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08-11李日照汪云芳骆伟玲王学林
李日照,汪云芳,骆伟玲,王学林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救治二区,广东广州 510430;3.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老人区,广东广州 510430)
老年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有认知、行为、语言等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逐渐使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与外部的社交能力[1]。目前,人们受到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不断增加的压力,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多与心理、环境等因素有密切联系,现今仍无特效药可根治,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控制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并结合临床护理改善患者预后转归[2]。 但常规护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护理方向单一,难以全方位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及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认知、行为、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干预,帮助患者调节行为、认知障碍等现象,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对其预后有积极影响[3-4]。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该院2018 年8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8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在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量表评估,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同意参与研究;年龄大于60 岁者;首次发病者。排除标准:有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心、肾、肝功能不全者;伴有严重自杀、攻击行为者;有颅脑外伤史者;有头部手术史者。按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 常规组中,男21例,女 19 例;年龄 61~78 岁,平均年龄(70.23±2.56)岁;病程 1~8 年,平均病程(4.63±1.74)年。 研究组中,男 18 例,女 22 例;年龄 61~79 岁,平均年龄(70.86±2.24)岁;病程 1~9 年,平均病程(4.98±1.37)年。 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开展前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 提醒患者按时、准确服用药物,以免其漏服、错服;指导患者清淡饮食;采用口头方式进行疾病宣教、心理疏导,并组织其多进行户外运动;指导患者多做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情绪注意力;指导患者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研究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 ⑴心理康复干预:患者入院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结合PANSS评分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出现沟通抵抗情绪,则护理人员应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引导患者主动诉说以往的遭遇、自我感受以及关于疾病的想法,总结患者发言并分析其在疾病认知上的偏差和不足,引导其往积极方向联想。 沟通过程中可用微笑、点头、注视、握手、拍肩等动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让患者感到真诚的关怀,使其说出心里真实想法。 若患者疾病程度较轻,可多与其谈论工作、理想、兴趣、爱好等方面,转移不良情绪,激起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⑵音乐康复干预:为患者播放《音乐本草》中的舒眠音乐处方、养生音乐处方,以及《天韵五行乐》,每次30~60 min,在晨起以及晚饭过后播放。 在患者打扫卫生、整理物品、洗漱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放一些欢快的轻音乐。指导患者演唱歌曲或者跟着音乐起舞,可播放患者喜欢的乐曲;针对患者喜爱的歌曲,护理人员可进行教唱,必要时进行一对一教学,鼓励患者大声唱出来。 ⑶生活、社会技能干预:与患者共同制定详细、科学、合理的作息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监督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起床、打扫卫生、整理生活用品、整理仪容仪表、进行运动锻炼等。 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剪指甲、洗衣服、整理床上用品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团体游戏等活动让患者多与他人交流、接触,鼓励其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患者积极与家属视频、打电话,并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公园郊游、超市购物等活动,提高其沟通、社交能力。⑷半开放活动干预: 组织患者1 周进行2 次文娱活动,活动时间为1 h 左右,项目包括健身操、集体朗诵、大合唱、书法绘画、种植盆栽、修理花草树木、棋牌、球类等,适当加入一些竞争环节并设置奖励,以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在文娱活动期间,护理人员也可以邀请家属共同参与,拉近患者与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二者的亲密度。 ⑸意念与模仿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在轻柔音乐背景下,让患者轻闭双眼,利用腹部呼吸,跟随音乐逐一放松身体每一个部位,脑海中想着“康复”“病魔离去”等词语,慢慢调整呼吸,避免被其他事物干扰,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中,让自己感觉疾病逐渐从身体离去,体会自己最放松、最舒适的情境。冥想完成后,指导患者进行模仿训练,护理人员演示一段情境,患者仔细观察之后再进行模仿,让患者了解社交礼仪、协商、表达请求、倾听等正确做法。也可利用游戏、手工、做操等方式进行行为模仿训练,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社交、实践能力。
两组均持续护理8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该量表共有 18项内容,具体包括情感交流障碍、幻觉、定向障碍、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工作障碍等,总分为126 分,按1~7 分评定,1 分为无症状;2 分为可疑或者很轻;3 分为轻度症状;4 分为中度症状;5 分为偏重症状;6 分为重度症状;7 分为极重度症状。 分数越低则说明疾病程度越轻[5]。
(2)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该量表有5 项内容,包括讲究卫生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工疗情况、关心和兴趣,共36 道题目,按0~4 分评定,总分数越低则说明患者的精神康复效果越好[6]。
