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
2014-08-08郭海宁
作者简介:郭海宁(1960-),男,山东威海人,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
【摘要】“非美”是对人的感性欲望所追求的人为的物象之美的排斥和否定,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审美意识。对于物象之美的过分追求,既扭曲人性又损害物性。现阶段观光旅游产品设计中过分强调的感官刺激因素,表现出设计者和旅游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情,使得景区变成了一次性消费的商品。在因物欲不断膨胀而导致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非美”的审美意识是人类的本真需求。
【关键词】非美;味象;超越;物象;至美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2.005
与西方诸多美学家所认为“美重在形象”的观点不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非美”就是指责并排斥那些所追求感性欲望的人为物象之美,认为追求物象之美就是满足物欲,限制了人们对“道”的感悟。《尚书•周书•旅獒》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贞。”其意为君主如果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就会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物。因而中国人在审美活动中始终不以拘囿于物象本身为满足,而是崇尚从精神上超越物象的固有属性,追求“味象以观道”更深层次的审美意境。这样的意境美是心灵情态自由的产物,其特点是自然、深邃、无功利的。旅游活动是获取这样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就是要摆脱功利的缠绕,实现身心的愉悦,然而,现在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更重视能够引起游客感官刺激的物象本身,将审美活动停留在物象表层对游客的生理刺激上。
一、旅游产品设计应超功利审美意韵
所谓的“象”包含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是我们认识世界、感悟世界、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凭借。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活动中,就培养了对周围的自然之“象”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诸事诸物之‘象来发现某种征兆,在‘象与其表达或预示的东西之间建立一种因果或巫术的关系••••••”。“这里的‘物象不是事物或思想的孤立、静态之象,而是思维与事物一体沟通并与整个宇宙相互联系的动态之象”[1]。《易传•系辞下》记载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种对“象”神奇力量的阐释,为中国人超越物象的审美打下了基础。
在观光旅游中,游客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中观“万象”,并在虚静的状态下,超越“万象”, 追求“味象以观道”的宇宙一体的“至美”。
“味象”是审美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以清净无欲的超功利情怀,在审美客体“象”的基础上,品味、感悟其内在的深层意蕴,从精神上把握无限与永恒。《左传•昭公二十年》中便有“声亦如味”的比喻。《论语•述而》亦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儒家在“声”与“味”的联系中,将“味”由生理快感,升华为审美愉悦。但道家创始人老子比儒家更早地将“味”推向了超越形式美的层面。他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2]。 “味”“无味”之“味”,就是对物性的超越。老子追求“涤除玄鉴,能无疵乎?”[3],把心灵清洗得干干净净,无一丝尘埃,使心灵处于“无”的状态,这样心灵就能像一面明净镜子,全息地关照宇宙。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山水序》中也有“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的论述。“澄怀”就是使自己的情怀如水一般平静而清澈。
西湖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大景观,其众多的名胜古迹与秀丽的湖光山色溶为一体,游客在对十大景观之“象”的关照中,体味到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所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超然美丽。在如水般的心境中,实现了神与物游的心灵情态自由。
在“味象”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不可分的,人与宇宙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在真实的层面上对物象加以分析和限定。可见中国人所追求的便是一种宇宙整一性的审美意蕴。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
通过“味象”,审美主体实现了“象”之外的“韵”、“境界”等由表及里、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功利的审美体验与追求。
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对“韵”的关注,主要是指源于物象又超越物象的更为内在而深刻的审美意味,尤其是清雅淡远的审美意蕴,它的终极价值目标是指向无限。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韵”的追求,可以说既无所不在又乐在其中。有音乐之韵:中国古代乐论中的“韵”,是一种清淡幽远的审美风格。声有余音谓之韵,其内在的情调之美来自于声外之音,具有非物质属性;有人貌之韵: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对于人体有“恶显”的情结,这里的“韵”,是对人的神情、风度、体态等方面的神韵、风韵、体韵等的品味,是从形貌上飘溢而出的动人的意中之味。此外人们还寻味书法之韵、绘画之韵、大海之韵、流水之韵、松涛之韵、蓝天之韵、白云之韵、月夜之韵、皑雪之韵等,可以说万象之中韵味无穷。
“韵”的实现是一种回旋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一方面趋向无限遥远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又始终缠绕着当下的现实体验。
黄山以“云海”景观名扬天下,之所以让游客神思飞越、回味无穷,是因为置身于起伏的山峦与变幻的云海构成的一望无际的波涛之中,奇峰、怪石、苍柏古松、五老荡船 、仙人踩高跷等在朦胧中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亦真亦幻,虚虚实实,动静相间,为黄山增添了灵动的神韵,让游客产生了幽深、飘渺、神秘之感,引发了游客无限的遐思。清代诗人董法海感叹:“回头三折望黄山,客路匆匆山自闲。寄语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间。”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让旅游者流连忘返。旅游者将审美意识融入于山水的神韵之中,体味到山水的精神——中国人更喜欢从最简略的形式中感悟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审美境界深层次含义就是人的心灵在体味中同宇宙本体的融合,是宇宙本体的呈现。在情感的作用下,人们体味中的世界就是审美境界,体味中所获得的自由快感就是审美感受。在意与象、形与神、思与境等之间的交游中,人们体味到了景外之景、味外之味、象外之神、韵外之致。“境界”成为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目标,是审美者对宇宙本体——“道”的关注。
