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1-08-11苏晓婷

天津教育·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发展问题初中语文

苏晓婷

【摘  要】阅读自始至终都是培养个体感性思维,引导个体情感共鸣的重要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整体的教学也具有十分明显的长期性和发展性特点。对此,本文以阅读教学为论述主题,分析了阅读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当下初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原则;发展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1-0167-03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Zhangchuan Town Middle School,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SU Xiaoting

【Abstract】Reading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ultivating individual perceptual thinking and guiding individual emotional resonance from beginning to end. It occupies a very prominent propor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also has very obvious long-term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takes reading teaching as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follow, and expounds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principles; Development issues;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新课标中已经明确肯定了阅读的个性化特点,指出了教师全盘引导的不合理之处,这就从宏观层面上敦促着语文教师进行改革和调整。阅读不仅仅是认识文字的过程,更是提炼总结关键信息,体会段落和整体情感的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理性情感和非理性情感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其技巧上的指导和意识上的引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分析初中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天都需要完成不同的作业,如果没有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缺乏阅读的方向,那么他们必然会在书海中无所适从,这就会让本来不够充足的阅读时间就此被浪费掉。对此,教师要认识到功利性阅读和目的性阅读之间的区别,不能只是为了任务量达标就盲目地让学生进行浏览,而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开辟不同的道路。

(二)生动性

一味沿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方法,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和厌烦,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文字的魅力与乐趣。所以,教师要坚持生动性的原则,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趣味性的阅读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把文字、图片、符号、视频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創新文本展现的形式和模式,让学生的感官受到更大的刺激和触动。其次,要尽可能地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除了默读以外,还可以用朗读和跟读的形式。最后,要从生活中挖掘趣味性的内容。作品中的文字,本质上是对各种生活现象地概括与再创造,所以阅读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不应当割裂阅读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而要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为学生介绍更多新鲜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

(三)层次性

文章的类型多种多样,学生的发展也千差万别,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思维,统一让学生机械式地阅读相同的内容,而要坚持层次性的原则,从内容设计和学生成长方面出发。其一,内容的设定要循序渐进,即学生在初次阅读的时候,首先能够大致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整篇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再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从文章中总结出自己的想法,从自我感性角度进行延伸性的思考;最后,能够从文章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和信息,为自己所用。其二,问题的设定要具有层次性,初始问题应当强调简单和直观,能够让学生直接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答案;中级问题应当强调思考和推论,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线索,经过总结和提炼之后得出答案;高等难度的问题应当强调跳跃,让学生能够从文章出发,在更高的层次上总结出抽象性的内容。其三,要遵循学生个性化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为他们安排相应的阅读内容,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然后再进行深入讨论。

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列举

(一)盲目依赖教材

诚然,初中语文教材中收编的文章都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学价值,并且也代表了阅读的经典体裁,能够帮助学生奠定阅读基础,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然把教材上的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唯一来源。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盲目依赖教材上的内容,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种一叶障目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足以支撑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反而会让学生认为阅读就只是以课本上的收编文章为核心范围,从而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拓展,甚至会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阅读选题不具备时效性

文学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尽管先辈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思想财富,这些思想也都被教材收编,展现在学生面前,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教学就只能回味过去的经典片段,停滞不前。许多教师把握不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平衡,他们认为只要让学生了解优秀的经典作品,足够应付考试即可,并不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代化的文章体裁。然而,文章和阅读都具有时效性,只有让这两部分体现出时代色彩,才能真正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部分教师只顾传统教学,不注重从现代化教学中挖掘素材,也不符合趣味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的要求。

(三)理解上的片面处理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依赖书面考试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变,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才提高了对阅读理解题型的重视和关注,一味地让学生完成阅读理解习题,掌握多样的解题模板,背诵一些经典的答题模式和结构,这样就模糊了阅读和背诵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更加疲惫,也影响了他们阅读素质的提升。诚然,阅读理解习题的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能更多地体现出学生在短时间内的突击成果,但并不能支撑学生灵活处理以后的文章内容。总的来说,效果并不长久,还会偏离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

三、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确保阅读有梯度

初中阶段,书本上的课文是学生最为主要的阅读对象,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而阅读的目的是读懂、读透、读通。这里所指的读懂,具有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的特点,是学生能力成长的过程,即学生需要学会整合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学会概括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换句话讲,就是认读和解读这两个阶段,印证着阅读教学的层次性的原则。所以,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列举出在阅读中遇到的疑惑和不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更深入的问题。

(二)确保学习能独立

阅读教学虽然需要教师给学生技巧和情感上的指引,但本质上学生是在个人意识主导下进行的学习,他们需要自己探索,自己挖掘,自己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锻炼能力。对此,教师应当降低对阅读理解题型的依赖,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让学生模板化学习,而要给学生保留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文字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阅读的感悟,归纳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设立三维目标

教师不能过于强调对基础知識的联系,而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到一起,建立起三维的阅读教学模式。在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上,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认知冲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章体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积极性。在情感和价值观上,要观察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的感性发言情况,看学生的心绪是否被文章所引导,他们的价值观是否有了正向的发展。

(四)积累阅读经验

素质化教育对初中生的阅读量是有具体要求的,所以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上的东西,而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争取一些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或者是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的阅读材料。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分享自己的成果。

(五)有效开展阅读指导

阅读应该具有一定的阅读技巧,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教学,给学生指引正确的阅读方向。怎样才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高的阅读成效。第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因为初中生本身学习的科目就很多,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太多的阅读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一个科学的阅读计划,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安排合理的阅读书籍,阅读书籍类型可以有很多,都需要一一列出阅读计划,之后再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性阅读”。每种书籍的阅读情况是不同的,有的书籍比较简单,不需要仔细阅读只需要了解大概的内容就行,不过有的书籍就应该开展深入阅读,认真阅读其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遇到重要的字词还要反复思考,这就需要学生按照具体的阅读情况合理地选择书籍是精读还是略读。第三,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模仿性”阅读。对于和作文训练有联系的阅读内容,在阅读的情况下,学生还要反复思考文章的描写手法和句型句式,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有效性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四、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塑造平等融洽的氛围。本文从梯度设计、独立学习、三维目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等方面,论述了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措施,遵循了阅读教学的基本准则,希望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但教师也必须注意现阶段阅读教学的短板,如学生自主能力不高、阅读练习压力过大等,然后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科学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吉祥.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C].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

[2]蒋曹彦.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的实践[J].课外语文,2020(06).

[3]麻燕.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2020(10).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发展问题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