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不能蜻蜓点水,必须“长出牙齿”
2021-08-23欧阳秀娟
欧阳秀娟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我国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创新,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加强责任督学督导工作,提高教育督导实效,对规范学校办学、提升教育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教育督导在督学队伍建设、督导方式创新、督导结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教育督导机构不健全、权威性不够、制度保障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和挑战。如何架起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连心桥”?如何解决与应对当前教育督导中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从“有效”推向“深度”?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邀请专家、一线教育者进行探讨,从而为学校发展把脉治疗、出谋划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督学制度推出后,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
黄映:开展挂牌督导几年来,重点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规范办园行为方面,我们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为主要依据,督促幼儿园贯彻落实。比如,国家重点整治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我们通过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相结合,从幼儿一日活动安排、教育内容的安排等各方面全面督促杜绝小学化倾向。再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两教一保”作为底线常抓不懈,解决师资配备数量问题;组织责任督学关注教师队伍质量问题,将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及取得高一级学历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導的重要内容。
二是提升保教质量方面,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主要依据,指导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比如,通过责任督学每月一次的挂牌督导,督促每所幼儿园配齐配足教玩具。再如,将质量监测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结合起来,组织力量开展幼儿身心健康监测,将监测结果作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重要内容,努力提升幼儿身心健康水平。
关心:第一,学区管理,服务改革。我们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以学区为单元,划分为8个督学责任区,责任区设有督学责任区组长,组长定期组织召开学区督学工作会。各督学责任区组长兼任该学区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责任督学通过直接参与学区评价委员会工作,将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在学区层面进行研讨,提高了督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强化培训,建设队伍。服务改革关键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督学队伍。制定《责任督学三年培训规划和计划》,强化面授培训,同时坚持区级培训、督学责任区培训、督学自修培训相互结合补充,以此提升督学专业水平。
第三,务本求实,推动改革。注重教育督导与区域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根据学区制改革中学校格局变化,及时调整责任区督学配置。为优质资源带、一长两校、九年一贯制、优质教育集团等已经是一个法人的学校,安排同一位督学挂牌,便于整体了解学校工作及改革推进情况。
第四,内部督导,发展改革。积极引导学校开展学校内部督导改革,随着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也不断得到改进。如:史家教育集团将学校内部督导纳入集团内部管理体系,建立了由督导评价委员会及督导评价中心组成的校内督导机构,由专职干部负责开展校内督导。学校督导评价委员会聘请市区挂牌督学作为特聘专家,指导并参与校内督导实施。
◎中小学校、幼儿园对督学的诉求是怎样的,反馈如何?
崔利玲: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起步阶段,幼儿园存有误解:“已经有综合督导、专项督导,责任督学又来经常性督导,任务加重了”“又多了个每月需要汇报的人员,领导变多了”。对责任督学的诉求基本在幼儿园生存上:集体园希望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普惠园希望与公办园享有同等待遇、教办园希望增加教师编制、单位办园希望提高生均经费标准……
挂牌督导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园对责任督学普遍持欢迎态度,因为责任督学大多来自当地社会反响好的园所,都是有经验的园长,能得到名园长的帮助,是幼儿园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某种层面上,挂牌督导就有了“以强带弱”的味道,请求责任督学在环境、教学、科研上的帮扶,成为必然的诉求。
需要明确的是,责任督学走进教育现场既不是教学视导,也不是教研培训。责任督学需要借助自己的管理与专业优势,在了解园所现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予方向性引领,从经验、操作层面给予具体路径指导。督导中,幼儿园获得的不仅是活动的灵感和广阔的办学视野,还有重要他人在迷茫中的帮助。
井中振:在督导过程中,多数学校反馈的信息是,督学能够深入学校、贴近教师、关爱学生,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对所属学校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和帮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了所督导学校教育的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督学所辖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个别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开足课时、开全学科、开齐课程,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模式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教育,甚至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被督导”向“主动督导”转变,诚心接受督学对学校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和指导,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教育督导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如何提升专业化水平,平衡“督”和“导”的关系?
关心:在挂牌督导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督导任务重、时间紧、内容不熟悉、路途遥远、家长投诉、最初使用蓝信同步上传督导报告不熟练、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冲突等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研究、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克服困难,都可以圆满地完成督导任务。
要提升专业化水平,平衡“督”与“导”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督”与“导”的辩证关系。所谓督导,就是既要督查又要指导,不仅要督好,还要导好。只督不导,督就会缺少方向感;只导不督,导就少了力度。要做到“督”要尽责、“导”要尽言。“督”要尽责,即在督学工作实践中努力承担督学责任,做到敢于较真碰硬、讲真话,持之以恒推动问题解决。“导”要尽言,即要充分尊重学校的主体地位,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引领学校凝练办学特色、深化内涵发展,发挥好“导”的可接受性与实效性。督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促导。唯有如此,督导工作才能助推学校发展,助力教育深层次的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