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教育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设计与分析

2021-08-16钟镇宇邱枫邓彦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霄尾翼饮料瓶

钟镇宇 邱枫 邓彦兴

当今社会,人们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STEM教育理念也已经被引入基础教育阶段。本文结合“冲上云霄”实验设计,探索STEM背景下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模式,力图将新教改对课程的要求落实到科学课程中去。

在STEM教育背景下,利用好跨学科整合的模式,设计出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课程,成了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设计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项目化学习课程设计——以“冲上云霄”为例

(一)第一课时:问题与聚焦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生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大家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阅兵仪式上,大家看到了祖国许许多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其中就有颇具气势的火箭。问题聚焦,大家能设计制作一个“冲上云霄”的火箭吗?

1.导入

引发动机:观看火箭发射视频,2013年10月15日,是中国航天史上意义非凡的日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成功送上太空。让我来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激发动机: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做一可以发射的火箭模型呢?

2.确立目标

提问:刚刚看到视频里面的火箭飞行有什么特点啊?

达成共识:火箭飞得又直、又高、又稳。

制作一个可以冲上云霄的火箭模型,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制作你们小组的火箭需要哪些材料?

制作火箭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二)第二课时:调查分析和活动体验

通过自学完成调查分析,训练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自学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电脑网络,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完成第一课时布置的任务。并组织交流。学生带着任务查询资料,交流讨论制作火箭的材料。

最终达成共识:课堂上,箭头和箭身选择纸质材料是最安全、最容易操作的。

(三)第三课时:设计与制作

此时,涉及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圆柱圆锥”,体现了STEM教学中跨学科的内容。学生需要知道要使箭头和箭身能够尽量贴合,箭头扇形的弧长要与箭身长方形的长尽可能相等。学生要根据计算预估,画出自己小组的图纸。

(四)第四课时:测试与优化

1.讨论研究动力

我们在科学课中学到了,可以使用橡皮筋作为动力,也可以利用气球的反冲力作为动力。我们的这个火箭可以利用什么作为动力,让它“冲上云霄”呢?学生分组讨论。

2.达成共识,确定动力

在教室里,可以通过挤压2L的饮料瓶提供给火箭动力。在测试之前,学生先思考,怎么样进行发射才能使我们的小火箭达到飞得“又高、又直、又稳”这个目标。

确定发射方式:将饮料瓶放在平稳的桌上,竖直向上发射,快速挤压饮料瓶,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使火箭起飞。

3.测试空气火箭

明确测试方案,避免出现课堂混乱无法控制的情况。

测试方案:小组四人每人测试一次,并观察记录小组火箭飞行情况。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改进?

测试结果:很多小组都出现飞行不稳的情况,有的火箭发射出去出现旋转的情况。

分析原因:为什么会这样?

寻求对策:要想让小火箭在空中飞行得更平稳,可以怎样改进?

观察发现:容易发现制作不对称会导致火箭飞行偏离、不直。

解决方案:进行适当配重,使火箭中心平稳。

观察发现:从弓箭手佩戴的箭、飞镖的图片上,有什么发现?

各个小组开始制作小组火箭的尾翼。此时学生都知道要粘贴对称,保持中心稳定。

(五)第五课时:展示与评价、拓展与应用

各个小组展示通过配重、安装尾翼调整后的火箭模型。上台分享上节课优化与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并介绍是如何解决的。

评价:有的小組能够尝试很多种尾翼对火箭飞行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尾翼大小、形状得到最终的火箭模型。有的小组发现发射时应该有一名同学扶着发射的饮料瓶,另一名同学负责大力挤压饮料瓶,这样不会使火箭一飞出去就飞歪。很多小组都能通过测试,增加配重、尾翼,解决空气火箭飞行不稳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冲上云霄”课程设计中,所涉及的不同领域之间融合不是知识点的归纳,而是要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使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互为补充和促进。以下是不同学科教学目标:

科学:知道空气可以提供相应的动力使火箭起飞;了解适当的配重或尾翼可以帮助火箭飞行得更加平稳。

技术:掌握制作纸质火箭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观测火箭飞行的平稳程度;掌握制作尾翼的方法。

工程:设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制作火箭—测试火箭—改进火箭”的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添加尾翼、配重能使火箭飞行平稳。

数学:掌握轴对称图形知识,制作多个相同的尾翼。

(二)设计过程

“冲上云霄”教学设计中,初次设计空气火箭模型时,以STEM课堂为载体,融合了技术、数学、工程课程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设计大小合适的空气火箭。当测试发现火箭飞行不平稳后,学生发现增加配重、尾翼可以使火箭飞行平稳,开始了第二次设计,结合了数学里轴对称图形知识、科学里重心等知识,设计出稳定的空气火箭。

(三)测试优化和解决问题

“冲上云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现,火箭都是直直地升上天空,而小组制作的火箭很容易偏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么样能够使自己的火箭稳定?”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发现安装火箭尾翼、配重能够使火箭稳定。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制作、测试、调整的过程。

从实际设计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材料,用常见的饮料瓶提供空气动力。通过小组测试,增加配重、尾翼,解决空气火箭飞行不稳的问题。整改过程都浸润着STEM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云霄尾翼饮料瓶
卢士杰《自有云霄万里高》
“翼”起飞翔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飞上云霄
福特:GT专利尾翼
能干的饮料瓶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
饮料瓶含锑或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