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2016-12-01陈昌禄
陈昌禄
摘要:我们真实自然朴素的语文课堂应当明了常识,讲究常理,回归常态,返璞归真,这才是语文的原生态。
关键词:常态课堂;教学流程;评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34-2最近,有幸受邀参加市级优质课的评比工作,忝列评委之列,五个多小时的工作,很疲倦也很充实。既然是评比,就要赋分,列出名次,其实课堂教学本无严格的优劣标准,最好的评价者应是受教的学生,因此我给自己确立的标准是从学生接受的角度,以学生所得为衡量评价的依据,从这些参评的优质课来返观我们的常态课堂。
一、语文优质课是变调的课堂
1.优质课评比选课的奥妙。此次赛教,选择的课文是《老子》中的七章,是一篇公认难教的课文,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对于老子,在先秦诸子中最为难懂,书上评价说“他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既是哲人而又低头沉思,自然思的不是平易理,论的不是浅近语,难懂更难教,的确让人有畏难心理。但对于赛课而言,正好是选手展露才华、显示能力的机会,其中一些选手的表现的确堪称惊艳。其实课文教学本无难易之分,长文可以短教,深文可以浅教,难懂的文章可以选择学生易于进入的着眼点,让学生有所得就实现了教学目的。说《老子》难以读懂,其实《荷塘月色》你也未必真的读懂读透了。
2.教学设计以实用为要。教学设计,原来叫教案,因不时髦,都改成叫设计了。这是干嘛用的,毫无疑问,是为教学而预设的,实在、管用应是第一原则。十六份教学设计,或繁或简,或细或粗,有图有表,语言华美,花样翻新,但着眼点却少了实用。有一位选手,其教学过程为:一溯无追有,二知无识有,三有无相生,四返无求有,五无名有经,六有声无形,读完这篇设计,谁能知晓其教学过程,花哨有余,朴实不足。再如一位很优秀的选手,其教学过程为:一、依茎寻踪梨花开;二、开枝散叶主干来;三、来往之道有无通;四、通晓今义系自身;五、身归文旨且留白。对仗工整,诗意洋溢,文采斐然,但且不说有些句子为求工稳而致文理欠通,这样的设计也让外人不明究理,需知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而准备的呀!
3.课时安排要切合教学实际。《老子》七章,内容丰富而深奥,语言凝练而意丰,教学点较多,但有十四位选手设计成一课时,那么多的教学任务,一课时40分钟,怎能完成?如此既不符合教学规律,又不切合教学实际,依我的经验,本课至少需两课时方可完成。学生理解文意,至少要在老师帮助下用去一课时,另一课时才能进入探究,关于文本、思想、启迪、运用等。当然这里有导向的问题,君不见全国课堂大赛中《祝福》《林黛玉进贾府》都有一课时的,听课教师也只能叹为观止也。
4.无生上课具有表演性。最真实自然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在自己的平常教学中,所以要领略名家大师的教学艺术,最好的办法是进入他的课堂,欣赏他呈现出的风采。无生上课,是一种教学比赛的方式,也是新教师在课前演练的好形式。它是指在无学生参与的情况下以展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调度、语言的规范等为主要目的的演练方式,可以比较集中地展示老师的设计、语言、姿态等教学基本功,但这也是一种变调的课堂,因为它缺少自然课堂最重要的最能显出老师教学能力和智慧的师生互动。我们的课堂在真实的状态下是流动的,是生成的,是随物赋形的。所以我主张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既要看名师的教学设计,更多地看他的课堂实录。在无生上课的流程安排上,要精心地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概括的基础上,进行评点和引伸,以使课堂上呈现出“无生似有生”的效果,虽无学生参与,但要心中有学生,时时处处关照到学生,教学设计中应照顾到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常态课堂教学流程的规范性
