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体性效应下的外语词汇记忆的心理机制研究

2021-08-20杨丽佳胡亚张笑雨闫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德语正确率词汇

杨丽佳,胡亚,张笑雨,闫静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从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相关研究来看,具体词和抽象词及其概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具体词是指可被感觉(视、听、触、嗅等)通道直接感知的客体的词[1],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抽象词是指不能被人们的感觉通道直接感知到客体的词。对此概念,Crutch 等人[2]提出了12 个维度,包括社会、道德、思维、时间、空间、数量、感觉、情绪等。该研究探讨具体性效应对外语词汇记忆的作用,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1 文献综述

研究表明:正常被试在回忆、再认、词汇确认、词命名和句子理解等高级认知任务中对具体词的加工速度比抽象词快,提取的正确率比抽象词高[3]。而脑区受损(或有大脑疾病)的被试会在抽象/具体词的加工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患有失语症和深层失读症的被试加工抽象概念时正确率显著低于具体概念[4]。患有语义性痴呆病[5]、选择性语义记忆损伤[6]和一些特定类别语义障碍的被试则呈现出反具体优势效应,即抽象概念加工能力相对完好,具体概念加工能力则明显受损。近年来,得益于脑功能影像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前人对外语词汇记忆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得以取得一定进展。针对抽象/具体概念的加工差异,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认知理论[7-8]。现存理论模型主要有3 种:双重编码理论、语境有效性理论、表征结构差异理论。

以往研究大多都集中于母语词汇记忆研究,且被试多以拼音文字(英语/德语)为母语[9-11],鲜有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被试的词汇记忆研究。此外,对双语者甚至是多语者的词汇记忆的心理机制更是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现状,该研究将对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群(英语专业学生),以及以汉语为母语,德语为第三语言的人群(德语专业学生)的词汇记忆的心理机制进行研究。

2 材料和方法

该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定量数据用SPSS 23 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与采访。

2.1 被试

该研究对四川某大学65 名被试 (50 名英语实验测试者和15 名德语测试者)进行测试,被试均为右利手且年龄均在18~21 岁之间。50 名英语被试均通过CET-4 考试,15 名德语被试均进行过至少2年的德语学习。

2.2 实验材料

根据COCA 语料库的词频数据与词汇长度,挑选出高频的常用抽象名词和高频的常用具体名词共300 个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软件问卷星上进行设计,旨在调查受试对词汇抽象/具体程度的评估。问卷选项大多采取Likert 七级量表,根据不同词汇,选项从“非常具体(1)”到“非常抽象(7)”。邀请20 名被试(不参与后期实验研究) 对词汇的具体性做出判断。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将通过这300 个词(150个抽象词和150 个具体词)的平均分来筛选实验词,并取平均分最高的72 个作为抽象词和平均分最低的72 个抽象词(共144 个)作为接下来的实验材料。

2.3 实验过程

该研究共有2 个实验任务: 词汇编码记忆和记忆测试任务。词汇编码记忆任务旨在让被试在限定的时间内记忆抽象/具体词;记忆测试任务在2 小时后进行,旨在了解被试对抽象/具体词的记忆效果。在任务中, 实验一呈现的均为英语抽象/具体名词。实验过程中,注视点(+)在屏幕的位置即抽象词/具体词出现的位置;出现注视点(+)即表示被试需要注意力集中,即让脑部活动恢复到基线水平,不影响下一个试次。

被试在实验周期内需要完成2 个任务:(1)记忆编码任务: 被试需要记忆呈现在E-prime 屏幕上的72 个英语刺激词 (包括36 个抽象词和36 个具体词)(2)记忆测试:记忆编码任务完成2 小时以后,进行再认测验——判断在屏幕中央所呈现的144 个英语词汇是否为刚刚记忆过的真词, 出现过按“F”键,未出现过按“J”键。每15 人做被试间平衡,即出现过按“J”键, 未出现过按“F”键,以平衡左右手时间。

记忆编码任务利用E-prime 软件,把所有抽象词和具体词随机排序,呈现在软件上。记忆测试实验程序由E-prime 编写,为block 设计。程序内共计2个run:(1)英语抽象词判断run;(2)英语具体词判断run。2 个run 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每个run 持续约5 分钟, 包含72 个平均长度为2S 的任务block 和72 个长度为2S 的基线block。

