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2021-08-11刘新玉葛鑫刘源香
刘新玉 葛鑫 刘源香
摘要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关键词 郁病;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挖掘;方剂用药规律;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文献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prescri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disease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and to explore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treating depression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ethods:The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depression disease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were collected,the “Cloud Platform of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V1.6.3)” was used to conduct data mining on the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depression dis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ingle drug frequency,drug pair correlation,efficacy,nature and flavor,clustering prescription,and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rescription,and to analyze the medication law.Results:A total of 207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including 285 kinds of drugs,including 24 drugs with frequency ≥22 times.The top four prescriptions were Poria,Radix Glycyrrhizae,Radix Ginseng,Radix Angelicae Sinensis.The top 3 TCM pairs were Poria,Radix Glycyrrhizae,Radix Ginseng,Poria,Radix Polygalae,Radix Ginseng.Among the drugs for treating depression,the drug with the calming the heart effect is the first,followed by the drug with calming the mind,enriching the mind,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and purifying the bowels; Most of the four qi of the medicine are warm and flat,while the five flavors of the medicine are sweet,followed by pungent; 3 new prescriptions were obtained by clustering the top 24 Chinese medicines.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disease in TCM,the main method is to calm the heart and calm the mind,and to enrich the mind and benefit wisdom,supplemented by regulating qi,nourishing the deficiency,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and moistening the bowels.
Keywords Depression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Dictionary; Data mining; Medication law of prescriptio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 Cloud Platform(V1.6.3); Literature research
中圖分类号:R242;R74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0.024
郁病是一种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物阻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1]。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抑郁症及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等特点[2-3],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及社会功能。西药治疗本病起效慢,不良反应多[4]。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治疗多从心、肝、脾、肾论治,疗效显著,较好的弥补了西药在本病治疗方面的不足。为了深入分析古人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挖掘治疗该病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郁病方的用药规律[5],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开发,可以对医案信息中的处方、辨证、药物等多维度进行探索。现以该软件为基础,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挖掘药物内在联系,为临床治疗郁病提供参考。该软件所得数据客观、可靠,对临床有较大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纳入标准 以“百合病、脏躁、梅核气、郁病、郁证、悲、忧、思、喜哭”等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筛选并纳入治疗郁病的方剂。
1.2 排除标准 排除主治及临证中存在关键字,但不为主要症状的方剂;排除仅有方名而无组成,或组成不完整,或仅有组成而无方名的方剂;排除重复的方剂(包括名称不同,但药物组成相同的方剂)。
1.3 数据规范化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6],对中药名进行统一。熟地黄、生地黄统称为地黄。
1.4 数据录入 采用双人双录入的方法录入、审核数据。
1.5 数据分析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进行数据规律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药对分析、关联分析、功效分析、性味统计、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纳入情况 通过筛选,共纳入处方207首,涉及药物285味。
2.2 药物频次统计 对纳入的207首处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得出涉及的285味中药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见表1。
2.3 药物组合频次及关联规则分析 对207首处方进行高频药对统计,获得共现频次≥24次的药物组合23个,其中“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居前3位。见表2。再对207首处方进行关联分析。見表3。设置置信度“≥0.49”,且支持度“≥0.12”,得到不同的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23条。
2.4 药物功效分析 对207首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功效分析,得出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见图1、表4。而清热解毒功效频次居第三位,一方面可能与甘草的使用频次有关,在药物频次统计中甘草频次最高,而清热解毒为甘草功效之一;另一方面,其他药物中亦有清热解毒功效。
2.5 药物四气分析 对207首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四气统计分析,得出治疗郁病药物以温性最多,平性次之。见图2。
2.6 药物五味分析 对207首处方中的药物进行五味统计分析,得出药物五味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见图3。
2.8 药物聚类分析 对207首处方中频次前24位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个新处方。见图4、表5。
3 讨论
