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静态拉伸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21-08-11张立
张立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淄博医院骨科,山东淄博 255120)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4~6 岁儿童,临床治疗方式虽多,但多需要长期制动,易使患儿骨折部位出现肿胀、关节僵硬、关节囊挛缩等症状,对骨折愈合极为不利。 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缓解上述症状显得尤为重要。既往临床采用的常规康复训练,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骨折愈合,但部分患儿因依从性较差,导致效果并不显著[1]。持续静态拉伸训练是一种利用组织应力松弛原理,达到促进骨折部位康复的训练方法,其相较于常规康复训练更容易为患儿所接受,但该训练用于肘关节骨折康复中的具体效果尚不明确[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3月—2020 年11 月在我院就诊的90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对象,旨在探讨持续静态拉伸应用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0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肱骨髁上骨折符合《外科学(第9 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发育正常;均接受保守治疗。 (2)排除标准: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其他肘关节骨折;依从性较差;肝肾功能异常。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将入选的90 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 2~12 岁,平均(6.23±1.34)岁;骨折类型:伸直型43 例,屈曲型 2 例;病因:生活伤 18 例,运动伤 22例,交通事故伤 5 例。 观察组中男 23 例,女 22 例;年龄 2~12 岁,平均(6.27±1.32)岁;骨折类型:伸直型 44例,屈曲型 1 例;病因:生活伤 17 例,运动伤 20 例,交通事故伤8 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 通过面对面讲述、发放宣传画报等方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在病房内布置患儿喜欢的事物、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护理人员早期协助患儿进行肌肉收缩锻炼,10 min/次,5 次/d; 中期依据患儿恢复情况在原有肌肉训练的基础上, 协助其进行常规肘关节屈伸训练,20 min/次,5~7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持续静态拉伸训练。患儿取坐位,放松身心后,佩戴肘关节屈伸训练器[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JK-H2 型, 浙食药监械(准)字 2012 第 2260514 号],拧紧肘关节远端松紧螺旋扣后, 依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初始角度,进行伸肘、屈肘训练,屈曲幅度≤147°,伸展幅度≤15°,45 min/次,2 次/d。
两组均持续干预5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肘关节功能:干预前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4]肘关节评分评估患儿的肘关节功能,该量表包含疼痛(30 分)、功能(20 分)、肌肉力量(10 分)、矢状面活动(20 分)、旋前(4 分)、旋后(4 分)、伸直挛缩(6 分)、屈曲挛缩(6 分)等八个方面,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表[5]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四方面,共计49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法 (1 分表示从不这样、2 分表示很少这样、3 分表示经常这样、4 分总是这样),其中负性条目采取反向计分,各方面得分为其所含条目得分之和,经相关转化后总分均为100 分,每个方面得分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高。 (3)肘关节活动度:干预前后,测量患儿的肘关节屈曲、后伸、提携角、旋前以及旋后角度。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肘关节功能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 HS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 HS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 HSS 评分对比[(),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t 值 P 值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54.26±4.21 53.28±4.24 1.100 0.274 70.12±5.34 62.56±5.31 6.734 0.000 15.646 9.161 0.000 0.000
2.2 生活质量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状况、生活环境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儿童少年生活质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儿童少年生活质量表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时间 生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状况 生活环境状况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干预前干预后62.16±4.22 63.08±4.25 1.030 0.306 89.03±4.26a 82.15±4.24a 7.679 0.000 61.76±4.23 62.11±4.25 0.392 0.696 90.13±4.28a 85.26±4.26a 5.410 0.000 60.88±4.31 61.12±3.32 0.296 0.768 90.15±4.35a 84.26±4.32a 6.445 0.000 63.75±4.12 64.23±4.15 0.551 0.583 91.22±3.33a 86.03±3.34a 7.382 0.000
2.3 肘关节活动度组间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后伸度、肘关节提携角、肘关节旋前角度、肘关节旋后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后伸度、肘关节提携角、肘关节旋前角度、肘关节旋后角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活动度对比[(),°]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时间干预前干预后肘关节屈曲度111.33±5.13 112.17±5.10 0.779 0.438 138.25±5.17a 128.24±5.14a 9.211 0.000肘关节后伸度5.13±1.21 5.27±1.19 0.553 0.581 9.34±1.25a 7.28±1.23a 7.880 0.000肘关节提携角6.23±2.21 6.31±2.19 0.173 0.864 13.16±1.38a 9.12±2.11a 10.749 0.000肘关节旋前角度 肘关节旋后角度61.73±4.31 62.11±4.34 0.417 0.678 85.46±4.13a 76.38±4.16a 10.391 0.000 62.88±4.36 63.14±4.33 0.284 0.777 85.32±4.23a 77.18±4.22a 9.139 0.000
3 讨 论
研究显示,受骨折复位不理想、石膏固定过久、疼痛不敢运动等因素影响,部分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相关治疗后易发生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功能较差,影响其正常学习及生活[6]。因而,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康复手段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常规康复护理是临床常用的干预手段,护理人员主要通过面对面讲授、发放宣传画报的方式,增加患儿及家属对肱骨髁上骨折的认知,使其对疾病的康复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7-8]。 其次,护理人员通过转移注意力、沟通交流等方式缓解患儿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负性心理,利于提高康复依从性,有助于恢复[9-10]。 最后,护理人员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协助其进行肌肉、关节运动,促进肘关节活动,从而有助于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改善[11]。但由于常规康复护理中的干预措施过于笼统、单一,使得部分患儿干预效果不佳,对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无法达到预期。持续静态拉伸训练作为一种应用组织应力松弛原理的训练方式,现已被证实在促进骨折康复方面有一定效果[12]。 将持续静态拉伸训练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护理中,可能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5 周后,观察组的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屈曲度、肘关节后伸度、肘关节提携角、肘关节旋前角度、肘关节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说明持续静态拉伸训练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可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分析原因在于,持续静态拉伸训练中,护理人员通过拉伸训练器对患儿进行肘关节拉伸训练,可提高关节拉伸效果,长期训练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度;其次,持续静态拉伸训练的拉伸幅度均在患儿可忍耐范围内,保证在不损伤患儿肘关节情况下达到最大拉伸幅度,利于提高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13]。 此外,持续静态拉伸训练还可降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肌肉的粘弹性质,改善肌肉收缩阻力,提高肌肉的协同性,进而有助于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14]。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5 周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持续静态拉伸训练可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持续静态拉伸训练中所应用的拉伸训练器符合机体组织的应力松弛原理,可减少患儿训练中的不适感,利于提高患儿肘关节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接受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持续静态拉伸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其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