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2021-08-14黄继林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黄继林

摘要:提问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手段,有效提问的进行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得到更好地集中。但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从多个方面设计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37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习科目,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试学科,学生能否进行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就直接影响到其未来发展。但在当前,很多教师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问题导学难以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个有效提问的典范,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有效提问的价值

有效提问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有效提问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问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凸显出来,使学生直接进行思考;有效提问可以检测学生的认知情况,从而查漏补缺。而这三点价值的存在就意味着教师若想实现教学的高效开展,就需要能想办法设计有效问题,选择有效的提问时机,开展有效提问。

二、当前教师的不当设计

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认知的不当,其所设计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所开展的教学提问也并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问题类型单一。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类型单一,往往是基于知识点的直接问询,没有进行独具一格的创新,也没有进行较为严谨的思考设计,这种单一化的问题设计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调动。

2.问题缺乏梯度。

当前,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发展差异,其所采用的问题难度并没有明显的高低落差,这使得很多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难以回答这些问题,也不能参与到教师的提问之中。且这种同一化难度设置的问题,对于一些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并无较大的探究价值,其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3.问题趣味性较差。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采用直叙的方式进行阐述的,并没有融合实际的生活背景,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时也只能针对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刻板化的思考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但却无法激发学生的解答兴趣,其参与问题回答的主动性较差。

4.提问时机不当。

有效提问的开展除了教师要能设计有效的问题之外,教师还要能选择合理的提问时机。但在当前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问题提出的合理时机,课堂中对学生的提问经常表现得比较突兀,如学生在没有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下就盲目地进行提问,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进程可能被提问打断。

5.忽视学生反馈。

提问后反馈也是保证提问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流程,但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学生反馈的重视起来,其在提问完成之后不及时对学生进行补充反馈,即当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经常只指出其回答的正误,而不会指出其错误所在,导致学生难以清晰的明确自己的思路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进而使得提问的效果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三、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确保提问问题的有效性,发挥问题对学生数学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则必须充分认识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按照有效提问原则进行问题形式的设计,以此才能够确保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升与强化。当前,对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启发性原则:教师的提问应能够对学生实现思维的启发,恰到好处的提问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将提问知识进行内化,进而达到启发性的目的。

2.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提问问题时应明确这一问题提出的目的,设定明确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考量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讨论还是为了建立前后教学联系,或是为了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有目的的提问促使学生构建系统性、连接性的知识架构。

3.全体性原则:教师所做出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提问的价值本质在于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因此所设计的问题也应该针对所有学生,而不是仅仅针对学困生或者单一针对学优生。

4.新颖性原则: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在极为活跃的时期,其对未知事物存在较大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提问设计时,教师应秉持新颖性的原则,对常见的问题类型进行创新,采用多元化形式的提问,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带动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实现有效提问开展的策略

1.重视问题选择,选择问题类型。

有效提问的进行需要教师将问题的设计重视起来,能否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也是保证教学提问有效进行的一个保障。相应的,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要能联系教学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各个提问情境下所需要的不同问题,进而设计相对应的教学问题。问题导入是教学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问题导入中教师所要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更强的趣味性,相应的教师在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设计时要能注意引入多样化的元素,从学生的兴趣调动出发设计问题。如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教学导入,教师就可以设计“直线、射线、线段三者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体现?”这一类的问题;用于教学承接的问题也是教师所要设计的重要问题构成,这一类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点的衔接上,如在进行“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用“除了代入消元法之外,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操作还可以实现方程的消元呢?”这样的问题实现后续知识的衔接展现;在主要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还要能设计用于学生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则可以保留原有的设计,结合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

2.联系学生发展,梯度设计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因材施教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而梯度问题的设计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有效体现。梯度化设计的问题可以满足各个发展阶段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提问中实现全面教学。在具体梯度设计的选择上,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发展情况,秉着分层教学的设计原则来构建问题。对于发展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能将问题设计的重心放在基础知识上,让其通过对这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激发其自信心;对于发展程度良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则要能问题设计主要放在知识应用上,重点发展其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对于发展情况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能设计一些发散思维问题,进一步拓展其思维。

