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书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21-08-20张平
张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
1 现状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地院校开设了《书法》课程,改变了传统上精英参与的状况,更多的民众包括不同层级的学生接触到了书法艺术。目前书法课程教育多是讲授基本技法,教师配合以示范,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以能逼真地酷肖古人某一家为准绳,从此点说,书法的技法比之前的师徒授受式的传统教育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出现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首先,综合文化素养不够,导致书法文化出现“尚技化”的倾向,更有甚者是庸俗化、同质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其次,自我的主观意识不够彰显,个性不足,往往满足于古人的面目,从而使得书法越来越保守僵滞,创新性不足。再次,学艺术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久的意志力,局限在课堂里一味地灌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是就学习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至于其他方面,已经多人指出过。如学校重视不够,督导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教学条件与资源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1]。高校书法教师紧缺,书法教学原有配套设备不足,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守旧,教学管理不足;高校学生对书法课程认识不足;互联网设备不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缺失,部分高校抵触互联网信息化[2]。现代化信息技术冲击书法教育,书法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书法课程教学渗透体系不完善[3]等。
上述种种问题在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加以针对性的改进。解决办法有的放矢,有人提出保障师资、合理配置教学内容资源以及书法课堂教学场地及设施资源等都是良性的改进措施[4]。但这些主要是问题的客观方面,至于笔者着重提出的主观方面,可能涉及更深的层次,需要投入持久的关注与精力才能有所改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独立的思考与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种课程,如果能够找准一二点,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让学生始终保持活泼的兴趣之心,教学手段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室里,而是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利用其他书法资源多点多方位多层次融合,相信能够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教学风貌,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定准教学目标
该校管理学院文秘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秘书理念及技能的复合型文化人才为目标,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书法的构成要素及实践书写流程,培养学生对书法视觉形态的审美敏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书法修养、开阔视野、完善学生人格。具体可分为: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开宽视野,拓展知识面,熟知书法活动的构成要素及书法鉴赏的基本流程。(2)熟悉各类书法形态——篆、隶、楷、行、草书的基本书写方法(抓住其中两三种字体),感受毛笔笔锋的表现力。(3)了解并领会主要书法流派的特点、书法家的生平事迹。(4)理解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书法成就。(5)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和分析名家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分析判断的能力。人文素质与情感态度目标是:(1)能够有效汲取书法文化的精髓,通过书法鉴赏中的审美直觉,加强审美体验,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融入书法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提升审美层次,不断获得审美升华。(2)能够有效汲取名家名作中所蕴藏的人生经验,理解成功之道在于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培养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养成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良好习惯。(3)能够自觉参加小组课题研究,参与课堂问题讨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合作等职业能力。(4)自觉培养情商、逆商,提高心理素质,锻炼意志力,培养优雅平和的心性,感受手工的魅力。
教学内容上与其泛泛而谈,不如在某些点上深入下去,根据学生个性化要求,能动地学习书法相关理论,如喜欢金文的,可以对其钻研,即使课程结束了,还可凭着兴趣,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下去。其他如汉魏碑版、唐宋法意之辨、晚明调等,各自选择,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忌贪多求全,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如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必修课等做出灵活变通。比如,公共课侧重于审美知识与情感的培养,必修课侧重于实践与自主学习技能的掌握等。我们的理想目标或者说状态是:(1)所有学生得到个性化教育。(2)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学习。(3)教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讲台上的圣人。(4)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如果能够基本做到上述几点,那么存在的主观方面的问题则可迎刃而解。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够从一二点入手,精耕细作,循序渐进,保持兴趣,戒除贪大求全的心理,把对书法的热情转换为持久学习的动力,就能够不断增强文化修养,克服庸俗化、单调化倾向,由被动变为主动,既能团队协作又能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就能够克服思维的肤浅化、娱乐化、碎片化,培养充满想象力的灵性思维,就能够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来审视书法的定位,展览体与非展览体以及书法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扩大视野,消除狭隘的心态。
3 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创新点
根据课程类型调整并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1)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尤其是其中的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得出有意义的判断与结论,不断提升教学效果。(2)不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使用与搭配,以求发挥出最大功效。(3)耐性、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等意志品质的锤炼。(4)手工训练与审美欣赏有机结合。以上可以概括为综合性学习方面: 在校内多媒体教室进行综合性学习,师生互动,课题解读,问题讨论等。调研学习方面:结合相应的学习内容,在校外进行实地调研,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社会调研和人际交往能力。由此,本课程的特色或者说创新点呼之欲出。
