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

2021-08-24李楠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三全育人

李楠

摘   要: 班干部作为大学生中一支特殊群体,常见于班级、院级、校级各类日常管理活动中,队伍建设与培养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鉴于学生班干部准入与退出机制的不规范引发的选聘程序混乱、竞选动机不良、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探索班干部队伍建设有效路径需从以下方面进行: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充满仪式感的班干部选聘程序;践行“三全育人”,构建“班级—院级—校级”全方位培养体系,制定班级—院级—校级协同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性化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学生班干部   有效路径

高职教育发展之大计在于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三全育人”理念与“立德树人”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逐步将学校全体教职工纳入“育人者”行列,要求育人者一言一行、一舉一动要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实现育人无不尽责。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支较为特殊的力量,承担着班级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责任,他们在思想、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都比较突出,是受教育者,也是班级管理队伍中的关键元素。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管理者等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离不开学生班干部的配合与辅助。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肯吃苦、乐奉献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建设和院校开展非常必要[1](147)。

一、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中因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引发了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班干部队伍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的发力。

(一)班干部选聘机制不完善

目前自我推荐、班级投票的民主选举方式是班干部选聘的主流方式。通过访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了解到班干部的选聘流程大致如下:某次班会课上,辅导员或班主任动员有意向竞选的学生走上讲台自我介绍,言明竞选岗位,参选学生一一演讲后,班级学生开始投票,最终根据票数定出人选,该方式选聘出的班干部存在问题。首先,参加竞选的学生准备不充分。没有给学生留出时间考虑自己之于意向岗位的适合性,班干部在选聘前应专门开展一次班会课,就班干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讲解和规定,给予学生适度的考虑与准备时间,学生在结合自身性格和个人所长的基础上,竞选与自己匹配度高的班干部岗。其次,掌握投票权的学生考虑不充分。竞选演讲结束后,参与投票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考虑,对自己拥有的投票权缺乏敬畏心,随大流,凭眼缘,随意投票现象严重。这样的班干部选聘机制大大削弱了学生对于班干部岗的责任感和敬畏感,助长了不良竞选动机,为今后班级建设埋下了隐患。

(二)班干部培养体系不完善

班干部选聘完成后,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者对学生班干部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大大限制了班干部的培训学习机会。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班干部选聘出来后,就懵懵懂懂地加入各种各样的微信、QQ工作群,专业的“岗前”培训缺失,可以说选聘后就直接“上岗”了。未经专业的“岗前”培训,导致大部分班干部只能被动地转发和消化来自上级的工作通知,久而久之,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职责认识不清,应付工作的心态慢慢侵袭,责任感缺失,为日后班级管理工作埋下了祸根。笔者在工作中就经历过一位新生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该班干部在报送班级学生火车票优惠卡购买信息时,汇总学生信息和购买费用后上报辅导员。辅导员在信息核对时发现购买数量与购买费用不一致,缺少一位学生的信息,在找该班干部询问时,表示知道有一位学生交了费用,但没有把个人信息交给她,在没有催问的情况下就直接上报了。通过进一步谈话,该班干部坚持是他们不填自己的信息,不关她的事,这就是典型的职责认识不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三)班干部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通过访谈发现,不管是班级、学院还是学校,目前缺乏系统的学生班干部考核奖惩机制。有些班干部在犯错后,仗着跟辅导员、班主任关系好,逃避责任,跟老师打招呼、求情,想着如何免去惩罚,缺乏担当精神。有些班干部上任后,班主任、辅导员就放置不管,任由班干部自己发展,评奖评优时,甚至会出现平均主义,班级贡献度低的竟然跟班级贡献度高的差不多,也能得到一份荣誉,带来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导致一些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工作。在班干部考核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高校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班干部工作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班干部工作是否称职没有定性和定量的衡量标准,无法客观地反映出班干部的能力和业绩,缺乏激励依据,难以为后续任职或免职的班干部提出客观评价。在工作考核中,因缺乏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容易导致班干部任用过于人情化,不利于班级建设和管理的长久发展[2](273-274)。

二、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充满仪式感的班干部选聘程序

“00后”高职学生个性洒脱,充满创意,要求仪式感的生活。规范班干部选聘程序,设置有仪式感的竞聘和上任程序,挑选出优秀的班干部,利于后期班级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

全员参与,多方观察,锁定初步人选。新生入学报到时,辅导员、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接待时可初设考题,观察学生的独立自主和语言沟通能力,记录学生的特长及兴趣爱好。第一次班会课组织学生发表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充分了解学生们的过去,着重记录有担任过班级主要班干或有为同学们服务意愿的学生。军训或上课时,通过与教官或任课教师沟通交流,询问学生表现情况,设置收集个人信息的考察工作,找出认真踏实、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整个实施过程,通过全方位观察,很快可以锁定参与意识强、沟通及协调能力强的班干部苗子。对初步人选进行科学测试与考察,通过谈心谈话,设置考题,倾听他们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观察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班级管理经验及擅长的领域。