(3)PANSS 评分:该量表包括 3 项内容,阴性症状有7 条条目、阳性症状有7 条条目、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有 16 条条目,按 1~7 分评定,1 分为无症状;2 分为可疑或者很轻;3 分为轻度症状;4 分为中度症状;5分为偏重症状;6 分为重度症状;7 分为极重度症状[7]。
(4)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该量表主要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主动性和社交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共12 道,按0~4 分评定,总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8]。
(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该评分共有四个维度,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分别以1~5 分评定,每个维度100分,总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 BPRS、IPROS、PANSS、SS-PI 评分等,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 BPRS、IPROS、PANSS、SS-PI 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的 BPRS、IPROS、PANSS、SS-PI 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 SS-PI 评分高于常规组, 而 BPRS、IPROS、PANS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的 BPRS、IPROS、PANSS、SS-PI 评分 [(),分]
表1 对比两组的 BPRS、IPROS、PANSS、SS-PI 评分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BPR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IPRO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PANS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n=40)研究组(n=40)t 值P 值102.66±5.23 102.96±5.03 0.741 0.090 95.23±4.71#88.63±5.23#3.985 0.005 98.26±7.52 97.68±7.24 0.598 0.100 90.36±5.68#85.20±4.03#4.057 0.004 126.35±10.23 127.58±10.41 0.474 0.116 115.63±7.52#104.58±8.63#5.214 0.003 SS-PI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25.32±4.74 24.96±4.63 0.671 0.096 31.26±5.26#38.62±4.02#4.985 0.004
2.2 两组的GQOLI-74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GQOLI-74 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的 GQOLI-74 评分 [(),分]
表2 对比两组的 GQOLI-74 评分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常规组(n=40)研究组(n=40)t 值P 值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45.63±5.36 45.96±5.71 0.635 0.098 62.36±7.51#70.25±6.52#3.268 0.005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50.36±4.85 51.02±4.35 0.887 0.085 60.96±5.87#71.63±4.96#4.852 0.004 47.86±6.35 47.20±6.17 0.526 0.101 63.25±7.52#74.56±10.54#3.870 0.005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 干预后55.63±3.96 55.89±3.24 0.489 0.112 60.52±4.20#65.96±4.03#4.024 0.004
3 讨 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兴趣缺乏、情感淡漠、肢体懒散等,若不予以重视,严重可造成精神衰退,引起精神残疾,影响患者的认知、行为、社会、生活功能[10]。 由于老年患者多伴随基础疾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抵触、消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结果。因此,给予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改善、机体康复、预后等有积极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S-PI、GQOLI-74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而 BPRS、IPROS、PANS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阳性症状、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近几年,临床护理工作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充分满足现阶段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11]。 综合康复护理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优化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干预,能有效调节其负面情绪,引导患者倾述苦恼,从而改善其淡漠、懒散、兴趣缺乏等症状[12]。 通过音乐康复干预,能有效调节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利用声波使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以此纠正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现象,改善其精神状态[13]。 有研究指出[14],音乐疗法是调节心理、生理、精神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帮助患者消除身心障碍,学会专注,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患者也更愿意听从他人的意见,对患者的社交能力有积极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志力容易减退,且伴随思维、言语、认知功能障碍,长此以往会影响其社交能力和社会功能。通过生活、社会技能训练,可引导患者提出要求、表达自己,进行生理活动、沟通交流等,不断增强其生活技能,使患者适应社会,并恢复自理能力。 通过半开放活动训练,能为患者制造更多团体活动,让患者有效融入小团体中,以此磨练其社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15]。 在意念与模仿训练中,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模仿与他人正确的社交技巧、沟通方式、生活技能等,这对患者的疾病改善和认知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其阴性、阳性精神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