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润典雅 中西合璧

2021-08-23郑媛媛

书画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设色宫廷绘画

郑媛媛

宫廷绘画是以封建帝王生活、工作为题材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为创作主体,也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宫廷绘画主要继承宋代画院画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宫廷绘画雍容华贵,工整细致,注重写实。在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中,宫廷绘画还被赋予弘扬封建正统思想、表达统治者政治意图的功能,成为主流美学的典范。

明清宫廷绘画题材较为广泛,既有一般常见的中国绘画题材,如山水、花鸟、人物,也有宫廷生活以及外交、军事等题材。在创作中,明清宫廷画家还会融入个人风格和时代特点。如明代的宫廷画家深度发掘宋代画院绘画的技法和形式,将北宋、南宋院体画乃至元代宫廷画风格进行融合,在创作时将世俗格调融入皇家气息中,使画作更具故事性、趣味性和装饰性;清代则在传统院体画基础上,融入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方绘画技法,形成“中西合璧”的清代宫廷绘画的特点。新乡市博物馆藏明清宫廷绘画作品几十幅,以下选取部分名家精品以供赏鉴。

边景昭(生卒年不详),字文进,明代宫廷花鸟画家,生于福建延平府沙县(今福建沙县),祖籍陇西(今甘肃)。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1426—1435)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画。他的作品画面工整清丽,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笔法细腻、严谨,赋色浓艳,变化丰富。因其笔下花有姿态,鸟有神采,而有“花之妖笑,鸟之飞鸣,叶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笔墨无不合宜”之说。边景昭画的翎毛与蒋子成的人物、赵廉的虎,曾被称为“禁中三绝”,三人是明代院体画家中影响较大的工笔花鸟名家。

《设色凤凰图轴》(图1)左上方款署“正统三年九月重阳日,陇西边景昭写”,下有钤印两方:一方朱文印“景昭”,一方白文印“边氏文进”。这是—幅以凤凰为主题的吉祥画。画面中的凤凰单腿站立于岩石之上,颈上的羽毛临风扬起,翅膀微微上翘,修长的尾羽自然地飘下来。它目光平和,深情地凝视着远处,似乎在思慕,又似乎在冥想。边景昭以工细的笔法刻画凤凰优雅的身姿,生动地表现出凤凰的清逸与绝俗。此外,他还用小写意的技法来描绘滚滚江水,将画面化繁为简,在强调主题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凤凰孤傲的秉性,从而获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效果。全画设色对比鲜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景物之间又彼此呼应,相互联系,充满浓郁的宫廷气息,是典型的边景昭绘画风格。

吕纪(生卒年不详),字廷振,号乐愚,鄞州(今浙江宁波)人,明代宫廷画家,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弘治年间(1488—1505),与林良等以画应征入宫,供事仁智殿,官至锦衣卫指挥使。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自成一体,成为院体花鸟画代表画家之一。其绘画风格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另一类是工笔重彩,设色浓丽,多绘凤凰、仙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做背景。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弥漫,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其亦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

《设色柳荫禽趣图轴》(图2)左上落款“四明吕纪”,款下有朱文钤印“四明吕廷振氏”。画面中,桃花盛开,柳枝苍翠,几只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树下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从构图看,大只禽鸟立于前景河中,桃树主干斜跨画面,上有小型雀鸟栖息,此为吕纪常见的构图方式。画中花鸟线条均匀流畅,枝条起落有序,整体色泽明丽。

吴彬(生卒年不详),字文中,亦作文仲,号枝庵发僧、枝隐庵主,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万历年间(1573—1619),神宗朱翊钧授其中书舍人,任工部主事。擅画人物,尤工佛像。他与李在、曾鲸和宋钰并称为明代“莆田四大画家”,一直为书画界所熟知并推崇,其作品多被明清两代宫廷重视并收藏。