规范竞聘流程,选聘要有仪式感。竞聘前通过主题班会课普及班干部类型及岗位职责,提醒意向学生提前准备讲稿,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班要成为怎样的班级”“班干部应具备哪些能力、应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等,留意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并建议其参与竞选。布置有仪式感的竞聘,学生们着装正式,严肃竞选现场,竞选者演讲完毕后,引导学生们设置一些考题,如:自习课上如有同学玩手机不学习,你要怎么办?强调大家选择的班干部是重要的人物,影响班级建设,重视自己手中的选票。班委成员组建之后,宣誓上任,承诺以创建优秀班级为己任,并预设一个月的试用期[3](28)。

(二)构建“班级—院级—校级”全方位培养体系

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构建班级—院级—校级联动的班干部培养体系,定期开培训,严把考核关,奖惩落实处,培养出一批思想正、能力强、素质高、勇担责、有创意、敢创新的班干部队伍,落实好班风、好院风、好校风建设。

定期开培训,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等可从不同视角开展主题班干部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上充分融合“三全育人”與网络育人思想,做好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班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传授给学生班干部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严把考核关,考核制度是为了强化学生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考核的要点及对应的奖惩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对学生工作的认识,并且积极参与到学生工作中,避免出现懒惰涣散的情况,切实提升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督促广大学生干部履行职责,服务好学生,在校园文化及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及价值。高校应该指派专门的教师负责学生的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干部培训,能够更加系统化与持久化,学生能在系统性的学习中提升能力及素养。并且完善各级各类培训机制,储蓄好力量,积累工作经验,为高校管理工作奉献自我。奖惩落实处,制定规范翔实的奖惩条例,并落到实处,奖励合理,惩罚到位,不搞特殊化。

(三)制定班级—院级—校级协同的激励机制

约束和规范班干部的行为,除了有严格规范的惩罚制度外,还必须有规范配套的激励机制,利于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加强对班干部行为的约束,利于调动班干部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班干部自我学习和发展。精神激励走在前,物质激励紧随后,常用正向激励,偶用负向激励。

精神激励走在前,班级—院级—校级,班干部上岗初期,肯定工作成果是最朴实有效、对学生触动最大的激励。当班干部信心满满地将工作成果交上来的时候,即使与你所期望的相差较大,也要从中寻出努力的痕迹,并加以肯定,不可简单粗暴否定其成果。在肯定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其修改,最终悄无声息地呈现出完美的成果,班干部受到成就感的激励,动力更足。班级给予的荣誉,在班级同学面前领取;院级给予的荣誉,在全院学生面前领取;校级给予的荣誉,在全校同学面前领取,被肯定的荣誉感激励学生前进。

物质激励紧随后,精神激励过后,相应的物质激励也要跟上,选取具有纪念意义且在学生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物质产品作为奖励,肯定班干部的工作,奖励使用频率高、实用性强的物质,更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热情。正向激励的同时,负向激励也在起作用,称职的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获得肯定和满足,也让不称职的班干部意识到相应的竞争压力,端正态度,改变作风,提升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班干部考核及评价工作的开展。物质激励提升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神激励加强精神道德教育,树立精神道德榜样,引发共鸣。在班干部建设中,应该多宣传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事例,树立明确的示范榜样,激发起班干部工作的活力及团队凝聚力。

完善的学生班干部的激励机制与健全的考核体系密不可分。班级—院级—校级应构建科学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包含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学生满意度等指标。考核标准具体明确,坚持综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确保合理性与公平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期限以一学期一次为宜,太频繁容易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考核期限太长容易使学生班干部产生倦怠感,缺乏工作热情。

(四)完善人性化的退出机制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班干部队伍培养,既需要仪式感的准入程序,又需要人性化的退出机制。通过访谈发现,目前学生存在竞选班干部不积极现象,选聘现场一度冷场,很多人会归因于现在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先锋精神弱化了,但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班干部竞选时存在一些顾虑,如:我上台演讲得不好会不会很丢脸?没有人为我投票怎么办?当选以后被发现不适合这个岗,不能胜任自己选择的岗怎么办……学生的一系列担忧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源于对班干部岗位职责不了解,对未知事物的本能恐惧,二是对于班干部退出机制简单粗暴的恐惧。人都是有惰性的,学生班干部在任职期间可能因自身懈怠或能力不足导致胜任力差,在考核过程中没有得到老师或学生认可,惶恐情绪得不到理解,这时再遭到劝退班干部岗位,导致学生不自信。

坚持三全育人,构建人性化的退出机制,在考核中发现有学生班干部不能胜任,应事先找学生谈心谈话,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并详细了解不能胜任的原因,询问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做好学生安抚工作,顾及学生心理落差,不可简单粗暴地将不合适的学生直接劝离班干部岗,为退出的班干部在班级做好解释工作,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地回归班级学生身份,继续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学生班干部建设培养要将三全育人与网络育人切实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学生班干部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导。营造充满仪式感的班干部准入机制,规范班干部选聘程序和学生竞选动机,为班干部队伍补充可塑性强的人才。完善充满人性化的班干部退出机制,做好学生安抚工作,安抚好学生的心理落差,利于班级持续性建设。同时,“班级—院级—校级”全方位培养体系的构建,给学生班干部队伍培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来源。班级—院级—校级协同的激励机制,规范了班干部考核,奖罚分明调动了班干部进步的积极性。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下,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应行动起来,提高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进而提高学校声誉[4](114)。

参考文献:

[1]陈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19(16).

[2]牛奔.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机制创新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3).

[3]贺荣晗.高职院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师范学院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

[4]张雪梅.“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9).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三全育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