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2021-08-24曹志华
曹志华
河南新野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新野 473500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以60~64岁的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以及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出现的相应临床症状;因长期不能正常进食,或发生脑、肝脏转移,最终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2]。食管癌根治术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0%~80%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3-4]。因此,需采取有效饮食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选取2018-05—2020-12我科收治的7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老年患者。其中2019-05—2020-12入院的39例采用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方案,现将其临床资料与2018-05—2019-04收治的3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肿瘤无远处转移。均由同一组医师成功完成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胸腔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良好。以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开始时间为分组依据,2019-05—2020-12入院的39例为A组,行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方案。2018-05—2019-04入院的37例患者为B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76例患者均按照参考文献[5]施术完成食管癌根治术。B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向癌患者讲解术后摄入营养重要性,指导其进半流质或流质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嘱遵医用药,并指导其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A组在B组的基础上行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干预。(1)七日饮食日记: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分析食管癌术后饮食知识,制定术后七日饮食日记表单。嘱患者记录每天进食的食物类型、进食时间、相关症状,以及加餐情况。液体食物以mL计量,固体食物以g计量,持续记录七日。每晚对比记录内容、饮食标准,分析未严格实施饮食计划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七日为一周期,每周统计需改进之处与进步之处,进入下一周期。护理人员每天检查饮食日记,给予针对性指导。出院后患者利用微信提交饮食日记,护理人员进行追踪管理。(2)科普化词条创建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食管癌术后饮食护理关键词条,包括饮食营养价值、营养不良危害、饮食过度流程、禁食类型、饮食症状与防治,以及食物饮食信息等。对于词条包含内容设计科普化词条圆盘,1个词条圆盘由2个同心圆组成,词条名词为内圆,词条引申信息为外圆。护理人员进行宣教时可遮盖外圆信息,让患者复述遮盖内容,患者与其家属也可以相同方式学习,以巩固知识。
1.3观察指标(1)健康知识掌握度:根据参考文献[6]自行设计食管癌术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调查问卷,包括营养搭配、食物选择、自我观察等内容,满分100分。掌握:>80分;基本掌握:60~80分;未掌握:<60分。健康知识掌握度=(掌握+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经预实验,本问卷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8,效度系数为0.84。(2)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自制饮食依从性量表,根据“一点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有些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标准,分别计0、2、4、6、8分。满分88分。评分越高表明饮食依从性越好[7]。经预实验,本问卷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0,效度系数为0.82。(3)干预前后饮食相关症状量表评分:共7个项目,采取0~4分计分制,总分0~28分。评分越低表明饮食相关症状越严重[8]。(4)干预前后营养状况: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包括饮食情况、活动能力、体质量变化等项目。评分≥16分为重度营养不良,8~15分为轻中度营养不良,7分为营养正常。评分越高表明营养状况越差[9]。
2 结果
2.1健康知识掌握度A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n(%)]
2.2饮食依从性等指标干预后,A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饮食相关症状量表评分高于B组,SGA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等指标比较分)
3 讨论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与吸烟和重度饮酒有直接关系;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亦与食管癌有关,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0]。食管癌根治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术前长期不能正常进食、手术创伤及消化道解剖结构的改变,以及术后需长时间禁食等,均可导致术后发生营养不良而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预后[11]。采取口头健康宣教的常规护理干预,虽可使患者了解术后经口进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但未具体量化营养搭配和食物选择,故无法满足机体需求;且在端正饮食态度、提高饮食依从性方面也具有一定局限性[12]。基于此,本研究给予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行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干预。其中科普化词条创建法将食管癌术后饮食知识纳入其中,设计科普化词条圆盘进行宣教,形式新颖,可激发患者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接受信息。患者及其家属利用圆盘进行知识复述,可渗透科学饮食意识,促进知识理解吸收,教育效果持久、可靠、高效。家属的深入参与,也为患者形成科学饮食行为提供助力,可增强患者饮食自护能力,改善营养状况。七日饮食日记干预中制定食管癌术后七日饮食日记表单,让患者记录自身饮食行为,包括每天进食食物类型、进食时间、相关症状等,不断查找行为缺陷,制定改进措施,可使患者提升科学饮食行为。护理人员每天检查饮食日记,可调整饮食计划、掌握饮食健康宣教的信息来源,并针对性解决患者不遵照饮食计划进食的问题。对良好饮食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奠定了联合的基础[13]。
钟萍[14]指出,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科普化词条创建法和七日饮食日记联合干预,可增强其饮食依从性,减轻饮食相关症状,改善营养状况。我们通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饮食依从性、饮食相关症状量表评分、营养状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B组患者,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表明了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科普化词条创建法联合七日饮食日记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可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增强饮食依从性、减轻饮食相关症状,以及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