1.导入究竟可以绕多大的弯子。导入者,引导进入,拉开帷幕的意思。究竟如何导入,要看效果,总的原则应是要言不烦,提纲挈领,能迅速把学生带入课文,如离题太远,则有违导入的本义。有的名师甚至主张不要导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语虽偏激,但也不乏纠偏之意。如一位选手,上课伊始,先放一段音乐,竟是歌星那英的《雾里看花》,着实让人惊讶。这首由阎肃为打假而创作的歌曲,歪打正着地阐发了人生的哲理,加上那英的演唱,很大气,有磁性,浑厚而高亢,好听又耐听,但这与《老子》的关联实在太远。我们且看选手的推理轨迹: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幻莫测,生活中就有纷扰迷乱,我们看不真切,需要一双慧眼,穿过尘俗的迷雾,看个清楚,看个明白。而老子就有这样的慧眼,《有无相生》就能让我们领略人生智慧的风光。这弯子绕得太大了,再说先秦诸子中哪位没有这双慧眼呢!一堂40分钟的课已耗去5分多钟,只为听一首歌,只为把老子引出,太花哨了,真不划算。
2.要不要介绍作者。作者简介,是语文教学独有的环节之一,对于一些知名的作者,简单介绍其生平及创作,对于理解课文、积累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中国古代文论中即有“知人论世”的理念。老子既是先秦诸子选读列出的七子之一,又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简单地介绍其生平和思想(甚至介绍一些趣闻),让学生获得一些文化常识,当然必要。但老子有些独特,其身份、生活的时代,乃至《老子》一书究竟为何人所作,我们至今也未完全弄清楚;其核心思想“道”更是混沌迷蒙,是宇宙的终极存在,是一种规律和原则,还是人生的根本法则,众说纷纭。因此介绍老子,就大可不必展开,点到则可。至于说他出生的异相,姓李的由来,出关的目的,又为何称老子,当作轶闻谈论无妨,当作信史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这与孔孟荀庄墨韩非诸家当有不同。
3.怎么会有那么多知识性的错误。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起码的一条不能出错,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严谨,首先传授的知识必须正确。可就是这些优秀的选手,也出现那么多的知识性错误,为大不该。如老子母亲怀孕九九八十一天才生下的他(当为八十一年之误,好在老子的出生本来就不正常,他也不会计较),《道德经》2500字影响了2500年(数字是对应的,但书上明明写着《老子》五千言呀,给砍了一半去),老子出关被逼写出了他的代表作《道德经》(老子就写过这一本书,是否写过还存疑,代表什么)等。
4.有些话不能说得过于绝对。如老子是一位哲人,但是不是一位哲学家,有人肯定地说是,因为有胡适的话印证,但如从严格的哲学家的定义,与西方的康德、黑格尔、尼采到马克思这些哲学巨匠相比,提出过新的概念(当然老子有“道”)、有严密的体系(老子是片断的格言,有诗歌的魅力)、有缜密的推理(老子更多的是陈述性的结论)等,显然称之为思想家更妥当,送一顶哲学家的帽子,老子恐怕也不会感冒。
5.如何进行文言知识的教学。《老子》七章中有丰富的语言文字教学内容,文字精炼,洁净精微,凝练畅达,有着独特的魅力,但老实说有些文字并不好懂,虽然课文里有详尽的注释,但老师不帮着疏通,学生可能连文字关也不能通过,但只有几位教师注意到文字的疏通、概括和积累,一上来就进入大而化之的讨论只能导致空空而论。如何进行文言知识的积累,方法多样,可以从词汇、语法的角度进行归类,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进行知识迁移,也可以尝试新方法。如追根溯源,追寻其源,即为方法之一。“企者不立”,注释很明确,踮起脚尖的人站不牢,“企”,为何是踮起脚尖呢?《说文解字》中很明确,企者,举踵也,从人止声,踮起脚看。今为盼望之意,企盼、企及、企图,都是其引申义。
6.让学生思考还是直接告诉。《老子》七章,是编选者从《道德经》中选辑的七段箴言,其逻辑顺序并不强,有教师强行告诉学生这是从世界——自我——人生的顺序,有论点,有论据,且不说概括是否合理,把它强加给学生也只能是云里雾里,不如放手让学生自读、思索,说出感悟,不要告诉他们结果。第一段中“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教师说这不是反义词,是对立统一,从词汇的角度说,这怎么不是反义词呢?这有什么依据?
