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培育科学精神的探索与反思

2021-08-17邓丽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议题式教学科学精神

邓丽娟

[摘   要]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生活与哲学教学的价值追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有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善用议题式教学,强化问题导向,培育求真务实精神;其次,巧用辨析式教学,强化价值引领,培育爱国奉献精神;再次,运用情境式教学,强化合作探究,培育批判理性精神;最后,利用活动式教学,强化参与体验,培育开拓创新精神。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科学精神;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辨析式教学;活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49-02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笔者认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务实精神、批判理性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等。

生活与哲学课程是最适宜培育科学精神的土壤。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近年来,笔者在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中,依据新课标和教材,结合学情,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辨析式教学和活动式教学,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路径。下面结合几个典例展开论述。

一、善用议题式教学,强化问题导向,培育求真务实精神

新课标指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高中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依据新课标、教材和学情,设计适当的议题,强化问题导向,有效进行议题式教学,以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与科学精神。

例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时,笔者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引导学生探究哲学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笔者围绕该主议题设计了几个子议题:1.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谁?在他(她)身上发生过哪些充满智慧的故事?2.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成语典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3.在你们的学習生活中有哪些充满智慧、蕴含哲理的故事?(你是怎么感悟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4. 请你举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国家领导者(或科学家等)学哲学、用哲学的情况及其带来的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教学流程如下:课前,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子议题,并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小组负责人展示、分享、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笔者适当指导;课后,布置学生归纳整理完善学习成果,形成该学期首份手抄报。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哲学智慧源于人类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还能归纳出哲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区别,领会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并深刻领悟哲学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了学生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巧用辨析式教学,强化价值引领,培育爱国奉献精神

柏拉图曾说过,教育之初决定未来之路。辨析式教学能激起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真意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辨析式教学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少些跟风,多些思辨”,形成认识事物的理性眼光,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

《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摒弃理论说教,巧用辨析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显示观点,在价值冲突、比较鉴别中识别、确认观点,凸显价值引领,特别是培育学生的爱国奉献精神。

正如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在2020届学生“云”毕业典礼的致辞中特别提到的,“科学精神……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是爱国和奉献。这样的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家需要有的,也是每一位公民应该具备的” 。因此,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时,笔者巧用辨析式教学,通过黄文秀的案例来培育学生的爱国奉献精神。笔者首先展示背景材料:“党中央追授黄文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社会上有人认为黄文秀的选择不值得。”接着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矫正不良心态,明晰方向,领悟课本观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总之,通过开展“设置背景材料,提出两难辩题——确定价值冲突,分析辨别观点——遵循逻辑思维,展开辩证分析——聚焦课本内容,实现明理导行”的辨析式教学,可以强化价值引领,实现培育学生爱国奉献精神的目的。

三、运用情境式教学,强化合作探究,培育批判理性精神

新课标指出,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探究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握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会了构建、迁移和运用知识,增强了对情境材料的分析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还获得了新的情感体验,最终内化为核心素养并落实到行动中。

例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笔者以“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为议题,创设了四个情境,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情境一:追溯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历程。问题:中美之间存在哪些矛盾?情境二:探寻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背后。问题:为什么中美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情境三:聚焦当前的中美关系。问题:面对美国的压力和挑战,我国为什么还倡导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情境四: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问题: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结合中美关系现状,预测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途径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利用活动式教学,强化参与体验,培育开拓创新精神

新课标指出,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在开展活动式教学时,坚持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统一。

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时,笔者发现学生对创新现象并不陌生,但对于否定、灭亡、暂时、批判等专业术语,容易从生活中的意义去理解,弄不清其哲学内涵。为此,在学校组织学生去“美丽南方”开展秋游活动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研学活动。首先将每个班级分成六个研学小组,然后让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分议题。第一小组:“美丽南方”如何进行土地流转经营?第二小组:“美丽南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三小组:“美丽南方”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第四小组:文化旅游如何促进“美丽南方”新农村建设?第五小组:“美丽南方”如何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优势?第六小组:请你为“美丽南方”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调研可采用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拍摄图片视频、形成小论文等形式,要求各小組将研学成果制成PPT,然后在课堂上逐一展示。通过研学活动,学生认识到“美丽南方”的发展源于自身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其实质是扬弃。

在这样的活动式教学中,教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围绕时政主题,以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循序渐进、易懂易学的学习平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了从创新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开阔了视野,培育了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师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辨析中感悟真理,在活动中增强体验,从而培养科学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东,白杨.科学精神及其教学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4):13-15.

[2]  王晓娜.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学情境创设[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8(4):41-44.

[3]  张志红.也谈科学精神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5):19-20.

[4]  苍伟然.基于科学精神的哲学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5):20-21.

[5]  郭亚琴.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7):9-1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情境式教学议题式教学科学精神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关于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茶艺课程中情境式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