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08-24沈振萍

关键词:主题词倡议重庆

沈振萍

(1.南京农业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2.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23)

一、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和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实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承担着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角色”定位。无论是从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特殊地理区位出发,还是从发力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作用考虑,重庆应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实际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落地实施,重庆获得了众多红利。

早在2011年7月,重庆开通国内首趟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货运集装箱班列。至今,根据重庆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欧班列(重庆)开行过千列,班列辐射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欧洲30多个国家[1]。2019年1月7日下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奠基仪式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园区多式联运基地举行,更加体现了重庆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下的最新实践。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下半年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的“一带一路”国际学院目前运营良好,正在朝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提供更多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迈进。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重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把握并充分利用好此机遇,成为各行业及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总结回顾和反思展望现有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庆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进一步发展和取得更大成就、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起到推动作用。

二、研究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数据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数据库,检索范围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外文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相关检索条件:检索年限不限;检索式为关键词=一带一路,或者Keyword=中英文扩展(一带一路,中英文对照),并且关键词=重庆,或者 Keyword=中英文扩展(重庆,中英文对照)(精确匹配);检索时间为2019年2月21日。获得188条文献记录,梳理分析这些文献记录,删除部分不属于学术研究论文的文献素材(主要是介绍性新闻、评论、广告等),最终获得有效文献记录77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文献计量、社交网络分析、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思路开展。文献数据的处理步骤:将符合要求的77篇学术文献(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格式化处理,获得规范化的题录数据;对题录数据进行数据提取,获得各分类统计的指标数据;通过文献处理及数据可视化软件,处理指标数据后得到相应的结论,基于分析结论,总结回顾和反思展望。

三、数据处理过程

(一)文献概况梳理分析

分析这77篇学术文献,可以从文献的发表时间、发表期刊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等方面梳理总结。

图1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文献发表时间情况

1.文献的发表时间

如图1所示,“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的学术文献最早出现在2015年,共13篇;2016年发表的文献量激增,达到35篇;2017年和2018年均呈现下降趋势。

2.文献的发表期刊

统计符合要求的学术文献,得到文献的发表期刊。其中,《重庆行政(公共论坛)》《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的相关文献最多,均达到6篇。刊发相关文献的期刊既有高校学报,也有专业性期刊和学位论文等。刊发2篇以上相关文献的期刊(学位论文单位)合计13种,虽然在全部期刊(学位论文单位)中占比仅为25%,但累计发文占比达到近五成,可以认为是国内相关学术文献的主要发表“阵地”。

3.文献的作者及发文单位

表1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文献的发文单位

表1 (续)

如表1所示(统计阈值为2),从文献的作者来看,重庆工商大学的蒋兴红,重庆交通大学的倪元元、陈泽、宋融秋发表文献数量均为2篇。从文献的发文单位来看,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的发文量排在前列,分别为11篇和9篇。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大量学者针对重庆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的发展情况开展了学术研究,相关学者主要集中于在渝高校及社科院所。这些学者和单位可以说是本领域研究的先行军和引领者。

4.文献的被引情况及综述

按阈值下限为被引5次统计,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13篇。其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教授2016年发表在《中国流通经济》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构想内涵与战略意义——兼论重庆在两大战略中的定位》一文被引次数最多,达到18次。该研究结合“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构想,论述重庆在政策背景下的发展定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其亮等人详细分析了“渝新欧”这一通道的优劣势和发展瓶颈,提出将“渝新欧”作为提升“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支撑通道[3]。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商贸旅游系的孔雪燕和唐剑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和发展策略,提出可资参考的意见[4]。西南政法大学王冲分析“一带一路”的机遇,提出重庆应充分融入倡议发展规划,体现更大的价值[5]。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谢军和饶光明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渝新欧”通道各国区间段的便利程度进行评价打分,得到相应结果,并针对低分表现指标提出改进建议[6]。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黄承锋剖析重庆市对外通道的现状及优劣势等,提出建立重庆内陆国际交通枢纽的设想[7]。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李婉婉着眼商务英语专业外贸人才的从业能力,借助问卷和面谈的方式,选取21家重庆外贸企业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8]。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宋融秋和陈泽分析近年来重庆对外贸易总额与地区GDP指数,借助灰色模型,研究重庆的对开放程度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的提升路径[9]。重庆社会科学院王佳宁等人在分析日本、新加坡等国物流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机遇下重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需要坚持的取向[10]。长江师范学院周迪采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重庆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策略[1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林略和王小微以重庆为例,对新机遇发展背景下内陆保税港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12]。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张丽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采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重庆城市品牌的营销思路,并提出相应策略[13]。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刘亚平和宋泽亮从重庆独有的发展优势出发,围绕产业布局、平台构建、资源共享等方面给出重庆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建议[14]。