7.课堂生发以什么为度。常态的语文课堂是允许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的,老师的闲话往往是教学生成的亮点,但这也应有度,天女散花,生拉硬扯,为教学规范所不许。一位教师,教授“大生于小,难生于易”一段,举了福特的例子。例子很新颖,也很励志,说福特当年应聘,顺手捡起了上的废纸,结果应聘成功,最终成就了福特公司这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这两者关系紧密吗,最多只能说明人要注意细节、注重习惯,而不能说明小能成大的道理。这样的举例显然是超过了一定的度。现在的课堂强调要自主、合作、探究,探究成为时髦的名词,但要警惕貌似深刻的探究。文本是显在的,意蕴是深藏在文字里面的,因此,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让学生领会言下之意乃至言外之意,是老师的本领,也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所在。但如何探究,值得我们“探究”。一位教师在对第七章“人之生也柔弱”章的探究中,关于“坚强”与“柔弱”的对比,认为坚强即是僵硬、逞强、强硬,而柔弱则表现为生机、自然、变通,进而用“绳子”和“水”做例子,说明柔弱的重要,再联系到历史中的典故来证明,例子有三,一大禹治水,二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三是项羽与刘邦楚汉之争。且不说例子是否恰当,这样泛化的研讨离开文本已有多远,这种貌似深刻的探究,不探也罢。
8.我们的课堂还需要琅琅的书声吗?无生上课,因为无生,总的感觉是缺少琅琅的书声,既听不到教师的范读,也听不见学生的朗读,文本意蕴的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正音,再明义,最后是鼓励朗读,在听了几位老师虚空高蹈的探究之后,循规蹈矩地指导学生读书,反而给以清新、爽快的感觉。文章的气势、韵味的感悟,需要朗读,排比的作用、语言之美的领会,也需要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既是技巧又需功夫,要针对各种不同的课型有区别地对待,有位教师要求学生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调来朗读”课文,颇让人难以理解。《老子》七章,阐明的是“有无相生”的哲理,话不多,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形象有之,气势有之,但情感何在,怎么读出情感,此要求可谓不着边际。要求学生读出理趣,读出这种辩证关系,进而读出说理的气势来,是正当要求。从朗读想到,极少有教师在教学流程设计中有背诵的环节。其实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明确要求:背诵你认为精彩的段落。这七段文字中,堪称格言的不在少数,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已成为我们熟知的警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一点,比什么都管用,意义都要大。
三、常态课下我们如何做老师
1.教材能够重组吗?当然是可以的,这是优秀教师的功力显现。如本文中,教材编写者从《老子》中选辑了七则作为教学内容,是按照章节的顺序从第二章到第七十章,主旨是明确的,但内在逻辑却未必讲究,为了教学可以也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组,如一位老师就将顺序重组为①——②⑤⑥⑦——③④三组,按有无相生——无与有,小与大(细与巨、易与难),始与终,柔与刚——已与人来概括,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辨训练,其中有理解、概括、提炼与组合等多种思维方式。
2.细节的重要性。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出精彩的戏剧,那么精妙的细节就是其演进发展的组成元素,就会为其增色添彩。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细节,就会让人倒胃口。如一位教师在演示“老子眼中的世界”,用多媒体打出“无、易、小事”与“有、难、大事”的对比,设计很好,可是这位教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其中的“无”和“难”用的是繁体字。虽然现在对汉字的繁简有多种不同的声音,但窃以为语文课堂上,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语文课堂是规范汉语的展示场,演练场,没有特殊目的尽量不要用繁体字(更不可用其他不规范字),这是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一处小细节的败笔,就成为这一节课的瑕疵。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规范意识,做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引领者。
3.课堂的风格允许多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教师的不同个性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可以说一个有个性的教师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前提条件之一。有严谨,也有洒脱;有严肃,也有幽默;有灵动,也有规矩;有轻声细语,也有激情奔放。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各具特色,万紫千红。但语文课堂毕竟是课堂,而我们有些教师太随意,甚至显得有点流气。教师在课堂上的姿态,要得体,适合课文,适合教学对象。语文好玩,语文要玩,但语文课堂不是游艺场,不能玩得过火。
4.教师要沉潜下来。现在的教坛,五彩缤纷,杂花生树,但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浮躁焦灼。教师教学的成功当然是教出优秀的学生,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与文化,感受母语的魅力,需要在我们的每一堂上精心地组织,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课文进而理解课文意蕴,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这是最繁杂的功夫,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因此需要我们的青年教师沉下心来,多读点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动动笔积累教学的感悟,时间既久,就会迈向成功。不要一上来就急不可耐,渴望一日成为名师,需知名师是教出来的,是积淀的结果,名师不是评出来的。现在一组织教研活动,就问有无实在的功用,一写论文就为获奖,一参加教学评比就要拿到好的名次,成为新秀新星,这样的目光短浅,这样的浮躁焦灼,是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也是不会走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