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研究

2021-08-11朱英明

中国市场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物期权套期保值矿业权

朱英明

[摘 要]本書通过对铁矿的供需关系、铁矿的定价机制以及获取铁矿资源的动因分析后认为:钢企只有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才能应对铁矿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才能应对铁矿石的交易机制及其不确定的因素。进而本书提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内涵,即铁矿资源控制权策略由直接控制策略和间接控制策略构成。并利用博弈论和金融工具来对这些策略分别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我国钢企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铁矿资源控制权;矿业权;纵向一体化;套期保值;实物期权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7.074

1 引言

自2001年起,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以来,钢铁企业(以下简称“钢企”)和铁矿企业(以下简称“矿企”)关于铁矿价格快速增长的矛盾就愈演愈烈。第一,我国铁矿石进口对外依存度高。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统计显示,到2010年年底,我国的铁矿对外依存度为75%,进口量由最初1.48亿吨上升到6.18亿吨,由于铁矿价格直接上涨导致我国钢铁产业每吨钢成本增加623元[1]。铁矿价格的上涨,也导致钢铁产业链下游产品的价格暴涨。第二,世界三大寡头矿企垄断控制供给。截至2010年以前,巴西淡水河、英澳力拓、澳必和必拓三大寡头铁矿公司控制了世界大部分铁矿石的市场供给,垄断着世界上近75%的铁矿产量,在供求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他们还控制着世界的铁矿价格,初步估算,2003—2008年间铁矿石涨价达4.6倍之多[2]。第三,铁矿石上下游企业利润差距巨大,我国钢企进入微利时代。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到6.186亿吨,比2019年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4%,但付出的金额却增加了1953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的钢铁业2010年在扣除投资收益80亿后,其主业利润仅770亿元。与此对照的力拓公司,在2010财年公司净收益达到了创纪录的143.24亿美元(约955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益增长了194%,超过中国钢铁业2010年850亿元的总利润。2010年,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6.2%的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第四,期货市场与大宗交易也影响铁矿价格。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和资源性商品价格波动性增强,使得铁矿石具有了一般商品和金融商品的双重属性。2005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就有商品指数基金在金属原材料上投入规模达到了800亿美元[3],约占其总资金的12%。同时,铁矿的金融属性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在美国等股票市场上,关于铁矿股票的价格一路上扬。

为应对上述局面,国家先后出台鼓励钢铁产业横向兼并政策以及成立中钢协,试图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并通过联合采购的方法,化解国内钢铁企业在铁矿价格谈判中的不利局面,但这些措施在铁矿石卖方处于主导地位中收效甚微[4]。

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如何缓解铁矿价格暴涨问题的理论,以及我国钢企如何获取国际市场上的铁矿资源,提供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当前,陈玉山博士的《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研究》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陈玉山博士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凝聚着个人心血和智慧。读完这部著作,笔者最直观的印象是本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深深感到作者思维广阔、见解独到。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由于国际贸易中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风险,铁矿原料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钢铁企业如何解决原料供应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本书通过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直接和间接控制策略研究,为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资源寡头垄断市场下的竞争行为提供理论上的策略。

本书在直接获取铁矿的矿业权(直接控制权)的非竞争和竞争模型中,讨论钢企以协议和拍卖方式获取对铁矿资源的控制权。同时讨论了在铁矿石的需求变化和资产专用性投资[5]的影响下,纵向兼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钢企后向一体化率的影响,这些丰富了我国钢企和矿企在纵向关系的研究理论。

本书引入矿业公司的股权和实物期权作为实践途径,并且利用套期保值和实物期权金融工具,来规避矿石价格上涨风险。这些由金融理论建立的理论模型和对策将更符合现实,更具可操作性。

2.2 现实意义

本书研究有望为其提供钢企铁矿资源供给和价格避险的决策指导,进一步揭示影响铁矿石价格的真实因素。通过对获取铁矿石资源的直接和间接控制权,一方面获得稳定的原料供给,另一方面抵御铁矿涨价风险,获得长期收益。通过改变铁矿企业的股本结构,进而增强铁矿石价格上涨时钢企抵御成本增加的能力。这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的研究成果有望为我国的钢铁企业在铁矿资源供给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策,增强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的竞争日渐明显,一个明显特征是钢铁市场中的并购与整合加剧,同时也加快了对国外铁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3 主要建树

本书关于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研究内容丰富并且系统,是该书给我的直观印象。从研究内容上看,全书分成8个章节,其建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指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必要性。本书的第2章,以产业的视角分析我国对铁矿资源的供给、钢铁产业发展状况和上下游产业间的供需现状,分析了铁矿石的交易机制及其不确定的因素对铁矿石定价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策略的机理内涵。

