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减压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分析
2021-08-25张玉莲刘青
张玉莲 刘青
1)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 商丘 476100 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镇江 212001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受到疾病、治疗和并发症等因素所致的主观劳累感觉。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甚至部分患者因难以适应CRF最终导致无法顺利完成既定诊疗计划或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对康复效果、生存质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1-2]。正念减压(MBSR)疗法是一种系统的非药物干预方式。以正念冥想为基础,包含了心理治疗、运动等干预要素,对患者情绪状态的积极调整和精神压力的减轻,以及睡眠的改善等身心健康行为的建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3-4]。本次研究选取2018-01—2020-12于我院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48例患者,其中2019-07—2020-12收治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MBSR干预方案。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8-01—2019-06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MBSR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和缓解CRF程度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4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1)均成功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并符合术后化疗指征。(2)年龄<65岁的女性患者。(3)认知及沟通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伴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随访资料不全。以引入MBSR时间为分组依据,2019-07—2020-12采用常规护理联合MBSR干预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2018-01—2019-06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化疗期间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支持、膳食及运动教育,以及用药指导等。嘱患者保持心情平和,提高配合治疗及护理配合度。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等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规范进行患侧肢体锻炼,减少肢体淋巴水肿等。耐心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术后化疗药物的作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等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化疗离院期间应坚持每周不少于1次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MBSR干预[5-6]:(1)建立MBSR干预小组。选择科室具有丰富化疗护理经验和熟悉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护理人员接受MBSR相关知识的培训,合格后由其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MBSR训练计划。本次MBSR设计干预时间为8周。(2)规范实施MBSR干预。第1~2周:介绍小组成员与患者认识,向患者讲解正念理论知识的概念和具备的优势,同时引导患者身体放松,正确开展正念呼吸等训练方法。感受静坐呼吸时气流通过鼻腔的感觉,然后逐步引导其将注意力放到随呼吸而起伏的腹部上。同时对事物的外在特征或动作实施正念静坐冥想。在日常活动中,时刻保持平和之心,不评判,接受一切事实。第3~4周:回顾总结和交流进行正念呼吸和静坐冥想训练的自身体会,引领患者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在蓝天、白云、阳光、草地,以及鸟语花香中实施正念行走训练和冥想。放空心灵,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感知四周环境的每一处变化。指导患者全身放松,用意念由头至脚进行扫描,充分感受某些部位的不适并核对认同,再进行放松,直至不适感得到消退。第5~6周:回顾和交流行走训练、冥想及扫描身体的运用体会。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正念坐禅和正念瑜伽训练等方法,以轻柔的舒展动作为主。在安静舒适的空间中引导患者全身心放松,保持心身合一。进行瑜伽动作时,观察身体的感受、情绪、心中所想,增强觉知力和机体耐受力。如患者内心出现疲乏感,鼓励其观察机体疲乏的外在表现,引导其结合正念呼吸、身体扫描等进一步强化坐禅等练习。第7~8周:将前面所学到的MBSR技能进行全面回顾,集中交流心得体会。引导其将MBSR方法向周围亲朋好友推广。让正念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1.3观察指标(1)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估CRF程度:由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3个副表组成,各项分值为0~20分。分值越高说明CRF越严重。(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各20~80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2 结果
2.1CFS各项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CFS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2组患者的CF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CFS各项评分比较分)
2.2SAS、SDS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体会
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因此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化疗的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易产生疲乏、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严重CRF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和生活质量[7-8]。因此,予以准确评估并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改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9]。
我们对正在化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MBSR干预,通过分阶段正念呼吸和静坐、行走冥想,以及正念身体扫描和瑜伽训练等干预,将“注意当下”与“不作评判”作为核心思想与主要方法,帮助患者逐步以开放、顺其自然的态度接受面临的客观事实。通过引导患者关注自己和周围群体言语及行为的积极面,发现自身行动和思想上的长处及进步,转变和改变对消极事件的观念及应对方式。同时训练期间患者可互相交流,自觉了解诊治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康复状况等信息,增强沟通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最终随术后及化疗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对癌症的恐惧感与身体不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及时疏导。使CFS程度持续得到有效缓解,为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MBSR干预对患者依从性、医护人员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手段及时间受到自身条件限制等,均可造成干预结果存在一定偏移,仍待后续不断完善予以证实。同时,MBSR干预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不长,目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相信随着该疗法在临床的不断完善和循证医学佐证,有望成为癌症患者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