新媒体视觉设计中是不可替代的,但其作用的发挥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媒体的性质、风格等。

三、新闻照片的选择

新闻照片选择、编辑、使用不仅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影响到读者的接受心理,还影响到媒体的编辑方针、核心理念实践,因而也使得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照片的运用。现在媒体的图片库里都拥有丰富的新闻照片资源,如何更好地使用照片对编辑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闻照片的使用取决于内外两个方面:内在方面即照片自身的质量、传递的信息等;外在方面就是照片放置的环境,报纸的办报理念、版面要求等。

从技术上讲,新闻照片必须具备过硬的质量,比如合適的曝光、清晰的画面、饱满的色彩、生动的人物等,这是编辑选择新闻照片的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基本的技术要求,就会影响信息的传达和视觉感染力。

从视觉感受上讲,新闻照片具有足够的动态感和空间表现力,“五步三秒”的编辑理念,强调用照片的美感吸引读者眼球。新闻照片的构图是否合理,人物主体是否突出,画面是否具有感染力,视觉元素是否有利于传达新闻信息等具体要素,构成基本的取舍标准。人物表情丰富生动,运动场景动感刺激,场景震撼逼真的照片比较容易获得编辑的青睐。另外在创新的层面上,独特的镜头语言、创造性的技术手段、新颖的构图等,也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从新闻信息上讲,新闻照片在反映事物发展规律上必须合乎逻辑,并且在时空表达上务必真实准确。那些认真交代典型细节的照片是受读者欢迎的。选中的新闻照片应该充分表达新闻事件的各种要素,读者阅读时可以将这些细节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通过合理联想对照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对整个事件有全面的认知。

媒体属性、受众定位这些都是决定媒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新闻产品,自然也离不开办报宗旨的制约。照片有着调节版面的功能,版面上照片的不同选择,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反映出不同的视觉风格。一般来讲,照片使用数量越多,报纸的视觉风格会显得越活泼。因此,党报对照片的使用数量和尺寸都较为慎重,比如《安徽日报》是中共安徽省委机关报,是风格相对比较严肃的时政类报纸,对照片的使用尺寸有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每个版面只有一张较大的照片。与党报明显不同的是都市类报纸往往以轻松活泼的视觉风格进入读者视野,因而在新闻照片的使用上比较放得开,数量比较多,使用尺寸也比较大。如《新安晚报》和《安徽商报》,经常在封面版上使用一张尺寸较大的照片配以超大字号的标题和简短的文字吸引读者眼球。而《中国青年报》的受众定位为青年读者,版面要求朝气活泼,同时要求可读性和严肃性,对照片的使用较为灵活多样。

新闻照片的选择与使用必须符合报纸的出版要求,使用新闻照片要符合版面的具体安排。如尺寸大小,色彩搭配、版面内容要求等。《安徽日报》的头版照片,基本上都是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反映,照片的尺寸一般较大,视觉冲击力较強,画面气氛大都冷静、严肃。《新安晚报》的照片大都是社会新闻事件,且使用数量较多,视觉风格较为生动活泼。

新闻照片的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制约。由于新闻照片的形象性和权威性,读者可以通过照片目睹鲜活的社会现实,社会中的崇高与鄙劣、温馨与冷漠都可以通过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使用新闻照片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教育作用”,影响着每一位读者,新闻照片的使用应该弘扬公共道德,符合公共利益,坚守责任,起到正面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四、对新闻照片使用的思考

媒体融合时代,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对新闻照片的重视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对其过分依赖。

用形象的照片说话,生动而精彩,的确带给读者较好的阅读体验,但是这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照片作为传递信息的视觉元素有其自身缺陷,缺乏确定的叙事结构,传递新闻信息也有不确定性,所以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依靠照片本身经常是不能独立完成的,必须要借助于文字的铺垫。所以在报纸版面上,再精彩的照片也离不开文字,否则大大削弱照片的传播效果。当我们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题材,也拍到了挺生动的画面时,这时候要把文字说明写清楚、写准确、写明白,不要让好新闻照片毁在文字叙述这“最后一里路”上。此外,照片传播效果的形成离不开照片、文字、媒体、受众的互相配合。新闻照片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并非易事,逢文必图并不是保险的做法。要做到文图的恰当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自报纸诞生起,文字一直是版面上的主角,照片只是配角,甚至有些时候在“跑龙套”。但1990年银川会议之后,照片开始名正言顺地和文字平起平坐,不再满足于对文字进行补充说明的配角地位,开始独立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图文并重,双翼齐飞”的办报理念也成为主流。新闻照片各有不同,主要分为三种:消息照片、配图照片、专题照片。消息照片常作为图片新闻的形式出现,即用一张富有表现力的照片来报道新闻,独立性较强;配图照片穿插在文字报道中,对文字报道进行补充,独立性弱;专题照片一般以摄影专版的形式出现,对报道的深度有较高要求,照片之间、照片与文字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联系,其独立性介于前两者之间。由此可见,照片在版面上的作用和地位是多样化的,报纸应根据报道内容确定具体的报道形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照片的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照片的制作当中。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照片的感染力,强化了版面的视觉效果,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但目前一些媒体存在新闻照片过度加工、版面过度设计等问题,并因此削弱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更有甚者,极少数记者编辑在拍摄照片和设计版面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造假,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照片本身是记录新闻,其传达的信息不容篡改,真实是它的生命所在。在拍摄和设计过程中,不能为追求效果而张冠李戴、东拼西凑、随意嫁接,这是违背新闻职业操守的做法。因此不能因为单纯的视觉效果而滥用技术,削弱新闻照片的价值。照片加工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照片的真实性,要保持真实现场;新闻照片为了适应版面可以进行同比例放大缩小和合理的裁切,但不能随意拉伸导致画面变形。

这是一个传播环境日新月异的时代,读者对阅读体验的需求增强。媒体既要适应时代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也应该坚守社会责任,让新闻照片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性。新闻照片应依靠其自身独特的视觉魅力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新闻照片,使照片和文字稿件取长补短、互相融合,是新闻工作者值得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戴天财.浅谈图片怎么立新闻[J].新闻世界,2013(09):271-272.

[2]白长锐.报纸新闻图片运用理论探讨[D].郑州大学,2006.

[3]张蔚飞.新闻照片优劣辩——浙报图片编辑的值班手记[M].上海:中西书局,2015:80-81.

[4]刘浩.图片专版的整体包装[J].青年记者,2014(24):64-65.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视觉效果
花朵耳饰
魅力挖剪
全钻腕表
春“色”撩人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紧扣学生跃动的脉搏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的生成探究
林格伦笔下的顽童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