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属于自己的“代表课”
2021-08-23邹杰峰
邹杰峰
摘要:要成功打造自己的“代表课”,在初备的阶段要“一网打尽式”地落实“怎么备”,确定了教学内容后要考虑教学目标“怎么设”;在优化阶段要紧扣教学目标落实“怎么教”,经过试教后要围绕不足处落实“怎么改”;授课结束后要聚焦几个方面进行议课,授课者要根据议课后的反馈进行“复盘式”反思。
关键词:代表课;教学流程;支架式备课;教学反思
2020年12月,笔者参与的中山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言语形式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文本解读研究》顺利开题。为推动本课题的研讨,2021年3月23日,笔者在民众中学为课题组全体成员上了一节研讨课,现把当时的备课思路及评课收获进行一次“复盘式”梳理,促使自己进一步思索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代表课”。
一、初备:从“怎么备”到“怎么设”
(一)“怎么备”
这节课不仅要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而且要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更要遵循语文课程的学科原理,所以笔者很珍惜这次提升课堂教学艺术的机会。课题主持人郭跃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首先,要力求做到“一网打尽”式地备课,最大可能占有更多的参考文献;其次,要基于文本解读来确定教学内容;再次,要参考王荣生教授“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设置2—3个教学环节。主要环节用时15—20分钟”的指引,设计出“阶梯板块式”的教学流程;最后,要考虑与教学相一致的课前预习以及相关后续活动的设计。经过再三斟酌,笔者把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作为本次研讨课的授课篇目,理由如下:第一,此前曾借助孙绍振教授的“还原分析法”对文中隐藏的三个“矛盾点”进行过精心的解读,撰写了一篇题为《悖论语境视域下马克·吐温亦庄亦谐的语言张力探析》文本解读型论文,并发表于《语文月刊》,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备课参考,并落实“基于文本解读来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第二,在现有的可检索的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平台上,有关《登勃朗峰》的文本解读或教学课例仅有十几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创新教学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压力更好地打磨教学设计,不去挪用现有的成果。
(二)“怎么设”
《登勃朗峰》一篇融“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于一体的游记,蕴含着许多值得挖掘的教学点,尤其是文章第二部分描写下山的“小说笔法”,仿佛是幽默的美国西部大片的场景。在经过“一网打尽式”的文献检索后,结合《教师教学用书》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第一,体验人物个性,感受“马克·吐温式”的幽默;第二,品析文中的借景抒情,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第三,感悟精彩的结构,领略别样的游记风格。这三个预设的教学目标,几乎涉及了《悖论语境视域下马克·吐温亦庄亦谐的语言张力探析》一文所有的矛盾分析点,比如第一个矛盾点“乘车的颠簸与徒步的惬意”和第三个矛盾点“酒驾的车夫与意外的先至”对应着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二个矛盾点“迷人的美景与虚幻的意象”对应着第二个教学目标,此即“基于文本解读来确定教学内容”理念的践行。
二、优化:从“怎么教”到“怎么改”
(一)“怎么教”
明确了“教什么”以后,紧接着就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登勃朗峰》是一篇新颖别致的游记,但如果按照“所至—所见—所感”的套路来设计,教学任务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但缺乏新意和亮点。课件的第一版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部分先落实“品析文中的借景抒情,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的教学目标。第一步是引导学生逐段品析第2—6段写景的优美语句,感受“散文笔法”。第二步就是围绕第7段分析借景抒情的写法,围绕着肥皂泡的寓意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借助小白板进行集体展示,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利用“还原比较”法,把第7段与该文段英汉对译的版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解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悲观情绪。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第1段中的第一个矛盾点。第二部分是落实“体验人物个性,感受‘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教学目标。第一步是对文中的小说笔法进行分析,结合文中的人物以及极具个性的语言,体验“马克·吐温式”的幽默语言风格,第二步是对文中第三个矛盾点进行分析,并且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品析。第三部分是前面两个教学目标都完成后,顺势用一个“奇”字把两部分的“意脉”勾连起来,梳理出“奇景奇人奇事”的文章脉络,落实“感悟精彩的结构,领略别样的游记风格”这个教学目标。
(二)“怎样改”
三个教学目标都得到落实,我便把课件发给了同事进行研讨,同事指出这样上课的流程缺乏新意,不如先从第二部分讲起,再分析第一部分。同时教学内容过多,估计不能完成所有任务。吸取了同事的建议,笔者便调整了上课的流程,把第一部分“散文笔法”及赏析矛盾点和第二部分“小说笔法”及赏析矛盾点互换了次序。这样便有了第二版课件。当把第二版课件发给课题组成员后,大家认为设计的思路不错,但内容过多,同时要求上课时不能陷入“碎问碎答”的境地,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经过两轮调整,为验证第二版课件的现场效果,决定在另外一个班进行试教。试教的结果是学生兴趣高昂,尤其是对“小说笔法”的赏析,学生明显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幽默元素,但对三处“矛盾点”的分析明显拖慢了教学进度,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要么删,要么换。再三考虑,决定对课件进行“减负”,聚焦三个教学目标,把对文中三个矛盾点的分析变成了课后探究,这样教学环节更加紧凑。同时依据课件做出导学案,形成较成熟的第三版课件。
三、反思:从“目标”到“转化”
3月23日上午,课题研讨活动如期进行。课后,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结合老师们反馈的信息,笔者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的起点是展示学生质疑的问题,依据学生质疑的问题过渡到教学目标,意图是关注学情,以学情定起点。为了落实第一个任务目标,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讀课文,尽管没有把文中幽默的语气模仿出来,但尽量给学生第一个支架,意图迈上第一个台阶。随后进入到了第二个任务的落实,就是感受文中的“散文笔法”。依据既定的设想,逐步推进到对“肥皂泡”赏析的这个环节,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并利用小白板汇报演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情绪被点亮,展示的氛围不错,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遗憾的是还未来得及进一步深入探究,便匆忙给了学生另外一个支架,意图让学生进入到作者情感的层面,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这一点没有完成,同时第三个教学目标,就是串联前后两个部分,分析文章“意脉”的环节也没有完成。总之,笔者的教学安排不紧凑,还处于低效率的层次。
(二)要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课题组成员对于本节课设置的“任务驱动”是比较认可的,尤其是课题主持人进一步从学理上明确指出:“任务”一定要在“情境”中进行才能称得上为“任务”,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落实学习任务,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可能更好凸显。同时也指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不能急躁,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切忌不停催促,当学生写不出探究结果时,应当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这真是一语中的,我们总是不注意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而急忙追求效率和速度,这也造成了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主持人还指出,本节课把“矛盾分析”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很可取,关注“学教评一致性”的意识很好,但不一定非得设置成考试题目的形式,不能过于死板,两者都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也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如何落实“学教评一致性”的问题。
(三)要关注“课型”意识的培养
《登勃朗峰》这一篇文章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应该设置成“自读课”,但备课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实这个理念,这也是很多课的通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虽然经过三次修改,但依旧没有领悟“自读课”的精髓。有教师指出用“活动”来架构“自读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思路,应该成为后期修改的方向。
这节课虽已上完,但研讨仍在继续。作为本人教学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高峰事件”,这次研讨也促使笔者进一步探讨“文本解读——教学转化——学教评一体化”的有效落实路径,相信笔者的“代表课”一定能逐步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