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爪牙”一词的感情色彩转变
2021-08-20宋丹琪
宋丹琪
(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现代汉语中“爪牙”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党羽、帮凶,被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但在先秦出现时,其本义是猛兽的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由于代表猛兽的牙齿爪子,这个词也因此成了勇士、武臣的代名词,作为褒义词使用。在漫长的演变中,“爪牙”的感情色彩发生了转变,从褒义词变成了纯粹的贬义词。因此,在感情色彩的演变中,这个词在某一时期发生了语义转变,该文将通过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并根据适当的语料进行整理做出分析。
1 文献综述
华学诚(1989)提出“爪牙”是通过比喻达到贬义的双音反训词,是一种“倒反”的手法,这篇文章主要从修辞学角度分析了爪牙褒义变贬的原因。洪晓婷(2012)提出在秦至唐的演变过程中是存在着“爪牙”表示中性的亲信、助手的意思的,在中古时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直到宋明时期贬义渐渐增多才发生变化。王会波和钟如雄(2014)提出,“爪牙”一词在先秦时期没有“亲信党羽”的贬义,而在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官员文章中渐渐有了贬义色彩,但是在明前后依旧是有“武臣”的意思的,而至清一代便和现代用法一致是贬义的。张雨(2018)也认为该词是从褒义词变为中性词而后在宋明时期变为贬义词并沿用至今,并且通过旧词新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原因。曹炜(2001)在《现代汉语词义学》中提出有些词“本义并不具有感情色彩,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比喻义却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1]”同时,他也指出“爪牙”具有形象色彩义,“只把那些‘词的根据是描绘性或比喻性的,或多义词用于它的比喻义时’[2]确认为有形象色彩的。”[3]他在书中也说到了区分形象色彩义的类别是徒劳的,因此在“爪牙”的分析中则以感情色彩为主。刘中富在《实用汉语词汇》(2003)提出“感情色彩是人们对事物对象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内容”[5],因此改文分析的是“爪牙”含义的褒义、中性和贬义之间的转化时段。
2 数据分析
“爪牙”作为短语的含义就是指人或动物的爪子和牙齿,而后从短语发展成词,成为词之后依旧保留了人或动物的爪子牙齿的意思。当这个词作为“武臣”“勇士”或者表示勇敢时都是褒义词,但是“武臣”的意思在中期发展时也发展成了中性。“爪牙”后期发展至现今在形容“党羽、帮凶”时是作为贬义词的,以上5 个意思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爪牙”所产生过的含义,其中有几个含义并列存在的时期。前文综述中也有所提及,有论文认为“爪牙”有褒义至贬义是有一个中性的过渡的。因此,作为前提,笔者根据当时说话者或作者的语境分析“爪牙”在当时情况下的词彩,如“爪牙吏”“爪牙官”,“爪牙吏”表示作为羽翼的官吏,“爪牙官”表示的是禁卫军将军,这类词是作为官职而存在,抑或是在作者的笔下这个官职的人是正面形象,所以即使当时他们具有“当权者的亲信”的含义,也将他们分析进“武臣”的义项里,“武臣”的含义在语料中也要根据语境分为中性偏褒义或者贬义,或者是纯中性词,且在“武臣”和“党羽、帮凶”的含义归纳中也是通过语境来分析的。通过语料检索,例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全汉文》)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5]。(《三国志》)将军蒋班、焦彝,皆诞[爪牙]计事者也,弃诞,逾城自归大将军。(《三国志》)根据当时的语境前两句中的“爪牙”即归入了“武臣”的义项,因此在后面的分析中,这样的结论也是根据语境分析。而第三句洪晓婷(2014)认为这属于中性的范围,该文将它归入了“武臣”义项中以便于找出规律,“武臣”的感情色彩即是中性。在先秦时期18 条语料中,没有“党羽、帮凶”的贬义。统计后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这个词表示本义的次数最多,例如,诸搏攫柢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吕氏春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作为勇士和武臣的含义也是次数较多的,例如: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小雅·祈父》)
故差论其爪牙之士。(《墨子》)
如表1 所示,这里的“勇武的”含义是因为“爪牙”在做定语,在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后只有这样的含义,因此单独归为一类,下文统计的“勇武的”都是如此含义,例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
表1 先秦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通过先秦时期的语料可以看出当时不存在“党羽、帮凶”的贬义色彩。当时的“爪牙”多取本义或者是“武臣”的意思,作为一个褒义词来使用,并没有进行变化见表2。
