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素质结构与“技-道”之辩
2021-08-11王东
王东
依据我国的学科分类,传统文科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和考古等 8 个一级学科。传统人文科学较注重理论、逻辑思辨等方面的问题。此类学科更多的关注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整体和个体精神世界的观念意识、知觉、情感、价值等,是人类对自身认知的高度凝练和深入思考。社会科学则主要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通过对社会现象分析,总结相关理论和规律,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所谓的新文科是由“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提出的,主要针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对新文科来说,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包括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1]。加快建设我国的高水平文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是新文科建设的使命所在。
新文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 2017 年率先提出,其初衷主要是针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我国高校对新文科的研讨主要集中在提出建设新文科的必要性、构建新文科的理念与思路、建设新文科的最终价值诉求等方面。在新文科的必要性方面,新文科建设不仅是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更应该是文科教育内在发展的一种呼唤,内需使然。在构建新文科的理念和思路的讨论中,培养具备怎样素质结构的新文科人才,也是不断被讨论的议题。高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在新文科教育推进的价值目标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怎样的素质符合新文科改革的价值诉求、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需要大家重新思考。
一、高校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国手工艺行业以传统师徒传承模式为主,其培养效果与个人天赋、态度等密切相关,并且选择范围较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在传统手工艺术当代发展的过程中,其已不再被作为常规的培养模式。上世纪 50 年代末形成的学校教育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为传统手工艺术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从业者,大幅提升了活态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在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中,学校教育应当是培养传统手工艺术从业者的重要模式。但其若要在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背景下,成为传统手工艺术的活态传承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就需要贯彻新文科教育理念,对现有的引领教学开展认识上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进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后,一直围绕“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手工艺传承人才?”这些问题提出不同时空维度的回答。期间,传统手工艺不断在时代变迁、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或顺应潮流、或默默坚守、或华丽变身,传统手工从业者和传承教育创新者不断努力调整身姿,终极目的是让手工艺实现活态传承,使其发挥在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同时,也是为了让手艺人在习得手艺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在构建传统工艺有效传承机制所依托的系统中,学校教育依然是最合适的培养模式。在新文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对高校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思考,不应该是新文科概念在具体行业领域的被动推演,而是新时代传统手工艺内在生命力迸发的迭代更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技”与“道”的工艺修养与新时代的人才素质结构既有重叠又有新的内涵拓展。
二、新文科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技”与“道”之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技”和“道”,但凡涉及技艺均存在这两者之间的思辨。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浸润,自然也存在着“技”与“道”之分。“技”是人的行为能力,一般是指特定人所掌握的某种专业技艺、熟练技能、独特技巧等;“道”是人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的总结归纳和抽象,表现人的文化和思想的体悟。“技”属于物质层面,“道”属于精神层面。“技”是“道”的物质基础,也是“道”的载体,“道”不仅以“技”为基础形成,更多依赖于技能之外的素质。
“进技乎道”是传统手工艺从业者的至上追求,素质结构决定了所能达到的“技-道”境界的状态。最高境界是“技”与“道”的合而一体,即“技”已经升华为道。中间阶段是“技”面对“道”,“技”可以望“道”之所在,即便近在面前,却仍未能达与“道”,仍然在寻求技与道相合之法。最下是“技”与道相背而处,“技”不能查知“道”的存在,即使已在身后毫厘之间,却绝无与道相结合之可能[2]155。传统优秀手工艺术产品向现代人展示出“道”的魅力,而新文科视野中现代的传统手工艺术需要结合新科学技术升级“技”的内涵,需要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拓展“道”的高度。
目前,新文科教育中传统手工艺术发展过程,存在着的“技”与“道”的思辩中,“道”不再如古代社会中那般玄虚,而是通过“技”学习工艺与文化的传统,从而生发的文化创意及工艺之道的一种反应。“技”也不仅是手工艺层面的工艺技能,而是更广泛的涉及现代造物科技和互联网信息等技术。“道”不再被材料形制等物质性拘束,纠缠于“天人合一”凌空蹈虚的古典表述语境。通过对传统手工艺术中的文化的体悟和内在特征的抽象和提炼,形成内在思想和价值观,将其转化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于各种产品的设计制作中。新的工艺人才素质中“技”与“道”的统一,其实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技艺与哲思的统一、传统手艺与当代审美的统一。如此,传统手工艺术在价值观获得认同时,仍然可以再还原于当代社会生活中。
