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8-12王永涛王彬翟婷婷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组间成功率心肌梗死

王永涛,王彬,翟婷婷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而出现坏死情况,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疾病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心悸、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等症状,而且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得知:急性心肌梗死还可诱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等重症疾病,是心脏猝死主要元凶,而且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长模式[1]。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征,尽早对患者进行抢救非常重要。院前急救利于快速稳控病情,减低疾病死亡率,但为进一步提高急救效果,可开展急救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可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开展工作,从而规避相关风险因素,保证预后效果。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持续性进步与发展,临床护理服务也不断完善与优化,我院针对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流程进行改良,从而有效缩短时间的过度消耗,为患者搭建一道安全有效的保护屏障[3]。因此,本文就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效果与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1 至2021-1 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 例,由于开展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以下2 个小组。对照组35 例: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7 例。最小年龄35 岁,最大年龄81 岁,平均年龄(53.73±2.34)岁;实验组35 例: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8 例。最小年龄36 岁,最大年龄82 岁,平均年龄(53.78±2.35)岁。各个小组基线数据实施均衡性比较,差距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策;通过常规的转送程序对传送患者,在运送中给予患者急救护理对策;

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成立院前急救护理小组:挑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护士长为组长,对以往常规急救与转运流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查询相关文献,从而对院前急救与转运流程进行优化。同时,定期对院前急救护理小组人员进行培训,让其认知自身工作重要性,对急诊常见疾病、常用药物以及疾病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掌握,从而持续性提升其护理技巧,增强个人能力。负责随车院前急救司机1~2 名,一辆急救车。

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实施措施:①出诊前准备:出车前由专人负责,对各种急救物品、器械等进行补充,并检查急救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待机状态、急救车的维护与保养是否合理,便于随时待命出发。当护理人员接到急诊转运电话后,对患者的所在地点进行记录,简单了解患者疾病状况,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通知24 小时待诊的急救车准备出发,司机接到急救电话后,将急救车开道急救中心门口等候医师与护理人员以及担架员。同时,出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并补充相关急救物品,医师与护理员备好急救箱后随车出诊。②优化合理的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根据呼救-呼救受理-呼救信息加工-调度分诊室-重症监护单元小组准备出车前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开展一系列急救与护理操作。

医师与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患者调整为就地平卧姿势,尽早给予患者给氧治疗,针对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失常严重患者应用高浓度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5L/min,3min内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之中进行检测,护理人员5min 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的实施心电图检测,采集血样标本等。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采用舌下含服方式,若患者的机体不适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时,可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并开展抗凝、抗心律、,营养心肌等方案进行干预,并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鼓励与安慰,确保其情绪平稳,以免诱发应激反应,增加治疗难度,加速病情发展。同时,做好转运准备。向患者与家属讲解下一步检查与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意外情况,获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准备转运。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并再次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检查静脉通路,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观察与记录。当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后,方可转运转入到医院,在对患者进行移动时,告知其平躺,担架员双手平托患者的四肢与躯干,并一起将患者拖上担架至车上。到达医院后,通过移动电话通知专科医生,并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总结,告知医院专科医师,这利于其为患者安排下一步治疗。到达医院后,急救护理人员同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进行分析与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基本急救转运信息的比较

实验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均短于比对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基本急救转运信息的比较(±s)

表1 组间基本急救转运信息的比较(±s)

组别比对组实验组n 35 35 tP出诊反应时间(s)48.52±2.51 101.56±6.55 4.564<0.05急救总时间(min)40.52±5.55 20.65±1.65 4.845<0.05急诊入院时间(h)2.95±0.65 2.41±0.44 4.754<0.05

2.2 组间急救成功率与转运成功率的比较

实验组急救成功率91.43%与转运成功率94.29%高于比对组急救成功率62.86%与转运成功率71.43%,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2

表2 组间急救成功率与转运成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病群体,但受到现代人们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紊乱、工作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有趋向年轻化形式[3],而且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得知: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这也是导致我国死亡率升高主要疾病之一[4-5]。

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案较多,比如吸氧、卧床休息、合理应用相关抗血栓、镇痛以及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若病情严重,还可实施手术治疗。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较为严重,尽早开展治疗,患者预后越为理想。此外,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作时,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较大,死亡率较高,尽早开展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所以,优化院前急救护理以及转运流程有着重要意义[6]。

护理流程的优化是指对现有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改进以及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目以及增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等目的[7]。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具有预见性、标准性等优势,不仅可确保护理质量,还可降低患者在诊断、转运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进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干预,可最大程度的拯救患者生命,减低疾病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

急诊过程中的各项流程实施改良,不仅可提高患者诊疗成功率,还可缩短诊疗时间,这对推动医疗服务持续性进步与发展有着积极性影响[8],这与本次研究所得结果有着明显相似之处,这说明本次研究具有真实性与科学性。此外,由于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中护理人员占有主要地位,建议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其个人技能与服务态度,学习新型的护理技巧,从而更好的予以临床护理服务,提高院内急救效果,减低疾病死亡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重症病、常见病,予以其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不仅可提高急救效率,确保患者快速入院开展治疗,还可提高急救成功率与转运成功率。

猜你喜欢

组间成功率心肌梗死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