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感在我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

2021-08-23何怀雨

书画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象中国画形式

何怀雨He Huaiyu

何怀雨,1979年生于山东济阳。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艺术硕士,师从谭逸冰先生。现为二级美术师(副高职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创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政治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戏墨》《太阳光下》《入梦家山》《相生》等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或获奖。多幅作品被诏安县人民政府、上海青浦美术馆、李荣海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绘画作品的形式感是指欣赏者对绘画形式要素的视觉感受。当代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描绘世间自然物象,还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情感,作品所呈现的形式感不仅可以使观者产生共鸣,而且可以通过作品的形式感打动读者,从而进一步体现出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画在美术新潮的推动下进入了实践性的革新时期。清初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充分展现了创新性和时代感。形式感的表达有其重要性,它使中国画作品具有了视觉冲击力,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出民族新时期的精神面貌。在近代中国画的变革中,徐悲鸿先生曾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新时代,应和着民族文化复兴的步伐,研究中国画创作形式感对新时期中国画创新性、进步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画如何进行变革和创新,也一直存在争议。黄宾虹先生提出:“中国之画,其与西方相同之处甚多”,“有笔有墨,纯任自然,由形似进于神似,即西法之印象抽象”。在秉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不破坏中国画本体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优点,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有益于中国绘画健康发展的,以抒情达意和表达主观感悟为目的的方法均可尝试。“八五美术新潮”给中国画带来了冲击,当时的中国画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受到西方绘画艺术思想影响,中国画家们从艺术的本体上发起了对画面形式感的探索,中国画创新意识异常强烈,创新思维也极其新颖而活跃,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也是前所未有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工具的增加及新的元素的加入增强了画面的时代感和感染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画更趋多元化、全球化。

中国画的开合相让、疏密聚散、虚实呼应、动静相依、阴阳相济等章法布局原理法则与形式构成在构图和韵律的把握、形体整合、重构秩序等方面的构建中相互契合,既统一多变,又可互相转化,体现了要素的契合点。在中国画创作中合理运用它们,既丰富了表现语言,又充实了创作形式。这些要素的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下面谈谈我在创作中对形式感的运用。

《太阳光下》这幅创作描绘的是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工地。此创作展现了在温暖的阳光下劳动人民的劳作场景。

主要的表现形式采用一个高楼上俯视工地的角度,给人一个新鲜的视觉角度。外形上采用拼接的方式来呼应内容上的点、线、面形式,整幅畫面分为9个块面组合。点、线、面的形式是由内容的物象所决定的,脚手架上长短各异的钢管作为线性素材,成组的管料又组成了形状不一的块面,固定管道的卡子散落在各处,既有点又有面。劳作的人也作为点的形式存在。我用虚实不同的变化来表现线形的管道,点的处理尽量显出用笔的变化。色调以淡灰色为主,多数的点作为重墨,人物用色彩点缀以活跃画面。这张创作基本形式完全是点、线、面组合,主要利用构成来展示画面的视觉效果。

我在《相生》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点、线、面的对比组合,并围绕当前“汽车时代”这一主题,在这幅作品中表现这一社会现象。汽车形象做几何性处理,创作手法上采用黑白对比和方向对比,物象作为点状重复排列,中间画面以“线”描绘来表现,两边的画面以“面”来体现,使线与面统一在一个画面中,构建出中国画黑白相生、虚实呼应的意境。题材选取现实社会中的一景,色彩为次,形式感强烈,整个画面构图饱满,削弱空间的立体感而呈平面装饰性。整个画面中只有“车灯”用了点色彩,让墨韵占主导地位。运用北宋韩拙的“笔补造化”观点,用传统的笔墨形式,通过点、线、面的构成来形成新的画面。如刘海粟先生所言:“构图可以采用最古老的几何图形,但必须有时代精神,富于诗意。”我在创作实践中也是这样理解的,用点、线、面形成的“汽车时代”画面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引领大家共同关注社会、关注美好生活。

《长白一抹红》这幅作品是以长白山为主题,表现长白山的神秘和寂静,也是我在色彩形式方面进行的新探索。作品充分利用中国绘画中的黑、白、灰关系和民间色彩中的“大红”元素,在注重山水画构成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大面积的墨色,而用“一抹红”来点明“主题”,山体夸张的造型、奇妙的构图、自由的物象组合显示出磅礴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和生机。这幅作品的构成利用了大面积的单色和小面积丰富的笔墨来创作,使得画面中的疏散与密集更加凸显、更加明确;又以红色做呼应加强了表现力,大面积的暖色块犹如火热的情感,烘托出寒冷的长白山。黑白对比表现出长白山的高寒,活跃的红色又渲染出长白山炽热的生命力。色块的对比与呼应丰富了作品表现力,竖式窄长的画面外形增加了空间的想象力。

我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要灵活运用多样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根据物象感知角度以及对创作主题的理解、理念的不同,创作出具有不同形式感的作品,表现出具有时代意识的审美情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我们的创作既要保留传统的笔墨形式,又要有时代的审美情趣,方可如宋代苏东坡所云,致“无意于佳乃佳”之境。

猜你喜欢

物象中国画形式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小议过去进行时
书画名人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