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开展,使自己设计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备课环节就需要能构建梯度化的问题设计。在其中,针对发展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根据“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移项”等基本内容设计问题;针对于发展良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和应用题简析等设计问题,重点培养其应用能力;针对于发展优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不等式和方程的联系着手,设计一些开拓性问题,促使其进行思考。像这样,分层化设计的问题,就给予了不同学生合理的调动。

3.引入生活元素,问题联系生活。

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也是实现教学问题有效化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数学是一门生活化学科,其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问题设计时引入生活化元素,设计生活化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问题的趣味性。且学生通过对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为了实现生活化问题的构建,教师就可以将问题的提出背景放在具体的生活化内容上,使学生可以从一个生活情境的思考,延伸到数学实际的探索。

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在这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就可以从“全等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进行提问,在学生认识到全等的含义之后,其自然就可以想到一些固定配件的更换等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得到有效地调动。又比如,在进行“轴对称”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明确轴对称的含义之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所见到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又是如何判定其是轴对称图形的。

4.有效选择时机,合理提出问题。

合理提问实际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提问能否有效地发挥其价值。前文提到过,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提问时机的合理选择,这使得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较差。而在当前,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进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能联系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各个提问的具体时机,并结合相应的提问时机灵活安排所要提出的教学问题。一般而言,在课上教师可以进行提问的时机有教学导入环节、教学展示环节、教学衔接部分、教学总结部分、学生检测部分,在这些不同的提问时机,教师也就能选择相应的问题实施提问。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沿着不同的提问环节设计相应的问题。其中,在本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借助《九章算術》中对勾股定理的记载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勾股定理的相关问题;在教学展示环节,教师就可以展示“勾三股四弦五”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尝试着探究其联系;在教学衔接部分,教师则可以从勾股定理的概念出发设计问题,引出后续勾股定理应用的内容;教学总结部分,教师则可以尝试让学生说出本课所学内容的有效构成;在学生检测部分,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设计提问,引领学生尝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样一来,通过问题提问时机的合理选择与问题的有效设计提出,学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引导。

5.做好学生反馈,促进学生提升。

对学生回答的有效反馈,也是实现有效提问的有效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要能明确对学生做出合理反馈的标准。首先教师要能做到合适的即时反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其所期待的是教师的表扬与鼓励,所以教师在学生完成回答时,无论其对错,都不能使用负面意味的语言进行评价。其次,在实施具体的反馈评价时,教师也要能根据学生回答的正误情况调整自己所应用的语言,进而使学生能追求问题的正确回答;最后为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以记录一个计分板,在上面记录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正确回答问题的次数,给每一个学生进行打分,并周期性的给予学生奖励。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平行四边形有何特点,其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这一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能认真的倾听其问题,并对其回答做出评析。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首先鼓励学生主动作答这一行为,而后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正误情况做出后续的评价。若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完善,教师要能委婉的指出,并让学生坐下再想想,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则要能提出表扬,并让学生说出回答依据。在计分板设计上,学生主动回答可以记一分,若正确则额外记两分,每隔一个月积分清零一次,积分前五名学生可以获得奖励。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的开展对于数学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达成有效教学的进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尝试着开展有效提问。而为了实施有效提问,教师则需要能从有效问题的设计、有效提问时机的选择、有效反馈的进行入手,构建相应的教学设计,丰富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始终坚持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将其充分落实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从而发挥有效提问对学生的引领价值作用,帮助初中生提升数学思考能力、数学分析能力以及数学总结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强化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永根.初中数学中有效提问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6(05):162.

[2]许晓芳.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85.

[3]孙相春.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之我见[J].科普童话,2015(45):64.

[4]王远树.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67):74.

(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县周家坝初级中学,甘肃 康县746501)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