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湿胃苓汤对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8-12王业坤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性皮炎脾虚皮疹

王业坤

(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714)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可能与皮脂分泌增多或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关,好发生部位为面部、前额、眼睑、鼻唇沟等,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可有不同程度瘙痒[1]。该疾病病程较长,且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随着现代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据相关文献报道,脂溢性皮炎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3%,尤其在男性中更为多见,年龄集中在婴儿、青少年及50 岁以上成年人[2]。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西医以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常用维生素类药物、抗组胺类药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治愈后易复发,长期用药会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发展成为激素依赖性皮炎[3]。古代文献将脂溢性皮炎根据发病部位称为"白屑风"、"面游风"、"眉风癣"、"纽扣风",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病因为:肺胃内热蕴蒸;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感风邪,血虚以致肌肤失养[4]。脂溢性皮炎多以脾虚湿热症型常见,本研究以中药汤剂治疗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观察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目以2019年6月~2021年3月于本院皮肤科治疗的52 例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要求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6 例、10 例,年龄22~54 岁,平均35.2±5.6岁,平均病程7.2±4.2 个月;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4 例、12 例,年龄23~52 岁,平均34.9±5.4 岁,平均病程6.9±4.4 个月。纳入标准:根据《中医皮肤科证诊断疗效标准》,患者符合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患者1 周前未使用过本研究中的药物。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皮肤病患者;涉及药物过敏患者。该项目已上报于我院伦理组审核并通过,患者与家属支持并同意作为本项目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B2 片(广东国源国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4022759,规格5mg)10mg(3 次/d)+维生素B6 片(广东国源国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44022760,规格10mg)20mg(3 次/d)+西替利嗪片(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00051,规格10mg)10mg(1 次/d),外加用二硫化硒洗剂(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800003,2.5%)涂于患处,20min 后用温水洗掉,每周两次。

研究组患者口服除湿胃苓汤,方剂组成:苍术、厚朴、陈皮、茯苓、防风、栀子、猪苓、白花蛇舌草、浙贝母、蒲公英、山楂各10g、滑石30g、白术15g、桂枝、甘草各6g。患者若瘙痒明显可加适量苦参和地肤子,体内湿重可加藿香。取上述中药加水煎煮,并浓缩至体积200ml,每日两次口服。药渣再加水煎煮涂于患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积分评定根据皮疹颜色、面积、瘙痒程度、红肿情况等内容打分,分数越高,说明皮损越严重[5]。证候积分根据疲劳、尿黄、纳差、口渴便干等内容打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方式为[n(%)],若P<0.05 代表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皮损积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研究组的皮疹颜色、皮疹面积、瘙痒程度、红肿程度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皮损积分比较(分,±s)

表1 皮损积分比较(分,±s)

?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经治疗后研究组的疲劳、尿黄、纳差、口渴便干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s)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例数26 26 χ2 P疲劳1.52±0.68 0.99±0.64 2.8940 0.0056尿黄1.82±0.68 1.20±0.45 3.8770 0.0003纳差1.83±0.48 1.07±0.57 5.2003 0.0000口渴便干1.72±0.39 1.12±0.54 4.5929 0.0000

3 讨论

脂溢性皮炎对患者生命安全没有威胁,对患者的容貌、形象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专家学者提出可能与皮脂的溢出、微生物感染、神经递质的异常、营养的缺乏及药物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7]。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纷繁复杂,古代医家对于本病的治疗别树一帜,《外科正宗》就记载了多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实效疗法,如外用玉肌散、当归膏,内服消风散等,其他疗法多采用内服药物、外用洗剂、散剂、耳针等[8]。本病的发病与阳明胃经湿热受风关系密切,发病机制为脾虚湿盛、酿生湿热、湿热内蕴,治疗原则为健脾燥湿、清热止痒。对于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已有报道多使用药物为清热药、利湿药、补虚药、解表药、消食药等。本研究中所用除湿胃苓汤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白术偏于健脾,苍术偏于燥湿,两药常相须而用,增强疗效。苍术、白术、厚朴、陈皮配伍共凑燥湿运脾、行气之效;猪苓、茯苓、桂枝、滑石共用具有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的作用;防风辛香发散、善于祛风,能止痒、透疹,是皮肤病常用治疗药物[9];栀子、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浙贝母、蒲公英清热散结;山楂酸、甘、微温,功善消食化积,能治疗各种饮食积滞,尤其是油腻肉食积滞,且有活血祛瘀止痛之效,还能降低皮脂的分泌[10];甘草补心气、益脾气,调和诸药。该方具有健脾利湿、清热利水之效,对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痤疮、荨麻疹等皮肤病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的皮损评分(皮疹颜色、皮疹面积、瘙痒程度、红肿程度)、中医证候评分(疲劳、尿黄、纳差、口渴便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除湿胃苓汤对脾虚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皮损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性皮炎脾虚皮疹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野生木耳致植物日光性皮炎4例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