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型练习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2021-08-17苏亚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亚军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基础知识教学不到位、基本能力训练不到位、责任担当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巧用微型练习有助于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巧用微型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易混知识点,提高学生从知识体系中准确提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关键词]微型练习;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39-03

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不仅是道德與法治教学的导向,也成为包括中考在内的考试与评价的导向。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当前考试与评价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教学不到位,二是能力训练不到位,三是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不到位。问题是在对学生的考查中显现的,但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教师主导的教学入手。

微型练习是指直接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计的练习,可以是一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改错题,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习题。微型练习因为其“微”,练习和讲评耗时相对较少,运用起来比较方便灵活。

针对培育核心素养中存在的三类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微型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一、微型练习助基础知识教学到位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核心素养是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的。知识的理解不准确、掌握不牢固,那么核心素养便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初中生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综合复习阶段出现频率最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单项选择题帮助学生加强对易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搞清知识内涵、区分不同概念。

很多单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其实就是相关的、容易混淆的四个知识点。练习和讲评这类单项选择题时,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指导者,尽量让学生自己讲清楚每个知识点,教师给予必要的指点即可。在讲评的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听同学或老师讲解,一边拿笔做相应的笔记。对于某些重要的相关论述,教师要找到教材原文,带领学生进行诵读。

例如,关于人民政协这个知识点,笔者根据学生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制作了一道单项选择题:

人民政协(D)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C.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D.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该题的A选项中,两个小句都是错误的。前一小句的主语应该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不是制度,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后一小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讲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B选项,虽然后一小句正确地讲出了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但前一小句错误,人民政协显然不属于国家机关,因此B不能选。只有把前一小句的“我国的国家机关”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或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才能成为正确选项。

C选项说的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D选项准确指出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它履行职能时围绕的两大主题。

在讲评这道选择题时,可以把课文中的相关论述制成幻灯片进行投影展示(没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学生直接翻书找到相关论述),并让学生集体诵读,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这类选择题,有助于学生区分易混知识点。

在历次考试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没有作为重点复习的知识点,学生在考试中往往想不起来。因此基础知识教学也应该包括查漏补缺。在复习阶段,可以先让学生把能够想到的知识点写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再次熟悉重点知识),而不容易想到的知识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

材料:失去双眼双手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在康复期间,有时候在球场跑跑步,有时候听广播、学唱歌……他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利用残臂重新学会独立洗脸、刮胡子、吃饭、写字、叠军被……

问题:杜富国是怎样珍视生命的?

教师提供以下填空题让学生补充完整:

杜富国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有坚强的意志。杜富国还能够                                                                                     。

本题的答案“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尽管学生学过,但由于在练习中运用得比较少,在做相关文字题时学生不容易想得到。通过补充答案的方式,学生一方面把容易想到的知识点又复习巩固了一下,另一方面对容易忽视或是运用得比较少的知识点进行了思考和运用。

类似的填空题做多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全面了,同时减少了知识盲点,堵住了漏洞。

二、微型练习促基本能力培训到位

核心素养的培养仅是有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具备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多年的中考评卷经历中发现,有些学生在回答材料题时会胡乱堆砌学科语言。有的问答题一小问只有四分,那它最多有四个得分点,而有的考生竟能写出十几个毫不相干的学科词语(或短句),指望着总有几个词语(或短句)能够碰巧正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撞大运式的答案,原因有二:

一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本身是孤立的。有些学生习得的知识很少与相关问题挂钩,遇到问题后,由于缺少相应的训练,不知道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便随便在答题处写上几个耳熟能详的知识点。

二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知识库里提取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针對以上问题,可以采取的微型练习有改错题和连线配对题两种形式。教师在平时要注意统计和收集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错训练。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出错的原因,并及时修改错误。通过这样的训练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准确选用知识回答问题。

改错题(修改画线处):

1.从学习的角度看,学校开设劳动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画线处的答案可以改为“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创新”。还可以保留画线处的答案,将“从学习的角度看”,改为“从责任的角度看”)

2.冒用他人姓名办理驾驶证,侵犯了他人名誉权。(将“名誉权”改为“姓名权”)

3某些医闹在医院殴打医生侵犯了医生的人身自由权。(将“人身自由权”改为“生命健康权”)

做改错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逼迫”学生思考的过程。一句话构成的改错题及其讲评都比较快捷,学生可以一下子练习好几条。经常进行改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大量地对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连线配对题(把下面的观点与对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             a. 网络“问政”

新活力

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b.居家上网课

3.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             c.网络购物

的进步

4.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             d.网络直播带货

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5.网络让我们的生活            e.通过微信与远                    更加便利                                    方朋友交流

答案:1配d,2配e,3配a,4配b,5配c。

解答连线配对题,虽然只要学生画几条线或写几个序号,但会让学生不得不对习题所提供的材料与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掌握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无法从所学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解答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问题和材料后,逐册回忆教材目录,包括每一个单元、每一课、每一框题的标题,甚至每一框题下的小标题。同时思考问题和材料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有关。选取了相关知识点后,再根据怎么问就怎么答的要求,把这些知识点整理成与设问相符的答案。

材料:国家鼓励地摊经济。

问题: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以江苏省南通市的初中教材为例,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与问题无关。

在八年级下册,可以回忆到以下知识点与问题有关: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里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课《公民权利》和第四课《公民义务》中“劳动权”;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中的几个基本经济制度。

在九年级上册,可以回忆到以下知识点与问题有关: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在九年级下册,可以回忆到以下知识点与问题有关: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二框《多彩的职业》中的“国家还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学生带着问题与材料回忆教材目录找到了上述知识点后,根据设问“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把答案整理如下:这样做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的劳动权;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利于搞活经济;有利于鼓励公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同样的题目,变换一下设问,答案就会改变。如把题目改为:国家鼓励地摊经济,体现了我国哪些基本经济制度?如果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掌握比较牢固,就可以马上回答出正确答案。如果不太熟悉,可以采取逐课回忆教材目录和关键词句的方法,从中确定出相关的三个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无论看上去多么难的题目,所要用到的知识原理肯定都在教材中。经常运用回忆目录的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无从下手的困难,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且有序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体系。

三、微型练习督责任担当意识落实到位

核心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理解、掌握的层面,还要落实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上。

责任担当不是空喊口号,在教学中只顾坐而论道肯定是不行的。培养责任担当意识需要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落实。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中师生必须真真正正、认认真真地开展实践活动,只有开展了实践活动,责任担当意识才能得到培养。

随着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共识之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书面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纸笔考试要求具备一定的应试技能,因此除了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开展实践活动外,在复习迎考阶段,也可以设计些微型练习帮助学生应试。如以下几种填空题,可以借鉴。

一是填写培养责任担当意识所必须具备的陈述性常识。如有人用金钱诱惑你拍照并上传有关军事基地的图片,你应选择拒绝,并拨打电话12339,向国家安全部门举报。此例意在说明,平时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在实践中落实学生必须具备的常识。此类常识非常多,如弱势群体打不起官司该找谁援助(法律援助中心),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该打哪个电话(12369),等等。

二是填写程序性知识。比如针对班会课的几个环节,教者可以先写出其中几个主要环节,留出一个或两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补充。此类程序性知识的填空题,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常见的实践活动的程序。

三是填写具体的做法。比如,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考试失败后,可以这样保持积极的心态:                                                                                。(言之有理即可)

采用填空的方式既可以幫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费时少、收效好。

总之,巧用微型练习,可以多快好省地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