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地区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8-16林俊霞

家长·中 2021年7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双语教学民族地区

林俊霞

【摘    要】我校实行汉和藏的双语教学体制,汉加藏的教学体制也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民族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笔者一直从事以汉为主类的语文教学工作。本文即从多个方面分析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汉语教学;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0-0161-02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Bilingual Teaching in Tibetan Areas

(Xiahe County Tibetan Middle School,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China) LIN Junxia

【Abstract】Our school implements a bilingu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hinese and Tibeta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Chinese, Canadian and Tibetan is also the main teaching mode, which is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ethnic education as a traditional education. As a teacher in ethnic areas, in bilingual teaching, the author has been engag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work mainly based on Chine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bilingual teaching from multiple aspects.

【Keywords】Bilingual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Ethnic regions

一、民族地區双语教学中学习汉语存在的问题

对于双语类的藏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文具有一定的困难,我深有感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环境的影响

我校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许多乡村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加之语言文字的障碍,给学习汉语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讲课,有的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有的“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但表达不出来;有的胆怯、害怕、不敢说;有的话说出来了,但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二)家庭因素

民族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从小开始学习本民族的语言,长期用藏语交流,而且对汉语和汉字的接触得较少。特别是一些家长坚持让自己的孩子说民族语言,很少用汉语与孩子交流,导致孩子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有偏科的思想,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

(三)基础教育因素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大多数藏族学生来自村校,有跳级现象,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一片空白,因此普遍存在汉语基础较差。很多藏族学生不会汉语拼音,汉字笔画书写不正确。

(四)师资缺乏因素

长期以来,师资缺乏是制约藏族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民族学校缺乏语文教师,并且在很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为了正常开设语文课,很多学校是采用民族教师进行汉语授课,而且这些民族教师仍然以藏语进行汉语讲解。教师由于水平有限,对汉字理解不深,普通话发音不准,加上学校条件有限,缺乏必要的教学器具,因此对汉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行研究,就要结合藏文的语言特性来分析。汉语和藏语都是属于语言系,但汉字是一种象形字,依靠偏旁部首的组合来完成字的书写。藏语的书写由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组合而成,是拼音文字,因此汉字和藏文的书写方式也有很多不同。在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偏远牧区,此问题还没有引起全面的注意。

二、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学习效率的策略

为了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汉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并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在汉语文的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民族文化

汉语言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汉字常常具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形象特征。象形的文字,有优美的诗句,深远的意象,悠久的文化,是诗歌,是国画,也是历史。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诱导、引领学生来感悟汉语的魅力,了解汉语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同时可以把一些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引到课堂,如将藏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节、民俗文化,手工剪纸,灯谜、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等,运用到语言教学和写作中。此外,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精彩的文化搬到语文课堂上,把学生引领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比如,内地的“红头绳”“粽子”等,当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新名词的时候,学生会兴奋不已。我们让藏族学生对汉语感兴趣并学好汉语,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了解藏族的文化历史。藏民族的很多姓名里包含着了对自然界和神的崇敬,对子孙后代的祝福。因此,在课堂上我把他们的姓名用藏语念出来并做出翻译时,他们的喜悦之情都溢于言表,偶尔在课堂上提问将学生的名字喊成“请‘长寿同学回答问题”时,课堂气氛瞬间就会活跃起来。

(二)要注重情感投入

情感体验是语言学习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让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的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关照;要学会情感的投入,如果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视为:母子、朋友、同学、师生,当师生之间产生一层浓浓的亲情之后,教师还有什么不能影响学生的呢?

(三)要注重艺术

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言学科。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艺术美,并给学生以美的启发,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我们知道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也有绘画天赋,特别是唐卡方面人才济济。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藏族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理解方面比较困难,但对诗歌学习起来很有兴趣,有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能把很长的一首诗熟练地背下来,而且背得很流利。探究其中的原因就是,诗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多诵读,在大声朗读中识记知识点、品味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此外,我们可以把汉语教材中很多学生喜欢的篇目,如《康巴藏族的酒歌與酒文化》《格萨尔王出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计为课堂表演剧,让学生来唱酒歌,在剧情表演中提高学生对汉语的表达能力,掌握知识点,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四)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环节,阅读对于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藏族学生缺乏阅读方法,长期以来阻碍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的提升。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在汉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相互交流、感知、理解等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培养藏族学生学会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并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又要注重各种文章题材的阅读思路及阅读的不同方法。如阅读一篇记叙文作品,要从记叙的六要素入手,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事件的起因,抓住人物与事件的主要关系、全过程以及结局,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阅读散文,抓住散文的 “形”,领会文章的 “神”,最后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方法;对诗歌,要注重从诵读,在诵读中掌握韵律,品味语言,并通过丰富想象和联想来理解诗歌的意境,进一步突破诗歌的内涵和主旨。

(五)要注重课文的诵读和写作材料的积累

要想提高语文的表达能力,就要注重学时语言的说和读。藏族学生的汉语文表达能力与汉族学生是不能同日而论的。即便是藏族学生到了高中,阅读还是有较大的困难,大部分学生汉语表达不流畅,用词不恰当,思路不清晰。在作文中更是倒装句连篇,语句过于口语化,文章流水账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应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指导学生在课堂课外诵读,在诵读中丰富他们的词汇和语言知识,并要求他们在诵读中做到语句的停顿、关键词的重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速度,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把话说清晰、说正确,语句要流畅、鲜明。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背诵一些经典性的名篇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由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对于课后的主观习题和文中富有哲理的段落和句子,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或写一片段作文,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学生语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从藏区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习汉语文,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也能使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7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英吉.藏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7(12).

[2]王洪玉.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历史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李彭曦.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系统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双语教学民族地区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