《设色金谷园图轴》(图3)左上方款署:“丙辰春三月上浣,略师北宋人画意,写于都门。莆田吴彬。”款下两方钤印,一方白文印“吴彬画印”,一方朱文印“文中”。金谷园是西晋石崇于元康六年(296)在河南金谷涧中耗巨资修建的一处别墅。此处风景优美,居室华丽,园中珍宝无数,美妾如云,宛如人间天堂。这幅《设色金谷园图轴》描绘了石崇与绿珠在园中迎客的场景。画面中山石起伏,松柳参差,繁花竞艳。在满园春色中,石崇身着宽袍站在庭院前迎接来客,身后跟有两名侍从。绿珠紧随其后,她淡妆素抹,娟秀恬美,女仆们手拿各种乐器环立四周。不遠处几名女仆似在小声交谈。从整幅画面来看,吴彬采用传统体例,突出身份最尊的石崇,人物造型和神态刻画得十分细腻。无论是古树、盆栽还是假山堆石,都表现得颇为古雅。以青绿色描绘远山,浓郁中不乏俊秀之美。这幅作品整体设色富丽,体现了吴彬高超的绘画技法。

焦秉贞(生卒年不详),字尔正,山东济宁人。清代宫廷画家。康熙时任钦天监五官正,是西洋天文学家、天主教士汤若望的学生。擅画人物、山水、花卉。因吸收西洋画法,他的画作重明暗,山水、人物、楼观,自近而远,自大而小,刻画细致,不爽毫发,形成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仕女图》(图4)右上方款署:“康熙甲戌三月前三日,焦秉贞绘。”此图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二人,碧柳湖畔,一身着浅褐色衣衫的女子正手舞足蹈地讲述趣事,另一青衣女子则坐在石凳上托腮聆听。二人身着宽袖长裙,青丝如墨,头戴花饰,云髻高耸,衣着装扮显示出高贵身份。此画构图严谨,笔画工细,用色柔美,人物衣饰线条流畅,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听与说的神态举止被刻画得生动传神。树石建筑的造型和设色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线描和重彩,坡石、草坪、柳树等景物用笔挺健劲秀,树木古朴苍劲,营造出庭院幽静、深远之感。从结构看,焦秉贞运用西洋画法中的透视法,空间关系和景物比例安排合理,以阴阳向背渲染明暗,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焦秉贞擅画仕女,他的仕女追随南宋院体风格,工整犹过之,是清代较早时期仕女画的代表人物。

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号小山,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清代画家。雍正五年(1727)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擅画花卉,学恽寿平画法,风格清丽。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后入宫进入如意馆,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郎世宁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余年。

《设色花鸟四条屏》(图5)款署:“臣邹一桂、臣郎世宁合笔恭绘。”款下有四方钤印,模糊不识。这组花鸟四条屏,分别描绘了牡丹、桃果、玉兰、海棠与喜鹊、雅雀、黄鹂、鹦鹉等禽鸟相映成趣的画面。两位画家用细腻的笔法将花果、枝叶描绘得立体饱满,禽鸟翎毛颇具质感,造型写意生动。在表现技法上,以藏青色为主色调,营造宁静和谐的氛围。作品在画面内容的选取、整体色调的选择以及线条的勾勒等方面极具中国繪画特色,而对树叶的阴阳向背以及明暗层次变化的处理,又具有鲜明的西洋写实花鸟画的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睐。这组花鸟四条屏整体构图严谨,设色艳丽,画面生动又富有生机,布局疏密相宜,是一组不可多得的佳作。

余省(1692—1767),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珣之子,清代著名画家。师从宫廷画家蒋廷锡。擅画花鸟、虫、鱼,尤其擅画蝴蝶。乾隆时与唐岱、周鲲同供奉内廷,故得院体情致,并参以西法,色彩及明暗关系处理恰当。传世作品有《菊石图》《花鸟图》等。