表2 两汉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这个时期“爪牙”作为武臣的比例增加,形容人和动物的爪子牙齿的次数也较多。这个时期的“勇士”义有一条:自效者。因亲用为[爪牙]。(《前汉纪·荀悦》)在这句中,“自效者”并不是作为一个官职而存在的,类似手下,但作为武臣又不够恰当,因此归为武士的门类。
作为“武臣”时,则是国家将军等意,例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全汉文》)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全汉文》)
将军作为国家的“爪牙”来说是一个褒义词,在依旧是用“爪牙”表示一个褒义词,但是在《史记》的描写中,已经出现了带有贬义的使用语料,例如,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史记》)其[爪牙]吏虎而冠[6]。(《史记》)
通过分析上面两个句子可以看出,在这里已经有了用“爪牙”形容坏人的情况,在这个阶段可以算作是一个小的开端,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个词依旧是褒义词或者中性词。这就证明这时已经开始有感情色彩变化的趋势了,速度较慢。
依表3 可见,在这个阶段,作为“武臣”的“爪牙”存在感是很强的,渐渐超越了原本的人或动物的爪子牙齿的含义而变成完整的一个褒义词去形容武臣。在这个阶段,“武臣”的含义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多。受时代影响,在这一时期国家比较混乱,群雄四起,因此在这一阶段史书和文献中出现“武臣”次数多是很合理的。
表3 六朝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例如,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三国志》)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三国志》)
在这一阶段,“党羽、帮凶”等贬义含义和前代出现的频率大致一样,但也还是存在要如此解释的例证,这也证明这个词的褒贬意转化还在发展中。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 (《三国志(裴松之注)》)
到了唐朝之后,这个词的含义及感情色彩也在发生变化,表示人和动物的爪子牙齿的含义渐渐消失,更多的是以“武臣”“亲信”“党羽”等褒义、贬义、中性的含义存在了,见表4。
表4 唐朝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整理唐朝语料,会发现这一时期的“爪牙”在“亲信”含义上的数量有很大的增长,这一时期的“亲信、助手”还没有发展成“党羽”的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就有这样的例子:第二秀,第三嗣,并武臣宿卫,天子之[爪牙]。(《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适欲披诚武帐,为天子之[爪牙]。(《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洎於斯任,直於禁省,朱绂焕然,王之[爪牙],国之武士,信为美矣[7]。(《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甚至在这一时期也有着褒义的亲信的含义,例如:夫皇王统乾驭宇,燮理万邦,非[爪牙]无以翊卫宸严,非良臣无以光宅天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这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爪牙”的含义在变化,且感情色彩也在随之变化。这里是有褒义的皇室亲信的含义,但“亲信”含义作为变化的一部分,其比例已经开始在“武臣”的义项中占大部分比例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时依旧存在着表示官职的“武臣”的含义,在这时两个是并存的,表示作为王的亲信,事实上在文章中也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所以在这里我们把这个都归入了“武臣”的含义中。在这个阶段里,可以看出其他的含义已经渐渐消散,只有“武臣”和“党羽帮凶”的含义在增长,而贬义色彩的“帮凶”的增长速度缓慢,在“武臣”的增长中更多的出现了“亲信”的含义,在这趋势后,就已经为后来的“党羽帮凶”的贬义化做出了铺垫。
宋朝的发展趋势则更为明显,作为人和动物爪牙的含义已经渐渐减少,例如,对曰,翻身师子生狞甚。谁敢当头露[爪牙]。(《佛语录.禅林僧宝传》)
武士的含义也渐渐消失。只有少数的可以归入这个义项了,例如,王温舒为广平郡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馀人为[爪牙](豪杰而性果敢一往无所顾者以为吏)(《册府元龟》)
重点已经基本转移到“武臣”和“党羽帮凶”的含义中,在北宋的语料中,有许多是《册府元龟》中的,记录了许多的皇帝的诏和史料,“出为爪牙”“王之爪牙”的例子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这之中的“武臣”的数量有所增长,并且比例较高。但是贬义的“爪牙”还不是比例最高的,归入的大体是带有贬义成分的形容“亲信”的,例如,腹心[爪牙]多任亲近,惟栗介远寄兼戚旧当世荣之。(《册府元龟》)若假志诚节钺,借其土地,必自为力[爪牙]之用。(《册府元龟》)令璠召募豪侠,乃授太原节度使,托以募[爪牙]为名。(《旧唐书》)如表5 所示。
