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赢了与赢得:园本研修的“思与辨”

2021-08-23王洪梅

教育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园本研修研讨

王洪梅

现阶段,幼儿园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教师,在接受观点和吸纳理念的程度、速度、准度都各有不同,园本研修中呈现出教师日益增长的专业发展需求与固有园本研修学习模式之间的矛盾。重新审视园本研修的价值与意义,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发现园本研修最好的方式是“思与辨”的碰撞。在赢了与赢得之间提升思辨,也是园本教研的探索与发现的历程。

职业追求,专业提升——为什么(Why)。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作为保教管理者,我们首先要借助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学习之力转化为引导之力,在园本研修中引导教师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尝试“新老结合”“深入现场”“调研走访”“班级互动”“年级分享”等多种形式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并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以打破班级界限、年级界限的方式推动全员联动,提升团队学习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对开展过的综合主题活动进行分析,透过案例发现综合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与内涵;找到班级教师进行调研走访,了解教师们对开展综合主题活动的需求与发展困惑;收集与深度学习相关的书籍、文献等资料,认真分析,审视综合主题活动与深度学习的契合点。通过分析、发现、研讨、座谈等方式,我们科学分析幼儿深度学习与主动学习的方式,制定了以“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走向深度学习”为主题的园本研修。

真实问题,准确把脉——什么(What)。选定园本研修主题是推进园本研修的第一步。如何扎实进行研究,让教师在园本研修有所得,是我们具体实施的方向与目标。

基于对园所教师和保教现状的分析,我们将园本研修活动的重点落在“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走向深度学习”,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路搭桥,为教师向内涵式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在园本研修中,我们引导教师通过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为幼儿高阶思维发展提供支架。在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时,通过探索、发现、表达、尝试等,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诚恳改变,坦然接纳——怎样(How)。在开展园本研修活动中,我们更加关注从方法到实践的对接、教师思想的碰撞与主题实践的研究。在观察幼儿深度学习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呢?从“思”的扭转到“辨”的形成,我们经历一次次的尝试、磨合、碰撞与统一。

其一,改革教研方式。

改变教研环境,让教师同频共振。我们建立以“走进深度学习”为主题的“学习场”,营造有益于潜心学习的环境,让学习真实发生;以集体讨论形成“共创原则”,达成学习的共识;以教师们研磨场景形成视觉冲击(照片墙),彰显聆听每一个发言、尊重每一种声音的态度;以教育家语录作为桌签,形成潜移默化的正向思维。学习场使学的氛围弥散在整个空间,使教师同频共振、共同提升。

改变教研切入点,让教师充满自信。改变教研形式,以教育行为和幼儿活动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寻找背后原因,调整教研模式。尝试以发现幼儿深度学习行为为切入点、找寻教师有效支持的策略,激发教育智慧。教研策略的改变,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专业成长,收获专业自信。

改变教研结构,让学习深度发生。教研切入点的转变,带来了学习结构的变化。每一次活动都以“回顾梳理—深度学习—关键提升”三个层次进行,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第一环节:回顾——学习中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每次都以上一次活动“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来唤醒记忆,使教师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环节:深度学习——从共读文章、案例分享、交流研讨等方面,寻找日常教学活动中深度学习的关键点,使教师开展主题活动的思路更加清晰。第三环节:老师小课堂——针对上一次学习与分享中的困惑进行专业解读。例如,教师对“高阶思维”一词产生疑问,我们可以深入浅出地让教师明确“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高阶思维和低阶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改变教研角色,提升教师主体意识。使命感与责任心使保教管理者始终站在引领者的位置,逐渐形成了另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在研磨过程中,从“赢了老师”到“赢得老师”,这既是平等关系的角色转换,又是管理者观念的提升,使我园无论是在教师的教研还是在班级教学中,都呈现出积极的双主体现象。

其二,借力发展、深度学习。

在探索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全园教师分享、讨论、汇总的结果。最有效的方式是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在运用“ORID”焦点讨论法与行动学习中,让教师们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由观望到主动走上前,由等待到主动发言,由听别人意见到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习实践中,运用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且问题具有针对性,是推动园本研修深入开展的动力之一。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与运用中大胆改革,在深入推进园本研修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在集团“求真、立美、至善”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在开展真教育、进行真活动中不断提升园本研修的水平,同时在落实真活动、发现真问题中不断探索,梳理科学的研究作风,在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中凸显园本研修的有效性。

打破才能立,开放一扇窗——实施(Implementation)。调整研修方案,让研修更加有的放矢。每次园本研修我们都会提前做好调研、设计前期方案,对原有的园本研修活动进行回顾,再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准问题推进研讨。通过讨论与商榷,形成架构清晰、结构完整、有研讨点位的研修方案。

开放研讨空间,成就每一个角色。我们营造开放的园本研修研讨氛围,创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研讨环境。园本研修中,教师可以是引领者、聆听者、参与者、思辨者,聆听他人的观点与建议,积极互动,展现自我,在思索中提升研修深度。

尊重同伴觀点,打开成长空间。在园本研修中,每个教师都有成长空间,无论是表达的提升,还是理论梳理的能力,无论是教育理念的巩固,还是行为实践的获得,“有收获”都成为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例如,成熟期教师的收获是固有经验的转变,在不断思考和审视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新教师的收获是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学习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与动力。

精彩绽放,专业成长——以后(After)。在园本研修中,每个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教师们自信满满、大胆对话、从容坦然。这份自信源于我们营造的尊重氛围和开放环境,让每个教师在专业的学习场中都能透过园本研修获得专业的力量。

在深入开展园本研修、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们还融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例如,借助“行动学习”方式改变了园本研修一言堂、一人堂的研修方式与格局;借助“思维导图”“世界咖啡”“卡片风暴”等方式,让园本研修更加生动,参与性更强。同时我们借助“行动学习”的理念,抓住教育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让园本研修更加贴近教育实践,从而感受真实、发现真实、尊重真实。

在园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与创新、梳理与总结,不只赢得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赢得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赢得了家长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追求,更赢得了教师对教育的敬畏以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教育初心。在赢了与赢得的思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价值,感受到教育者的职业幸福。

(作者单位:北京明天幼稚集团)

责任编辑:王妍妍

猜你喜欢

园本研修研讨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