《工笔牡丹图轴》(图6)左下方款署“臣余省恭绘”,下有“臣”“省”两方钤印。画面上的一丛牡丹,由姚黄、魏紫、赵粉、白雪塔及状元红等名贵品种组成,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左右以绿叶相衬,明艳动人。花下青花瓷盆用青色勾勒线条及纹饰,以淡青色晕染,凸显器物质感。在表现技法上,余省以没骨法刻画花瓣、叶片及瓷盆细节,通过运用明暗及透视法丰富物象的层次,使牡丹立体而生动。整幅作品设色古朴典雅,勾线细致圆润,色阶层次丰富,色调过渡自然,真实地展现出了牡丹雍容华贵之美。

袁江(1662—1735),字文涛,号岫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雍正时,被召入宫廷为祗候,专攻山水楼阁界画。山水画师法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面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刻画工整严密。绘画题材多为古代宫苑,能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很好地融为一体,既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

《浅绛山水图轴》(图7)左上方题款:“用马和之法,拟琵琶行意,邗江袁江,乙酉皋月。”款下钤印两方,上为白文印“文涛”,下为朱文印“袁江”。图中远山连绵起伏,山脚下几处村舍若隐若现。江面辽阔,近处的官船上,船夫立于船头,船中一女子怀抱琵琶弹奏,三人伏案静听。袁江继承了宋人的全景画法,采用三段式布局,远景和中景用笔粗犷,气势磅礴;近景的官船与岸边的古树,则用笔细腻。雄浑壮阔的景色与船中的场景巧妙结合,使整幅作品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康熙五十三年(1714)诏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后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以忤大吏罢归。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画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猿桃横披》(图8)左上方题诗:“桃华影澹通,猿鸣迥入风。隔帘还啸侣,临潭自响空。挂藤疑欲饮,吟枝似避弓。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款署:“乾隆乙丑春三月写,复堂李鱓。”款下有钤印两方,一方白文印“复堂”,一方朱文印“衣白山人”。此画绘桃树一株,主干自右向左斜跨画面,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三只猿猴或倒挂枝头,或侧身扯枝摘桃,或手抱桃于树下观望,形态各异,生动活泼。李鱓用浓淡不一的笔墨渲染枝干的斑驳,以细致淡雅的没骨法描绘桃与叶,通过工笔写意的技法准确把握猿猴的造型及皮毛质感。画中景物皆形神兼备,细致逼真。纵观全图,布局疏密有致,构图巧妙,工写相兼,虚实得宜,充分体现了李鱓深厚的绘画功力。

顾见龙(1606—1687),字云臣,自号金门画史,江苏太仓人,一作吴江人,居虎丘。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康熙初年,与顾铭同时以写真祗候内廷,名重京师。为曾鲸弟子,擅画人物故事,兼工花卉、翎毛。画法近梁楷、戴进、吴伟,注重人物的神气和动态,笔力劲健,细致传神,衣纹流畅。画佛像极庄严华美,其工细之作堪与仇英共席。

《设色木兰从军图轴》(图9)左上方自题“木兰从军”,款署:“康熙甲寅冬仲嘉平月,画于历城官廨。云臣顾见龙。”款下有一白文姓名印“顾见龙印”。画中木兰身穿戎衣,头戴戎帽,手执一柄长剑,神情淡然,却能让人看出她从军出征的决心与毅力。顾见龙以淡墨线勾画木兰面部轮廓和五官,以淡赭色覆盖于墨线上,鼻翼和面颊两侧又作深褐色烘染,最后平涂一层淡赭色,朱唇微染,面部颇具立体感。衣着上,以浓墨粗线勾勒衣纹线条,再以浓淡不一的青色细致描绘衣着纹饰。这幅作品设色妍丽古雅,用笔精到,人物表情生动传神,衣纹线条圆劲流畅,为顾见龙人物画之佳作。

猜你喜欢

设色宫廷绘画
《岩高千尺虎》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宫廷古法白米饭
“病”友们的宫廷大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