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2021-08-14孙卫国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孙卫国

摘要:学生最早接触《地理》这门学科是在其学习生涯当中的初中阶段,此时也是《地理》作为文科类科目正式出现在学生的课桌前。尽管我们把《地理》规划为文科类范畴,等到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地理》时,发现其中琐碎繁多的知识以及大量需要理解的原理,又与理科类科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到了高中阶段,《地理》的教学内容较之初中有了更高一层的提升;除去学生需要牢记掌握的地理图像,还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虽然高中《地理》依旧延续了这门学科的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教师能将高中《地理》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串讲,相信对于师生而言将会有非常可观的收获。本文以鲁教版为例,针对高中地理如何在课堂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应对策略展开探讨,供地理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15

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对教材方面的编写极为看重,在经过多次多方的研究讨论,终于修订了最新版的教材。新版的鲁教版高中《地理》,除了在章节排版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之外,同时也在每个单元之中的每小节内增添了许多色彩艳丽的图片,其用苦良心可想而知。鲁教版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必修二两本书,每本拥有四个大单元;其中必修一以天体地球自然为主,必修二以人文地质农业为主。两者距离为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教师如何做好课前教学讲义,将知识原理与课堂气氛的充分调动统筹结合,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的目的。

一、关于星体知识如何巧妙地与天文现象挂钩

作为必修一的开章内容,同时也作为高中地理的第一堂课,教师如果把握好这堂课的讲课节奏掌握课堂规律,会为日后的地理课堂起到里程碑的作用。运用首次印象定律,教师此次的备课会格外重要。这堂课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在课堂开头教师可以象征性的进行提问,例如:同学们平时有没有看新闻的习惯?包括电视新闻或者手机微信微博等。有没有注意到似乎每年都有这么一两条重复的天体现象:星座流星雨(教师在此可以适当展示流星雨视频),太阳黑子耀斑(影响了地球的通讯),还有最近十分火热的我国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引用新闻原标题《月球土特产》)。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讯电子产品早已耳熟能详,教师在这个时候适时地提出新闻事件会带给学生极大的共鸣感,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高中物理学习之间的距离。能够初次展现高中地理的生活化魅力。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准备课件时对新闻的引用最好以视频的形式而非图片模式。需要考虑动态影像永远要比静态的图片说明更具有吸引学生的能力。如若学校条件允许,更可以考虑结合全息影像的形式帮助学生领略从宇宙到地球的风采。

二、对于大气圈和水循环这类烦琐内容如何记忆

学生在第一单元中感受到宇宙的奇妙无穷,进入到第二单元的学习会感受吃力困惑。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单元内需要牢记太多知识还要防止记忆混杂的情况产生,也许教师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合理引导。既要保证教学进度不能落后,又要让全部学生听懂,要做到类似白居易的诗歌目不识丁的老弱妇孺路人尽皆知的境界;建议教师可采取引用天气预报的视频回放,一边分析,一边讲解课本知识。首先天气预报作为全国老少皆知的节目,即使学生基础特别薄弱,也能听明白结合了天气预报讲解的内容。再者天气预报由央视官方媒体制作出品,播报主持人的用词是经过反复斟酌商定的,一些科学术语与本节当中的地理知识用语不谋而合;通过观看天气预报,增强学生对地理名词的理解,同时天气预报的综合面会广泛一些;能将之后的一些章节知识提前预习,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最重要的一件事,学生在收看教师回放的天气预报录像,无形之中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种“学习地理并非没有用处”的印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风尚,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培养科学思维,塑造理性的生活态度。

三、人口与环境思辨与讨论

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的《人口与环境》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社科色彩。该章节内容除了考验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这便是对单元内容的立意进行拔高。该单元的讲解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学生身边就存在的:人口普查,社区服务人员亲自上门拜访教师可以趁机询问学生是否有过此类经历。教师抑或提问:为什么在父辈那一代子女众多而到了现在学生这一代又变成的独生子女,这其中经历了什么。現在政府放开的二胎政策,背后依据了什么背景等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对灵活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针对前一两年非常有社会热点的瑞典环保少女,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采用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以地理学科的知识为主,展开辩论。教师将课堂教给学生来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口才。同时将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着眼于国际范围,初步形成国际战略观,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强大基石能量。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相反,增加了学生对《地理》的亲近感,激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热爱。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完善进步,正因为社会的建设是不断向前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故步自封。我们面对的学生,只可能是更聪明,更活泼大胆,接触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新学生,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策略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反复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并建立一条适合高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姜露.高中地理方法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为例[J].学科教学(地理),2017(05):32.

(作者单位:泰州实验中学,江苏 泰州22530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