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档案文化建设视阈下高校多馆合作一体建设

2021-08-12毕娟

兰台内外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高校

毕娟

摘 要:在档案文化建设视角下探讨高校档案馆与校史馆、博物馆三馆合作一体化建设,对重要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打造成为展览展示、校史文化挖掘与传播的多馆一体化展示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關键词: 文化建设;高校;多馆合作

高水平高校档案、校史、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统筹优化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资源配置,高校应当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深化三馆合作一体化建设,创建多维大学史志文化品牌,传播弘扬精神和传承创新大学文化。三馆合作将以构建学校记忆为己任,对重要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开展校史研究和史志编研,创新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教学科普、原创科研、文化传承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建设现状与特色

1.档案馆。高校档案工作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工作主要由高校的档案机构负责,是收集、保管和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本着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设有专人负责档案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建立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并视具体情况配备档案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档案馆集中统一保管了党政、教学、科研、产品、基建、设备、外事、出版物、干部人事、学生人事、财会和照片等各种门类的档案,它们反映了学校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历史面貌,并对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有凭证和参考作用。高校档案部门是收集、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档案的重要部门,立足于扎实的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努力探索档案工作新模式,寻求高校档案工作的新发展,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2.校史馆。校史馆以时为经,以史为纬,以文字、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示了高校办学风雨历程,客观记述了学校重要历史时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发展足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是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来访高校国内外嘉宾经常参观的重要场所。

3.博物馆。高校博物馆集教学、科普、文化传承为一体,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普与文化、高校文化精神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馆多以珍贵实物为主,承载着丰富的科学原理和厚重的历史积淀。作为高校博物馆,在面向学生、公众开展科普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传递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三馆合作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整合校史文化研究力量,服务大学文化传承的需要。档案馆、校史馆、航空博物馆三馆从不同方面记录和展示大学发展过程中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的成就。三馆功能在以下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作为大学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源泉,在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三馆共同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传承单位或机构,也都具有“存史、资政、育人、沟通”的价值和功能。同时三馆根据各自职能定位,具体功能各有侧重。档案馆侧重于对历史文献和文化载体的收藏与利用;校史馆、博物馆侧重于对史料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

综合来看,三者定位相近、业务相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馆实现一体化后,可以充分整合更有效打通大学史料的“收、藏、研、展、用”全工作体系,更好地开展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展现学校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促进师生、校友共同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形成。

2.优化学校文博资源配置,实现建设过程互利互惠,相辅相成。档案馆收藏、利用;校史馆、博物馆挖掘、展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第一,高校档案馆丰富的馆藏可以为校史展览馆及各专题展览馆、博物馆的初期建设、后期补充和完善提供充实而可靠的历史文字材料、珍贵的照片材料及实物档案;第二,通过校史展览馆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将学校历史、大学文化、科研成果等直观生动地展现,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档案工作,进而起到良好的宣传促进作用;第三,校史馆基于对档案史料的研究和编研,记录和传承学校历史,发掘校史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也是档案馆拓展档案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3.解决发展短板和瓶颈,实现文博工作发展突破的需要。第一,档案馆的工作仍局限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编目以及对外提供利用等传统的档案基础业务,这种单一的传统档案工作模式使档案馆的发展陷入瓶颈,文化编研开发力量不足,制约了档案工作创新活力,创新和活力不足,档案馆边缘化趋势明显;第二,高校校史研究都是以档案馆(室)藏为基础,校史馆囿于规模,尚未建立独立的校史研究和展陈工作队伍,展陈内容设计、更新、维护力度不足,缺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实物史料展品;第三,目前博物馆现有布展内容单一,多学科展示度不足,需进一步提升定位,拓展布局。因此,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一体化建设是谋求新发展路径、深化档案管理、开拓工作新领域、构建新型场馆的重要途径,探索三馆一体化建设也是谋求高校新一轮战略发展中占据先机、取得主动。

服务学校管理与大学文化开发展示工作需要,实行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一体化,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和文博体系多元化建设,有助于学校集约投入物质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破解相关工作发展瓶颈,促进档案与文博工作创新,集中打造有效展示大学深厚学术和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水平文博工作基地。

4.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增强大学文化辐射能力的需要。一是校博物馆隶属于校档案馆,属于校档案馆的一个部门,或校档案馆与博物馆同属于某一单立的校文史中心或其他类似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船舶数字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南京大学拉贝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博物馆和电视机工业博物馆;东南大学吴健雄纪念馆等。二是档案馆、校史馆和博物馆互相分立,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上具有较明显的独立性。比如,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和美术学院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复旦大学博物馆等等。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高校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