表5 宋朝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元明时期的语料较少,放在一起总结。元明时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词义的感情色彩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转变,见表6。
表6 元明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在这个阶段虽然语料较少,但是也体现出了“爪牙”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贬义词,代表着“坏人的党羽帮凶”。例如,满朝中哪一个不是他[爪牙]心腹?(《全元曲》)倘倚[爪牙],擒奸妇女,胜著探囊而取物。(《包公案》)
在写作的运用中,已经开始将“爪牙”用作真正的形容坏人的贬义词了,也就是说基本上完成了转变。而在这个时期的小说则较多的描写真正的“虎”,所以用了较多的本义,例如,龙争处,鳞甲生辉;虎斗时,爪牙乱落。(《西游记》)
龙怒时头角峥嵘,虎斗处爪牙狞恶。爪牙狞恶,似银钩不离锦毛团。《水浒传》
及至清代,也是继续延续了“爪牙”作为贬义词的含义,而且占领主要的地位,原本的“武臣”概念则是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见表7。
表7 清朝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到了民国时期,“爪牙” 作为贬义词已经完全确定,偶有武臣之意,也是在小说中引用前代话语,例如,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虑。(《后汉演义》)而在小说的创作中,也会使用“爪牙”表示动物的爪子牙齿,但并不多见,例如:其首如狮,尾长一丈,遍体黄毛,[爪牙]锋利,连连叫吼,音如雷鸣。(《宋代宫闱史》)又有鋹亲手用美珠结成一龙,头角[爪牙],无不毕具,十分巧妙,献入大内。(《宋代宫闱史》)
也就是说,到这一时期之后,“爪牙”的用法已经确定,自此延续下来,到现代汉语也一直沿用着这个含义,整个转变过程自此稳定并且“爪牙”保持了“党羽帮凶”的贬义词词义,见表8。
表8 民国时期“爪牙”义项统计
3 感情变化及原因
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爪牙”是不具有贬义的词义的,基本是用本义或者是作为褒义词。由于“爪牙”是两个独立的表意的字合成一个词的,所以“爪”和“牙”本身的含义也使“爪牙”一词在开始是形容国家的勇士和武臣,其本义使得这个词在开始时是褒义词。
从两汉至宋代的“党羽帮凶”义以偏向“亲信”为主,在语境下分析语料体现出具有反面的意思,但并不是形容绝对的坏人、帮凶,在此期间的语料,呈现出了“爪牙”的贬义在缓慢地发展,并不是在某一时期感情突然变化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使用中渐渐变成贬义的。在这期间的史书大部分都是用“爪牙”来表示官职和任命武臣的。“武臣”作为国家的保护者,因此被称为“国之爪牙”,所以在这个阶段里,虽然做了分类,但是两个义项中大部分都是中性词。宋代以后使用“爪牙”的本义渐渐降低,大部分的使用都可以归入“武臣”或者是带有贬义的“亲信”类别,虽然数量上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是在占比上二者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证明宋代是一个转变的重要阶段。宋代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变化,所以史书在描写史实的时候也会多用这个词,在史书中这个词的用法在继续发展,在这个阶段,“爪牙”的感情色彩的转变进行到了关键期,在这之后,渐渐地进入了“贬盛褒衰”的状态,“爪牙”开始作为贬义词使用。
明元时期小说戏曲昌盛发展,人们更愿意用通俗的文字去进行文学创作,使得“爪牙”这样的形象词语得到了转变,在此期间,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了“爪牙”的褒义基本消退,更多的使用的是贬义的词义。明后,“爪牙”的贬义色彩基本已经确定了,原有的褒义词彩已经不再使用,在词义上也基本确定了作为“坏人的党羽帮凶”而存在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中能看到许多的形容虎的“爪牙”的语料,也是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发展使得更多类似《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情节产生,导致这时很多的语料体现的是本义。清代语料较少,但是词彩已经明显偏向了贬义的“爪牙”,词义也基本转变成了“党羽帮凶”,所以在这之后,“爪牙”的贬义色彩及词义已经确定,并且成了一个固定的用法。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小说的成分增加,因此也是有了形容汉奸的“爪牙”这类词,这也是当时的政治和国家状况使得这个词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被频繁使用并且加深了词的感情色彩。
“爪牙”作为一个贬义词形容“坏人的党羽帮凶”,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用法,而词义的变化也带动了感情色彩的变化,在词义和词彩的变化上,这个词很有研究意义。因此,更多地去探究词的词义和感情色彩之间的影响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值得人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