2.4 数据处理方式

实验结束后,通过E-prime 软件提取出被试的反应时(RT)与正确率(AR)数据。首先对不当操作的试次数据 (反应时介于200 ms~1 200 ms 或大于或小于3 个标准差)进行清理删除,再根据信号检测论(SDT)及辨别力公式计算出判断标准β 并且计算出感受性指标d’,以评估被试的感受性即分辨能力,从而推断抽象词/具体词记忆效果,并利用SPSS 对被试的抽象/具体词正确判断试次的反应时 (RT)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最后综合感受性指标d’与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来探究具体性效应在汉语母语者的外语(英语、德语)中是否存在。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信号检测论结果

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FSN(X)之间的分离程度。两者的分离程度d’越大,敏感性越高;分离程度d’越小,敏感性越低。信号检测论中评估被试的感受性即分辨能力决策标准β,是被试主观决策反应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β>1 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较严;β 值接近或等于1,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不严也不松(见表1)。

表1 英语、德语信号检测论结果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被试会受到被试的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和既定概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极值出现,但该实验中的50 名英语测试和15 名德语被试中,绝该部分被试的感受性即分辨能力较强且对于词汇判断任务掌握的标准较严,表明该次实验数据是真实可信且具有参考意义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该实验中的15 名德语被试中,绝大部分被试的感受性即分辨能力和判断标准与英语测试大体一致,但从数据上看,德语被试的判断标准甚至更严,因此更能够说明该次实验数据是真实可信且具有参考意义的。

3.2 英语记忆测试结果及分析

3.2.1 英语记忆测试结果

英语词汇再认结果如表2、表3 所示。被试在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差异性显著(P=0.046≤0.05),即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反应时要显著低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反应时。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确率虽要明显高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但两者之间的正确率并无显著差异(P=0.07≥0.05)。

表2 试验任务反应时

表3 独立样本检验

3.2.2 英语记忆测试结果讨论

被试对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6≤0.05),这一结果证实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二语(英语)习得者存在词汇具体性效应[3]。这与20 世纪末以拼音文字为母语并对正常被试所做的词汇联想实验[12]、词汇决定实验[13]、命名实验[12]、再认和回忆实验[14]中,一般都发现加工具体词比加工抽象词更快、更准确的结论相一致。有趣的是,虽然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具有差异性,但两者仅有52ms 的差距,这一结果与Schwanenflugel 等人[9,15]的发现相呼应。该团队在词汇再认测试实验中观察到:在没有上下文提示的情况下,被试判断抽象词所用的时间比具体词要长,但是在有词汇提示的测试中,被试对这两种类型的词汇决策时间是相等的。虽然本实验没有在判断任务之前出现提示,但假词列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真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这在采访中也得到证实。不少被试表示在判断任务中有很多与所记忆的词汇极容易混淆的干扰项,比如,“爸爸”和“妈妈”“苹果”和“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词汇提示作用,使得最终结果中反应时差距较小。

此外,英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虽然没有显著差异(P=0.07≥0.05),但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确率高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这说明词汇判断对象与正确率无明显联系,但相较于抽象词,词汇判断任务中具体词的高正确率表明被试更容易对具体词形成记忆并在词汇判断任务中正确提取。在英语测试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在被试有关于记忆方法的回答中,以下词语高频出现:①联想实物;②联系;③平时的记忆;④场景;⑤画面;⑥实验室有的物品;⑦分类。大部分被试在第一个问题“在第一个记忆任务中,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记忆词汇的? ”他们提出:对于一些具体词,如apple、coffee 等词语会采用“想象出它们对应的样子”或者“正好测试的环境中有对应的物品”进行记忆。而在采访人之后的提问“那对于抽象词而言,您会使用类似的策略吗?”被试们则给出否定的答案。这一结果可以被双重编码理论[16]和语境有效性理论[9]很好地解释。

①联想实物、⑤画面、⑦分类是双重编码理论(Paivio, 1991)[3]的重要体现。该理论认为,人脑中存在两个以言语和以意象为基础且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加工系统。言语系统表征和加工言语信息,由相互联系的言语表征组成,而意象系统专门表征和加工非言语的物体和事件,它由相互具有联想关系的意象表征组成[17]。英语测试的结果和采访证实了:相较于抽象词,具体词的呈现能够更频繁地唤起意象表征这一双重编码理论假设。言语和意象表征的同时唤起使具体词具有了加工优势,在实验结果中体现为: 被试对具体词的操作成绩优于抽象词的操作成绩,即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的反应时小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的反应时; 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确率高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③平时的记忆、④场景、⑥实验室有的物品正是对语境有效性模型[18]的体现。该模型认为,理解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信息,而刺激环境、理解者当时被激活的、先前的知识经验是主要的语境信息来源。根据这一理论,该实验被试在进行词汇记忆测试任务时,从记忆中检索抽象词的语境信息要比检索具体词的语境信息更难,因为抽象词在语义上更含糊导致其先前的知识经验激活受阻,且测试环境相对更容易提供有关具体词的语境信息,因此抽象词比具体词更难保持记忆。也就是说,具体性效应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抽象词语境的缺乏。所以,该研究显示被试对抽象词的加工时间长于具体词。但基于该研究采用的是高频的抽象词,一定程度上被试可被提供的合适的语境空间较大,因此出现两者反应时相差不大的情况。