郁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郁,强调不畅达,指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的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不畅;狭义之郁,指情志致郁,“梅核气”“脏躁”“百合病”均属于狭义之郁的范畴[7]。所论述的郁病为狭义之郁。本病的病因总属情志所伤,易伤心、肝、脾、肾。心失所养,气机郁滞,脾失健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黄帝内经》记载“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认为情志过极可致气机郁滞。张仲景以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提示情志致郁当调心脾、缓肝急、理气机。张景岳提出“至若情志之郁,则总乎心,此因郁而病也”,认为因郁而病者,心为关键。中医学认为七情发于心而应于五脏,治疗上需重视宁心、安神益智。《景岳全书》论述怒郁、思郁、忧郁应分清虚实论治,认为实者当理气,虚者当补虚。本病临床症状复杂,柯丽华[8]研究表明,健忘、情绪低落是最常出现的症状,其次为心烦意乱、便秘等;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不思饮食、挑食及厌食等症状[9]。因此,对郁病患者伴随症状的辨证论治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治疗郁病处方中频次大于22次的中药有24种,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补益心气、缓急止痛作用,可针对郁病心脾两虚病机治疗。《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中甘草苷、甘草总黄酮为甘草发挥抗抑郁的基础物质,甘草黄酮提取物可通过调节HPA轴、抗炎而干预抑郁症的发生[10]。李海芳[11]研究表明甘草苷可以显著改善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有较好地抗快感缺失、情绪低落作用。茯苓有宁心安神、健脾之效,可治疗伴有食欲不振、心神不宁症状的郁病,《本经》中记载可治疗“忧恚,惊邪,恐悸”;《药性论》记载,茯苓“差安心神”。茯苓极性提取物可能增强5-HT代谢途径[12]。张建英等[13]研究表明硫酸茯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人参性微温,可安神益智,补脾益气,《神农本草经》载“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可治疗伴有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症状的郁病。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h2可促进海马神经元成熟和神经发生,并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降低海马组织炎症反应来发挥抗抑郁作用[14-15]。朱珂璇等[16]认为,人参粗提取物、人参总皂苷以及人参皂苷Rg1、Rb1和Rb3等均有很好的抗抑郁作用。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有养血活血之效,刘亚敏等[17]研究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具有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来实现。同时甘草、茯苓、人参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的主要组成,为益气健脾的经典方。这可能与郁病患者,大部分伴有纳差有关。王妍和李奕祺[9]认为四君子汤可以调节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IL-1、IL-6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陈茵[18]认为四君子汤可以改善气虚样抑郁的症状表型。
常用药对组合中,前3位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茯苓与甘草配伍,乃《伤寒论》中茯苓甘草汤的组成,《医方集解》载“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故用甘草”,適于郁病兼有心悸者。人参本身可安神益智,补气可使气旺而阴血自生,以宁心神。人参与茯苓配伍,益气健脾,宁心安神;与远志配伍,增强安神益智之功。总体来说,常用药对以宁心-安神益智,安神-补气,利水渗湿-补气,补血-补气,化痰+补气等为常用组合。针对郁病心失所养,脾失健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病机进行治疗。同时也提示,临床不可拘泥于“疏肝理气”之法,当灵活辨证。
根据药物关联分析得出茯苓、远志-人参,远志-人参,白芍-甘草皆为古代医家治疗郁病的常用药对。其中茯苓、远志-人参为天王补心丹佐药,可养心安神,交通心神。白芍-甘草为《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二药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药配伍具有镇痛功效[19]。
药物功效结果显示,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七情发于心而应于五脏,情志致病,首伤于心,故治疗上需配伍宁心、安神之品。同时可以对症处理郁病患者心神不宁等症状。清热解毒一方面可以清少阳胆经郁火,缓解心烦、情绪低落症状;另一方面可清阳明热,改善便秘症状。
四气、五味分析显示,治疗郁病处方中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甘味入脾养脾,又能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辛味能行,调畅气机。郁病治疗以甘味药物为主,旨在补虚,健脾养心,益气养血;辅以辛味药物,旨在针对郁病气机郁滞病机进行治疗;甘、辛配伍,补而不滞。
聚类分析可以深入挖掘药物间的隐性关系,发掘其“共性”。本研究通过对单味药频次统计中频次前24位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个新处方。第1组药物组成与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相似,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功效。第2组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地黄、麦冬滋阴养血,白术健脾益气,肉桂补火助阳,诸药相伍,气血阴阳并补,健脾宁心。第3组药物为安神药,石菖蒲、远志、茯苓相伍,为地黄饮子佐药,交通心肾,开窍化痰;人参与之相配伍,增强安神益智之功;朱砂可镇心安神。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除第一组属于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组成外,可以得出新组合方药对:一是防风、肉桂、桔梗、白术、麦冬、地黄;二是朱砂、黄芪、石菖蒲、远志、茯苓、人参。以上2个新组合药对具有应用价值,可在临床进一步验证,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同时可以得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以理气、补虚、宁心安神为主,相较于中医内科学教材以“疏肝理气”为主,更注重宁心安神、补虚。
经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得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临床不可拘泥于中医内科学教材“疏肝理气”之法,当灵活辨证。
当前,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20],以挖掘与利用文献中隐藏的用药规律,意义重大。我们以数据挖掘的方式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郁病方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及诊疗思路。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数据量小可能影响数据挖掘结果[21]。本研究得出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验证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3-379.
[2]姚春栉.基于疏肝健脾理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
[3]刘洋,李华南,张玮,等.非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1):2722-2724.
[4]朱影.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5]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225,1-1154,1-1379,1-1038,1-1151,1-980,1-1313,1-1029,1-985,1-1686.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6.
[7]王文凯,张贺,刘景亮,等.郁证病名的古代文献考辨[J].江苏中医药,2019,51(10):76-79.
[8]柯丽华.抑郁症的中医证治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王妍,李奕祺.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对抑郁模型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5):83-85.
[10]邓桃妹,彭灿,彭代银,等.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探讨[J/OL].中国中药杂志:1-22[2021-05-02].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210304.201.
[11]李海芳.甘草苷抗抑郁作用的主要药效及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2]孟美黛,冯彦,王鹏,等.茯苓极性提取物对CUMS大鼠神经递质及昼夜节律调节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20,51(1):118-126.
[13]张建英,汤娟,张倩,等.硫酸茯苓多糖对抑郁症大鼠海马AMPA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6):1086-1091.
[14]方玲,杨莉莉.人参皂苷Rh2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J].浙江医学,2019,41(21):1.
[15]徐磊,张丽萍,宋瑞雯,等.中药抗炎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3):141-144.
[16]朱珂璇,邵晓,王昕,等.人参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9):1583-1588.
[17]刘亚敏,李寒冰,吴宿慧,等.当归水提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3(2):106-109.
[18]陈茵.抑郁症气虚证候易感小鼠模型的方药反证与分子信号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9]朱广伟,张贵君,汪萌,等.中药芍药甘草汤基原及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865-2869.
[20]仲芳,杨巍,赵翀,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2):141-144.
[21]邹天骏,林江,童远明,等.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学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8,40(24):2936-2937,2948.
(2020-06-04收稿 责任编辑:杨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