(1)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精简,抓住重点,减少枝蔓,不求面面俱到。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课堂上讲解示范、观看影像视频。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讲,小组或全班同学讨论,教师引导点评,这种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变被动为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古代某一书法家或作品或现象进行探讨,侧重点可以是技法,可以是鉴赏,也可以是社会学方面的交游朋友圈等,畅所欲言,把感受最深地说出来。
(3)校内校外结合,教学场所多样化。紧密结合苏州地区的丰富书法资源(园林环境、历史人物、艺术场馆等)进行现场教学或者是实地调查。在校外艺术场馆或书法景点,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学习,接纳书法的新知识。此方面笔者十余年皆是如此运作,最受学生欢迎。真切的现场感,体验式、情景式地融合多种感官,与书本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紧密结合本地书法资源,其他地方与高校也有类似做法。比如,广东肇庆学院在书法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当地的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以及特色产品端砚等进行教学[5]。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同身受,获得较深刻的体验,较快提高书法的综合水平。
(4)教师要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热情、随机应变的才智让授课过程充满乐趣,以使自己与学生两方面都不会感觉单调,流于懈怠,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授课效果。对于笔者而言,一届一届的书法课程,倘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固定化,没有把课程本身做成艺术品的构思、动机与抱负,对于富有创意的艺术创造而言,这种懈怠与疲倦必然发生。
(5)线上线下结合。线上教学,笔者较充分地利用了微信群进行辅助授课,正如有的教师所概括的那样,其过程以及作用是“以聊天方式和视频演示预习课程内容,课后复习内容和辅导答疑,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书法展览、比赛、和作品拍卖等教学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者,同时还成了解决问题的参与者。颠覆了传统的师生角色与身份意识[6]。利用微信群或者QQ 群进行讨论交流、布置作业,讲解重难点、合理安排进度、有趣的视频与文章链接等,学生有相关资源也可转发互评,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时间上更有弹性,收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每周一次授课的90 min。再比如,视频的作用:“由于教学视频具有动态感、可视感和自由操控的特点和优势,课前使用教学视频可以更好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更好地针对性讲授并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图片、视频、在线课堂、慕课、微课堂、直播、电子书、翻转课堂等形式,都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水准。这样的手段,能够极大增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及个性化接触时间。
此几点可以概括为五大模块: 教师部分是启发讲授、问题讨论模块,学生部分是小组协作、精讲授课模块,师生联动是校外调查、现场教学、撰写相关文案模块以及线上线下多层学习模块,五大模块既独立成章,又结为有机整体。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4 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综上所述,该课程综合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方法,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点,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根据教学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课题为平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调研考察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进行讨论、对话和反思,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将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个别优秀学生可以参与到项目中来,包括组织协调、总结报告与论文撰写等。
教学手段除了传统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之外,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下载的典型案例录像,使教学直观生动。项目承包教学,学生小组学生授课也要求制作PPT 等课件辅助讲课或表演。线上网络教学,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并整理资料,利用微信群等进行项目研究与拓展学习。调研考察法,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课题任务,培养各种能力。教学方法上将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教师应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在书签、书包、装饰品上进行书写,这些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拟采取的方式与比重,列表如表1 所示。
表1 课程考核方式采取的方式与比重
5 结语
随着综合国力与民众精神需求的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会更加重视,《书法》课程会更多地在不同学校与人文专业里开设起来,如中小学、各种职业培训学校、专业美术院校、高职高专学校、综合型大学等,因而不断调整《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以适应新时代下不同受众包括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从实践意义上来说,努力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以手工培养心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综合文化艺术修养,改变当下社会肤浅化、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要想做到上述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校外实践、艺术场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还有同样重要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模式,让学生的书法素养得到充分的展现。
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具有较充分的推广价值:(1)其他人文类课程可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2)从大学课堂向中小学、各类艺术培训学校延伸,覆盖不同层次的书法课程教育。(3)艺术场馆、园林景观的讲解中可适当采用,在文化旅游方面前景广阔。(4)其他文化创意产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