“道”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哲学和美学就是用生命本体感悟“道”的奥妙。老子谓之曰“观道”,庄子称之为“体道”。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4]。“复”即“返”,或返万物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或返万物之本,总之均指道。只有在虚静之至的状态下,将自身置于万物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随万物一起运行,一起复归其根,才能观到无限的、整体的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5]。“道”创化万物又显身万物,它生生不息,永恒无限。“观道” 不是外在的观察,而是内心的体验。
旅游者在观光中,敞开胸襟,感悟万象,在与天地交流融合中,超越物象,“比德”于物,将山川草木日月星辰等形式特征与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体味万物之德,追求天人合一之道。在宏观上“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6],在微观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7]。水好动,如智者;山为静,如仁者。此时的水与智者、山与仁者有了景外之景、味外之味、象外之神、韵外之致的审美境界。
当然,在旅游中也有一些游客喜欢感观刺激,满足于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所获得的生理快感。但是作为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者,不能因此媚俗以获利,因为旅游首先是一项审美活动。
二、景区追求感官刺激美感缺失
在现阶段的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过分强调了景观对游客的感官冲击,从而限制了游客在与景物交流中的心灵情态自由,没有了《列子•汤问》所体验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韵味,使得景区失去了久远的生命力,而变成了一次性消费的商品。
赤山法华院景区的主体景观为极乐菩萨界,该景观号称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目的是要集雕塑、喷泉、瀑布、焰火、动态音乐于一体,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生动演绎古老佛教文化。场面气势恢弘、佛乐撼人心魄。据设计者自己宣传:如能亲瞻礼拜,皆缘深福重,可得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安康太平之万千福报,这样的景观“非佛之宝地,难得一见”。但是如此喧闹的场面,其佛教圣地应有的空无感荡然无存。在喷泉、瀑布、焰火、动态音乐等的强刺激下,渲染的是一个混浊的世界,更多地触动的是游客的生理感受,膨胀的是游客的各种欲望。
据史书记载,赤山法华院始建于唐代,属当时胶东一带颇具规模的寺院之一,曾经多达30余位僧人在此修行,庙宇香火旺盛,来此听经的人常达二百多人。可见,赤山法华院旺盛的香火,是由于寺院僧众弘扬佛法,营造浓郁的佛教文化使然,而非追求感官刺激的结果。
赤山法华院营造的佛教文化也使得日本高僧圆仁法师—行,于唐开成四年(839年6月)入唐求法,编著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归国后在日本京都小野山以赤山为名修建了“赤山禅院”,如此赤山法华院佛教文化在国际上得到的延展。
如赤山法华院景区这般以感官刺激招引游客的还有许多。威海华夏城景区历时三年,耗巨资打造了中国唯一的三面观音水中显圣的大型动态景观,设计者亦声称要用高科技展示古老佛教文化的神秘;泰安市东平县白佛山的圣水观音景观,利用雕塑、喷泉、灯光、音乐、色彩等的不断变幻,欲以呈现庄严神圣、纯净不染、空灵脱俗的佛教意境。结果却适得其反。
威海成山头景区,虽然没有上述的强刺激,但是将景区原有的自然地面硬化,铺上了大理石,将自然生长的草木铲去,代之以人工草坪,设计者的理念如出一辙。
中国人崇尚自然,以诗性思维否定那些具有形式美特征的人为之美。认为那些给人以感官刺激的物象之美非自然属性,它的负面作用在于既扭曲人性,又损害物性。老子曰:“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8]。五色、无味、五音等均属人为的物象之美,目盲、耳聋、口爽的最终结果均导致人们对“道”的迷失,所以圣人谨守本体,不追求外在的感官刺激。
追求人为的物象之美不但扭曲人性,而且人们又会以扭曲了的人性去损害物性。“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9],所以庄子大声疾呼“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10]。
三、“非美”是国人审美追求的本真境界
儒家超越物象是为了比德;道家超越物象是为了求真;佛家超越物象是为了悟空。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物象只是媒介而已。虽然“非美”对美作了片面、狭隘的理解,忽视了美自身的丰富多样性。然而以“味象”与物同游,所追求的是形而上“淡”“远”的意味之美,实现的是主客体之间超功利性关系,指向的是无限永恒,达到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至美境界。
观光旅游产品设计中的感官刺激因素,表现出设计者和旅游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情。能够引起人们生理愉悦的不是真正的美感,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悟的才更有审美意蕴。在因物欲不断膨胀而导致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非美”的审美意识才是人类的本真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一儒等《中国人审美心里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39.
[2]《老子•章六十三》[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138.
[3]《老子•章十》[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22.
[4]《老子•章十六》[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36.
[5]《老子•章一》[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3.
[6]《周易•文言传》[M],《图解周易》,万卷出版公司,2008(1)12.
[7]《四书•论语雍也》[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137.
[8]《老子•章十二》[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26.
[9]《庄子•马蹄》[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106.
[10]《庄子•胠箧》[M],《中国古典文化精粹》,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