这些高被引文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领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本领域研究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重庆市的战略定位、物流业、贸易通道、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城市品牌等方面。为了充分掌握本领域真正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将通过社会网络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等方式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高频主题词共词分析

格式化处理77篇学术文献的题录数据,去重及清洗操作后,去除领域主题词重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等,得到“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的高频主题词,共计25个(词频阈值≥2),见表2。

表2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高频主题词

表2所列的25个高频主题词是在检索到的所有符合要求的学术文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代表了这些学术文献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挖掘处理高频主题词,通过共词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发现学者研究热点、研究知识群和文献间的深层次关联。处理高频主题词后,得到如表3所示的25*25高频主题词共现矩阵(部分)。

表3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的高频主题词共现矩阵(部分)

(三)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前述分析和处理,得到“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高频主题词的共现矩阵。基于社交网络的思路,可视化处理共现矩阵,得到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见图2。

图2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

从图2可以得到:以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印度洋、大洋、对外通道、多式联运、联合运输、班列、复合运输、企业、企业管理、航运中心和SWOT分析14个高频主题词为研究主题的核心知识群,以经济增长、对外贸易、自贸区3个高频主题词为研究主题的关联知识群一,以影响、经济2个高频主题词为研究主题的关联知识群二,以互联互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中东欧、策略5个高频主题词为研究主题的五个独立知识群,具体如表4所示。

四、 总结与思考

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现有符合要求的学术文献,借助科学文献计量及社交网络分析、知识图谱等方法工具,分析和挖掘文献数据。研究显示,目前本领域内的学术研究热点是由1个核心知识群、2个关联知识群和5个独立知识群构成。分析各知识群开展的研究,可以得到当下国内学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发展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研究学者、发文单位及发文期刊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无论是研究学者、发文单位还是发文期刊,都具有重庆本土化的特点。在渝高校、社科院所及期刊在本领域的研究学术成果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跨地区研究和其他地区的学者对本领域的关注不够。

本领域内的跨区域合作学术研究匮乏。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地区、跨国别的伟大实践。对重庆地区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重庆要融入这一发展机遇并获得发展“红利”,相应的跨地区甚至跨国别的学者联合研究是有必要的。

本领域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可概括为由1个核心知识群、2个关联知识群和5个独立知识群构成。

核心知识群主要是围绕长江经济带等,运用SWOT等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重庆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城市定位,以及如何打造好货运班列、外贸大通道和航运中心,并提出了丰富的对策建议。如陈文玲教授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深入研究了重庆在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下的战略定位[2];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樊强针对“渝新欧”这一打上了重庆印记的货运班列开展研究,提出后续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5];重庆交通大学黄凯和倪元元基于SWOT分析方法,提出重庆市建设航运中心,探索多式联运、联合运输等发展思路[16]。从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以看出,目前核心知识群在本领域的研究中占比大,大部分学者聚焦于此,并发表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对思考和推动重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联知识群一主要是着眼于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和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如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杨立卓通过比对重庆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基础、定位及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下,重庆市在打造好自贸区方面需要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铁路口岸优势,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17];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张爱敏通过分析阐述重庆商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发展潜力等,提出重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做好对外贸易的建议[18]。

关联知识群二主要是学术界基于“一带一路”新机遇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的有关研究。如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刘莉从重庆市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基础出发,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19]。

独立知识群是由5个独立的高频主题词构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们的部分分散关注聚焦点。如重庆社会科学院严伟涛选取区域农业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重庆与中东欧内陆国家在区域农业方面的差异和互补等,设计支撑项目,为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农业合作给出对策[20];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彭劲松则对重庆和中东欧国家在物流行业、产业链重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方案设计[21]。

“一带一路”倡议对重庆来说既是发展新机遇,也存在挑战,需要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良性结合与共同推进。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在本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需要重视。学术界应充当“智库”角色,携手行业实践,利用重庆市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在新机遇下取得更好的发展,充分获得“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政策红利。

猜你喜欢

主题词倡议重庆
重庆客APP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