第二,构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的直接控制权策略。其包含两种策略:一是我国铁矿资源的流转制度的直接控制策略(第3章)。从铁矿石传统的投资决策角度,分析了在购买过程中,非竞争和竞争两种方式下的钢企与政府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非竞争的报价策略和竞争下影响拍卖结果的重要因素。二是钢企在产业链下的纵向一体化策略(第4章)。概述了一体化的内涵、结构、度量指标和目的,以及后向一体化的定性和定量的动因。在Hart-Tirole模型基础上,在钢企的资产专用性和钢企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讨论钢铁一体化对产业竞争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钢企和矿企上下游的博弈中,铁矿价格的上升对钢企的后向一体化率的影响。

第三,构建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的间接控制权策略。其也包含两种策略:一是股权套期保值策略(第5章)。简述了股权控制的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和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铁矿公司(BHP和RIO)的股价来模拟建立铁矿的期货市场,并讨论了这个期货市场下规避铁矿价格风险的最优套期比和影响;一种是基于信号博弈,分析了钢企作为投资人对矿企进行投资换股权的模型分析,讨论分析了钢企和矿企在投资中的股权分配和博弈,讨论分析了无套期保值和有套期保值的投资效率。二是实物期权投资策略(第6章)。简述期权和实物期权的分类、特点和区别以及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简述在铁矿投资中不确定因素和铁矿投资中的管理灵活性而产生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建立钢企基于实物期权方法下的铁矿资源投资决策框架;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扩张和延迟实物期权的铁矿资源投资决策模型。

第四,构建比较各种策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得出策略价值的排序(第7章)。分析钢企实施策略时的影响因素;定性地讨论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钢企的最佳选择策略和其带来的效果。

4 创新之处

从创新上看,本书的作者对钢企获取铁矿控制权的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创新点有:

第一,本书以产业和金融结合的视角,研究了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策略,在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的过程中提出了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策略,并利用博弈论和金融工具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通过对矿业权购并时非竞争和竞争博弈,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钢企购买矿业权的价值影响,指出用均衡策略来指导钢企的投资策略。并基于Hart-Tirole模型的扩展,把需求的不确定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影响因素,讨论了钢企纵向一体化时对上下游產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得出矿价上升,与后向一体化率成正相关性。

第三,对铁矿寡头企业(BHP和RIO)股价和矿价进行回归分析,并以此用股价来模拟铁矿期货,与钢企购进的原料进行套期保值,并研究了套期比值。研究了钢企作为投资人对矿企进行投资换股权的博弈分析,讨论分析了钢企和矿企在投资博弈中的股权分配;讨论分析了无套期保值和有套期保值的投资效率;得出含有套期保值的投资换股权策略;对于钢企规避铁矿资源上涨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第四,通过铁矿投资中不确定因素和铁矿投资中的管理灵活性而产生的实物期权,以及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扩张和延迟实物期权的铁矿资源投资决策模型;该决策能为钢企投资铁矿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5 结语

文章首先在围绕铁矿石定价上,探讨我国钢企与国外矿企的矛盾原因,并指出铁矿价格不断暴涨的风险以及铁矿过分地依赖海外,从而形成了钢企原料的供给瓶颈;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钢企的发展和竞争,也迫切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并提供策略。其次,本书正是围绕我国钢企获取铁矿资源控制权策略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并采用了博弈论和金融工具,根据铁矿石在当前市场的自然属性和金融属性创新地提出了直接和间接控制权策略来获取铁矿资源。最后,本书的研究能为我国钢企在海外的竞争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小钊,沈小静.铁矿石涨价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10):32-34.

[2]丁根.铁矿石涨价引发中国钢铁业变局[J].上海国资,2008(3):16-17.

[3]朱民,马欣.新世纪的全球资源性商品市场[J].国际金融研究,2006(11):4-22.

[4]郑锦荣,徐福缘,陈滨桐.铁矿砂谈判中谈判定价权争夺的博弈研究[J].管理世界,2010(3):108-116.

[5]李柏勋,周永务,王圣东.供应链间Stackelberg博弈下纵向结构决策模型[J].科研管理,2012(12):50-58.

猜你喜欢

实物期权套期保值矿业权
2020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
矿业权审批优化服务改革的举措、成效及展望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实物期权法在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套期保值会计准则下商品期货会计处理思考
基于ECM—GARCH模型的
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研究
实物期权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的持有期效应分析
论实物期权法在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