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2021-08-16邓敏捷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跳动动物模型噪音

邓敏捷

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一) 科学知识

知道声音有高低、大小之分,知道声音的高低、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二)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

(三)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科学实验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降低噪音的污染,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不同的声音》是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第四单元“文艺汇演”第二十课的内容。教材中列举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敲击不同的钉子,吹不同的瓶子,弹拨钢尺,弹拨绷紧和松弛的皮筋,敲击装有不等量的水的碗。这些方法被用来探究声音高低、大小的不同以及与物体振动变化的关系。四年级学生在前两课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但他们对声音的高低、大小等认识还比较模糊。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有高低、大小的不同。

难点:知道物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大小发生改变。

四、实验器材准备

声音显示仪:喇叭、动物模型、主板、刻度尺、箱子、手机、移动电源。

五、实验的原理

现象(听觉和视觉刺激)-实验探究(完整认知)——获得知识。

六、教学过程

基于此,我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一)趣味导入 (5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吧。你们听见了哪些声音呢?视频结束后,学生回答:男低音,女高音,不同音量大小的鼓声……

【设计意图:通过聽觉刺激,使学生直接感知到声音有高低、大小不同的特点,引入新知。】

(二)猜想与假设(12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振

动产生声音,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呢?学生猜想:振动的不同。

师:如何看到不同的振动变化呢?学生提出:可以放一些轻小物体。此时,老师出示动物模型,学生提出将动物模型放在鼓膜上用于观察振动变化,随后播放声音显示仪的视频,视频中动物模型随着不同的音乐跳动着,实验现象明显。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合作探究(18分钟)

(此时教师出示声音显示仪)教师接着介绍:当数不清动物模型跳动次数时,可以借助红外线感应的计数器帮你记录,当看不清动物模型上下跳动高度时,可以借助圆筒上的刻度尺或者声波APP显示的声波帮你记录。你能不能利用这些神奇的仪器,让我们的实验数据更准确?小组交流确定方案“森林舞会”,包括“低音舞曲”“高音舞曲”“鼓声舞曲”。

1. 自主合作探究一: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首先,依次播放10秒低音歌曲视频,之后播放10秒高音歌曲视频。实验结束后,三个小组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第一小组学生发现:放低音歌曲时动物模型跳动得慢,放高音歌曲时动物模型跳动得快。第二小组学生观察发现:放低音歌曲时动物模型跳动32次,放高音歌曲时动物模型跳动51次。第三小组学生观察到:声音折线图高音歌曲振动更密集,可以得出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

2.自主合作探究二: 物体上下振动宽度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再次播放大小不同、时长相同的鼓声舞曲,让学生观察动物模型振动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结束后,三个小组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第一小组学生发现:音量由小到大,喇叭上的动物模型跳动由低到高。第二小组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将红外线计数器固定在10厘米高度,时间相同,音量小时,由于动物模型跳不到10厘米,计数为0。音量大时,动物模型跳动次数为35。第三小组学生发现:声音折线图呈现上下振动的宽度越大声音越大。实验得出:物体上下振动的宽度越大,声音就越大。

(四)自主交流形成结论(4分钟)

最终得出,物体不同的振动产生了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

(五)课堂延伸——噪音(6分钟)

在实验过程中,音乐声过高或过大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捂住耳朵,直观地感受到了噪音,我抓住这个契机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降低噪音污染。师: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是如何减弱噪音的呢,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关闭喇叭或调低声音,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用盖子盖住箱子,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用手捂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整个实验使用声音显示仪进行教学,将看不见的声音转化为可见的振动,并用三种形式表现出来:1.动物模型跳动、红外线计数器数值、声波APP的图像。2.趣味性强:使用动物模型,创设情境“森林舞会”。3.实验器材创新:(1)使用移动电源,装置一体化,方便快捷;(2)器材一物多用,功能强大。实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不仅知道了声音有高低、大小的不同,还直观看到物体不同的振动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大小发生改变,同时培养了环保意识,知道了保护听力的方法。

八、板书设计(PPT展示声音显示仪)

猜你喜欢

跳动动物模型噪音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噪音,总是有噪音!
跳动的音符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跳动的声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打造稳定跳动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