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探索

2021-08-17祝宁侠卢慧玲朱开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4期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

祝宁侠 卢慧玲 朱开梅

[摘 要]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其涵盖的知识体系最终服务于临床。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指定科目,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实践中,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临床病例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融会贯通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品格、科学观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使得课程在无形中发挥了育人功能,病例导入法的课程思政模式是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尝试,对其通过以后的临床执业资格考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病例导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支点的基础医学教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2020JGA262);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卫检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2019JGB300);2019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翻转课堂和SPOC视野下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GY2019159)

[作者简介] 祝宁侠(1984—),女,河南商丘人,医学博士,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再生、医学教育研究;卢慧玲(1978—),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研究;朱开梅(196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分析、医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125-04   [收稿日期] 2021-03-26

一、引言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生合法进行医学实践的重要门槛,也是反映高校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的关键指标。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积极探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众多高等医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重要考核点,侧重于基础与临床知识整合的多学科融合型试题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表明,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要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提升医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要注重临床思维和综合素质考核。鉴于此,在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对于促进学生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病理生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背景下的学科地位和现状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内容抽象,与基础和临床多学科存在交叉,是贯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涵盖的知识体系最终服务于临床。医学生通过病理生理学的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从2019年起,病理生理学成为医考大纲的指定科目,基础医学综合中增加了病理生理学,体现基础为临床服务宗旨[1]。

在病理生理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基础学科对于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意义不大,因而更重视临床学科的学习,对疾病规律和机制不重视,缺乏兴趣。在新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背景下,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引起医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促进其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呢?

在19世纪90年代,哈弗大学医学院率先将其法学院创立的案例分析法引入医学教育中[2]。病例导入法源于案例分析,是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新知学习[3]。在此过程中,直观的病例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其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示病例导入方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潜在可能。

三、病理生理学在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14年,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旨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格局[4]。课程思政是高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5]。因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既要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让学生牢固掌握医學知识体系,也要注重医学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但要医术精湛,还要尊重生命、甘于奉献、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理想、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医学生。

四、“病理生理学”进行病例导入式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和设计

(一)加强教学研讨,确立实施方案

经过大量集体备课和阅读文献,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以“三挖三式三讲三位”为思路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临床医学专业中进行了“讲好中国故事,激火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三挖”是深挖可以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知识点、思想政治元素及两者有效融入途径;“三式”指采取讲授式、讨论式和混合式进行教学;“三讲”指讲病例中蕴含的英雄、美医、科学家故事;“三位”指课程的价值引导、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首先,我们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思想政治素养高,专业知识扎实,包括海外留学经历、临床工作经历、扎根一线的骨干教师纳入团队。这些成员具有教学新理念,愿意投身于课程思政实践。其次,基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集体备课和文献复习,教学团队修订了体现价值引领目标的全新教学大纲、配套了新课件和教案、运用混合式教学现代教育手段,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病例中,构建了以典型病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案例库进行教学。

猜你喜欢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与CBL教学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教学改革的体会与思考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慕课教育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展望
浅析《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