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边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2021-08-11林美琼陈诗平农显亮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患侧肌力肢体

林美琼,陈诗平,农显亮

(百色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西百色 533000)

脑卒中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虽然目前脑卒中的死亡率较以往下降,但脑卒中后感觉缺失、偏瘫等功能性障碍还时有发生[1-2]。 大多数患者会遗留有运动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 现阶段,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方案主要是运动疗法、 神经生理疗法等, 如PNF 技术、Bobath 技术、NJF 技术等,但上述康复运动技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有限[3]。 近年来随着新科学技术逐渐在脑可塑性研究得到应用和普及,科学的双边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大脑双侧血流量,并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2 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探讨双边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72 例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病程≤6 个月;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老年痴呆、认知障碍;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存在脑外伤或癫痫;有精神病史。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 例。对照组女15 例,男21 例;年龄48~73 岁,平均年龄(59.86±7.12)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 17 例,脑梗死 19 例。 研究组女 16 例,男 20 例;年龄 50~71 岁,平均年龄(60.04±7.63)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16 例,脑梗死20 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其中物理因子疗法包括中频脉冲电治疗,30 min/次,1 次/d;运动疗法包括坐位平衡、站立、步行、转移等训练及被动-辅助-主动活动,45 min/次,2 次/d;作业疗法包括木钉盘、磨砂板等活动训练,45 min/次,1 次/d。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单侧手及肢体运动训练。(1)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肘关节伸直做肩关节前屈动作,每次10 min;(2)患者取坐位,患侧手臂借助滚筒做肘关节伸展、屈曲运动,每次10 min;(3)患者取坐位,患侧手借助滚筒做腕关节背屈、掌屈运动,每次10 min;(4)患者取坐位,患侧手借助滚筒做手指集团伸展、抓握训练,每次10 min。 结合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

研究组增加双侧手及肢体运动训练。 (1)患者取仰卧位,双侧肘关节伸直同步做肩关节前屈动作,每次10 min;(2)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借助滚筒同步做肘关节伸展、屈曲动作,每次 10 min;(3)患者取坐位,双手借助滚筒同步做腕关节背屈、掌屈动作,每次10 min;(4)患者取坐位,双手借助滚筒同步做手指集团伸展、抓握训练,每次10 min。 结合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

两组患者均训练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估肢体功能,包括上肢66 分、下肢34 分两部分,分值越高即肢体功能恢复得越好;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总分为42 分,分值越高即神经功能越差;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 量表评定, 两者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6]。

(2)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上肢肌力水平。 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评估,分为0~Ⅴ级,0 级为无肌肉收缩,Ⅴ级为正常肌力, 肌力优良率=(Ⅳ级+Ⅴ级)/总例数×100%[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如 NIHSS 评分、FMA 评分、MBI 评分、ADL 评分等,以()描述,行 t 检验;计量资料如肌力水平优良率等,以[n(%)]描述,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比较

干预前, 两组的 NIHSS 评分、FMA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NIHSS 评分、FMA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 NIHSS 评分、FMA 评分对比[(),分]

组别NIHS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FMA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24.72±3.06 24.65±3.14 0.096 0.924 13.32±3.72 18.63±3.79 5.999 0.000 31.32±5.97 31.76±6.03 0.311 0.757 46.42±7.48 42.35±6.53 2.459 0.016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MBI 评分、ADL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MBI、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 MBI 评分、ADL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 MBI 评分、ADL 评分对比[(),分]

组别MBI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ADL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41.58±6.67 41.83±6.32 0.163 0.871 63.82±7.14 56.59±7.03 4.329 0.000 64.25±4.13 63.64±4.51 0.598 0.551 87.76±5.18 76.42±4.72 9.709 0.000

2.3 两组肌力水平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的肌力水平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肌力水平优良率对比[n(%)]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肢体及神经功能损伤导致肢体残疾、功能缺陷,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和不便[8]。国内外康复医学相关研究指出[9-10],基于大脑同侧支配理论、神经再生理论、大脑两半球关系论、大脑可塑性理论,以及众多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科学的早期康复训练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 修复大脑神经,促使其末端突触再生。

临床常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方法众多,由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及训练方法多样,其应用效果也参差不一。双边训练指的是双侧肢体在同一时空内独立执行的运动模式, 在近10 年的国内外康复治疗领域中,双边训练运动模式得到了持续发展和研究。 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的NIHSS 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干预后的MBI评分、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肌力水平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双边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促使患者上肢近端运动功能及肌力水平有效提升。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现阶段,大多学者认为双边功能训练的实际效果与双侧大脑抑制正常化存在一定关联。发病后的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对信息的收发能力骤然降低,当患侧上肢想要其执行某一个动作时,患侧神经对相对应的健侧神经发出的抑制信息会明显弱于以往,易受到健侧神经发出的反方向信息的干扰和抑制[11]。 加之患侧神经对信息的下传能力变弱,导致患者无法动作或活动输出困难的现象。需依靠长期的刺激训练以及重新塑造并整合脑神经,才能获得相应的肢体功能。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双上肢执行同步的对称性训练,会促使患者双侧大脑之间原有的抑制机制逐渐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 (2)神经交流是一种整合脑卒中患者双侧活动能力的主要模式,主要结构为左右脑半球连接型神经纤维及胼胝体[12]。 连接型神经纤维(同侧冠状切面)把同侧差异化功能皮质发出的信息加以整合后,传导给胼胝体并作为大脑两半球之间调整信息平衡的纽带, 继而对信息进行适当分配后进行下传输出,或者是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调控后再一次分配到左右大脑半球所对应的皮质区域,对重塑神经元突触发挥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双边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上下肢功能,促进肌力水平提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患侧肌力肢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肢体写作漫谈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