3.3 德语记忆测试结果与讨论

3.3.1 德语记忆测试结果

德语词汇再认反应时结果如表4、表5 所示。德语被试在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576>0.05),且德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无显著差异(P=0.07>0.05)。但相较于抽象词,词汇判断任务中具体词有较高的正确率。

表4 试验任务反应时

表5 独立样本检验

3.3.2 德语记忆测试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被试在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576>0.05)且反应时差距不大。这一研究结果与该实验之前的英语测试研究结果不同,也与以往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词汇记忆研究中得出的词汇具体性效应研究结果相矛盾,但与Pexman等人[19]和Crutch 等人[20]的研究结果相似。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尽管是语料库统计出的高频德语词汇,但对于被试而言也可能不是高频词汇,因此实验结果显示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得到证实。这是因为被试在进行词汇判断时,对出现和试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具体词与抽象词进行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没有较大差别,而对频率稍高的两组词则差异显著。

此外,我们发现在德语被试有关于记忆方法的回答中,以下词语高频出现:①中文意思/汉语意思、②联想实物、③分类、④抽象、⑤画面、⑥场景、⑦平时的记忆、⑧联系。大多数德语被试德语学习时间相较于英语学习更短,10 名被试提到他们更多采用记忆刺激词①中文/汉语意思的方法来记忆词汇,遇到他们比较熟悉的词汇时则会采用②联想实物、⑤画面、⑥场景等的记忆方式。这一现象得到了Pexman团队研究的解释。Pexman 团队的实验结果显示:语境有效性理论模型并没有起到作用。相反,抽象概念的语义加工机制可能使用到的是关联区域网络。Crutch 等人进一步发现: 抽象词主要由它们与其他词的关联来表示,而具体词主要由它们彼此的分类相似性来表示。结果还表明,当参与者必须理解单词之间的语义关联时,在许多认知任务中观察到的典型的具体单词优势将被废除,甚至被逆转。在该次实验中,绝大部分德语被试作为多语习得者,在测试中更多进行了语义关联,导致具体性效应的消除。

德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无显著差异(P=0.07>0.05)。这一结果说明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三语(德语)或多语习得者一定程度上不存在词汇具体性效应。但相较于抽象词,词汇判断任务中具体词的高正确率却表明被试更容易对具体词形成记忆并在词汇判断任务中正确提取。这是因为抽象词主要由它们与其他词的关联来表示,而具体词主要由它们彼此的分类相似性来表示,“关联”相较于“分类相似性”会产生更多加工负担。此外,即使实验结果表明具体性效应中的语境有效性理论模型并没有在本次实验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双重编码理论和表征结构差异理论依旧会对词汇记忆心理机制产生影响。

4 结语

该项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发现:(1)英语被试在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有差异性显著,即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反应时要显著低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反应时。英语具体词词汇判断正确率要明显高于英语抽象词词汇判断,但两者之间正确率却无显著差异。(2)德语被试在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且德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词汇判断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抽象词,词汇判断任务中具体词有较高的正确率。

该研究结果能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词汇的具体性效应表明具体词比抽象词能获得更多的背景信息支持,因而人们认知具体词的加工速度更快,提取正确率更高。因此当词汇具体性效应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时,教师可向学生们提供更多有关抽象词的背景信息,以达到加快认知的目的。这可以大大提高词汇认知效率。词汇具体性效应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够提高外语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

该研究不足主要有:首先,研究样本较小,特别是德语词汇心理机制研究结果有待更多研究证实。其次,抽象/具体的判断暂时没有明确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对被试的判断造成影响。最后,实验容易受到环境与测试时长影响。特别地,研究测试时长持续时间30 min,被试表示疲劳,针对极少被试可能存在不真实数据,数据很难进行区别,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猜你喜欢

德语正确率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