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视野下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23张运生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微写作初中

张运生

摘要:利用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利用微写作優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进学生阅读深度、准度,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双提升。从初中生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微写作优势、微写作形式三个角度分析,推动初中生名著阅读,以激趣导读、深度悟读、精度考读三方面论述微写作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微写作;名著阅读教学;初中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要求初中生完成必读名著12部,推荐阅读的名著24部。然而,目前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呈现出“学生不愿读,教师不愿教”的状况。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阅读兴趣低、阅读效率低、阅读量少质低。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够和指导不到位两个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名著阅读浪费时间,应付考试无非是用好“人物、情节、特色与感悟”四大招,帮学生梳理知识清单就能“背多分”,满足于“篇章格局”的解析,停留在“表层编码”。

“微写作”是指内容贴近生活、表述精练清晰、形式灵活多样、篇幅短小精悍、写作用时较少的一种写作形式。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微写作越来越受青睐。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微写作,一方面能搭建读与写的桥梁,使读写教学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能培养自然、独立的思维能力,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巧用微写作,撬动名著阅读这块顽石?笔者认为可以从“导读、悟读、考读”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微写作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推动名著阅读教学走向深入。

一、微写作“导读”:激趣引思

一般教师推荐名著阅读书目,无非作者、背景、内容简介三大块。但是这种“八股式”的介绍太过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则利用影视、话剧激趣导入,但因互联网连万家,容易产生“撞衫式”雷同,也未必新意十足。这时,恰当引入有关名著人物的新潮评价、作者的经典感悟、作品的经典评价等微写作作品,并以之作为微写作的范本,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则兴趣感与语文味并举,更能将导读落到实处。

如推荐《骆驼祥子》时引入作者老舍的微写作作品《老舍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学生被老舍幽默的文字吸引,自然学习兴趣大增。教师再布置微写作任务《祥子小传》,让学生带着写作任务,有意识地梳理祥子人生经历,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样的微写作设置,既有任务性,又具趣味性,更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微写作“悟读”:读深悟透

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是否真读、深读。利用微写作,推动学生深度阅读是一种有效策略。

(一)趣味缩写,整体把握到位

缩写是让学生整体把握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读完《骆驼祥子》,可以要求学生以“三起三落”为主题进行微写作,全面了解祥子的生活经历,并把握祥子性格变化的过程。也可以以“祥子与虎妞的命运”为题要求学生进行微写作,推动学生厘清情节内容,提炼人物性格,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致批注,细节品读有味

统编教材自读课文中介绍过点评式、联想式等批注方法,这也是微写作的一种形式。若在名著阅读中适时引入批注,会给阅读增添乐趣,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祥子的存钱罐被孙侦探砸碎抢走时,也想过趁机偷曹宅家的东西,但经过心理斗争后,理智正义占了上风:“已经坐起来,又急忙的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作批注探讨祥子此时的心理,促使学生走进祥子的内心世界。通过精致批注,让学生对名著细节进行品读,做到品读有味。

(三)诗意创作,深度理解蕴味

所谓真阅读,是读者在阅读之后与书“发生”了认同或批判、愉悦与忧伤的共鸣关系。诗意创作是微写作与名著阅读教学高效整合的操作模式,是建立在对名著阅读深度理解上的灵魂触动,可以很好地将真阅读所得到的诗意感悟呈现出来。

如完成《骆驼祥子》导读后,可以要求学生以“祥子,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为题写一首现代诗。学生唯有钻研文本,深入思考,有真感悟才能写出像样的作品。作品范例:

三匹沉默的骆驼/抵不上苦攒三年的新车/碎裂的陶罐/装不下祥子几月的悲苦/接生婆的神符与高香/保不住脆弱的母子

车轮飞转,心一片空白/坚定的买车梦想/断裂在/小福子晃悠的吊绳上

没有言语/死死的寂静/烈日与暴雨/磨砺不了一辆新车的梦想/白雪与暗夜/吞噬着一个健壮而踉跄的身姿/吊绳晃动/摧毁着祥子最后一根稻草

春花谢了又开/阳光去了又来/祥子/举着别人的花圈/葬送着自己的未来

——教师下水诗作《一个人力车夫的背影》

巧借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意创作是促进名著深度阅读的法宝。“祥子的爱情抉择”“刘四爷的‘风光”等都可以作为《骆驼祥子》诗意创作的切入点。

三、微写作“考读”:趣读精读

近年来,广东省中考将名著阅读考查以文段形式出现在附加题中,分值为10分。但是,每年的平均仅在3—4分徘徊。如何突破名著这道坎,这成为近年一线教师的苦恼。常见方式是知识清单加海量试题,烧脑方式是“背多分”,粗暴方式为“抄多分”。微写作的介入无形中给了名著考读一剂醒脑药,让学生从“背与抄”中解脱与释放。

(一)微故事,精准梳理内容情节

一般的名著阅读教学梳理内容是以时、地、人为框架的“骨架式”概括,学生无趣易忘。若在精读环节中针对故事情节的难点盲区设置微故事写作,不仅能促使学生深挖文本,也有助其文学素养提升。如以“祥子买车记”或“祥子卖车记”为题写一段微故事,学生对祥子的命运悲剧走向便有了全面深入的把握,避免“骨架式”概括的浅层学习弊病。

(二)微人物,精确把握性格特点

人物分析是近年名著阅读常考的知识点,体验是学生真正把握人物的最好方式,微写作是引导学生体验的最好形式。颁奖辞、人物评说、写辩词等都是有效的微写作形式。在评价祥子悲剧的外因与内因时,更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写辩词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将学习活动与微写作结合,在学生深度理解与诗意表达中实现能力阶梯式增长。

(三)微语言,精致理解创作技法

中考名著阅读还考查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及艺术特色,这要求厘清悟透作家创作手法。微写作既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又能让学生通过下水实践,学懂弄通作家的创作手法。如引导学生用广东方言改写祥子的某些对话,学生便能理解老舍的“京味儿”;分析祥子的“三起三落”,学生便能明白作品的情节曲折构思。

(四)微感悟,精深悟透作品内涵

每个人的阅读收获都有个体差异,这不仅取决于学生阅读基础、阅读取向、阅读视野,也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深浅紧密联系。以微写作视角进行反思感悟,不仅能把握内容,还能有新的见解和体会。名著阅读既要宏观把握,又要在深度、厚度上探究。名著阅读教学中有了微写作的真感悟,无论在深度、广度与精准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

撬开名著阅读这块顽石,仅凭学生漫天撒网式休闲阅读只能停于浮光掠影的表面,若凭语文教师口头讲授或帮学生梳理知识“背多分”“抄多分”,经典名著只能是一副生硬骨架。微写作既不破坏阅读连续性,又能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度阅读,提高名著阅读理解的精准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双丰收。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教学微写作初中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名著有效阅读教学的模式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