在新文科语境下讨论传统工艺的“技-道”,需要形成更开放和多元的工艺观。“技”更多表现于工艺的外在形制的物质性,是一种造物的手段,涉及材料、工具、制作流程等。其中,被手工艺所强调的“手感”“不可复制性”等要素,应该被置于当代造物技术和生活形态中重新被认识,避免只是将手工艺当作博物馆或民俗馆的收藏之物,沦为机械复制时代手工技艺的大比拼。但“道”在当代工艺文化的语境中更多体现在工艺创作、品牌价值观传播、市场运行等非物质要素设计中。“传统工艺镶嵌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式,与风格样式上的花样翻新相比,制度创新、研发和经营模式创新是一种更深层次,更重要的创新”[3]。新文科语境中谈传统工艺的“道”,需要避免清风逐流云的空泛玄谈,更多体现在对工艺文化的深刻体悟、对社会发展全面深入的观察、对设计理念的实现和传播。相比材料、工艺、技法的创新,对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观念更新、跨领域合作、市场模式兼容、品牌价值观传播等活态传承模式地创新,才是当代手工艺术深层创新之“道”。
三、新文科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涵盖了一个人诸多方面的品质特征,包括体质、智力、习惯、性格、价值观、知识积累、技能掌握等,通过人的行为模式集中体现出来。在美观学者莱尔·斯潘塞(Lyle M·Spencer)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上诸如技能、知识等属于显性素质,易于被认知和测评;“水面”以下如习惯、价值观、个性等内在隐性品质则不易被直接察知。在这里,可以把显性因素理解为“技”的内容,把内在驱动的“道”理解为隐性素质。传统文科教育易造成人才培养素质的结构单一,所属层级普遍较低,致使其难以达到推动传统手工艺术现代转型和有效活态传承的要求。因此,立体、跨学科、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将塑造出多层次的从业者素质结构。
在适应传统工艺新文科建设和有效活态传承要求的金字塔多层素质结构中,第一层是对基础层面的通识素质,其为人才培养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基础通识素质中的素质应分两个层面,一是哲学与审美素养的培养,二是专业通识素质的培养,前者是新文科工艺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内容。第二层是设计创意素质,是为满足创意设计的要求所具备的艺术设计基础、工艺美术基础素质。第三层是位于顶部的传承创新素质,体现工艺人才对工艺行业和社会发展深入研究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是实现活态传承所要具备的高端人才素质要求。
(一)基础通识素质
1.哲学素养与文化底蕴
有观点认为,当前传统手工艺术的萎缩是人们不再动手劳作所致,但更深层的原因当是动脑地减少。工具是手的延伸,手则是思想的延伸,大脑支配着手的工作,人的思想折射于手工造物艺术之中,本质上是哲学思辨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功用器物上的转化。功能、技艺、形质、物料、人事,所有这些均有相应的哲学内涵。工艺之“道”是“对客观世界的哲学认识、哲学思辨,他是中国哲学的原点和归宿‘道’之生发在于古人对事物现象、内在规律的疑问和思索,‘道’之归结在于古人对事物现象、内在规律的洞悉和把握”[2]58。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贯穿着哲学思辨,其起源和流传均是建立于哲学思辨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于具有内在延续的价值观决定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同样需要哲学思辨作为介质。一旦缺乏哲学思辨传统文化所表现的价值观,便失去了赖以维系其存在和活性的要素。
传统手工艺术行业人才培养从基础教育阶段便需要加强古代哲学学习,这是当前传统手工艺术行业从业者最为欠缺的知识和素质,也是当前的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中,与哲学直接相关的内容非常缺乏,既缺少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又缺少教育过程中的必要补充。思想性的不足严重拖累了从业者的创造力的提升,而基于哲学思辨的思想观念将贯穿于从业者的职业生涯,是制约从业者成自身成长和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得加速,尤其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时尚文化的快速变化,对公众价值观的冲击,与现阶段的技术和文化代沟所表现出的价值观的差异化亦远大于传统意义上因年龄差距而形成的不同。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因面对价值观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的不同,会形成价值观分歧或冲突,同时在年龄和文化环境方面的巨大差距所导致的审美和工艺观上的差异,需要拓展对传统手工艺术的认识。以此促成整体样貌呈现的多元化趋势,真正弥补人才培养中由于观念和审美代沟形成的传承代沟,从而塑造多元、开放的工艺观,有效应对传统手工艺术传承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新文科建设中,对传统工艺传承应当体现设计者对文化所反映的特定价值观的思考,产品品牌的推广将因此延伸为价值观,所塑造的品牌文化内容和形式的推广进一步延伸为审美和价值观的推广,这是当代手工艺术发展应对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冲击的有效手段。传统工艺“无论是创新性发展还是创造性转化,就其实质而言都是要以创造性的方式在当代生活中实现传统工艺的价值,使传统工艺价值最大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4]32。文化底蕴地培养强调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文化自知要正确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文化、看懂自己的文化,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根本。拥有文化自信,才可以创造出具有文化根基和文化内涵的工艺作品。
2.专业通识素质
专业通识素质包括艺术设计基础和专业工艺技术两部分,艺术设计基础涉及平面和立体造型能力、绘画能力。现有从业者中缺乏经过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的教育,不具备美术基础、设计方法,不会画画,不能不懂设计,便只能停留在操作工人的层面上,缺乏在职业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工艺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艺术设计类课程地训练,使从业者得到系统的造型能力地训练,训练的过程中调动设计思维,释放个性和能动性。注重人才培养中多元化综合知识地提升,使从业者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最终转化工艺设计能力。基于工艺操作的设计能力,是支撑从业者达到核心地位,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工艺职业生涯的关键。在新文科建设的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中,艺术设计基础已经是传统手工艺术行业入门最基本的必备的专业素质,是从业者能够在职业发展上取得进步,保持延续性的必要基础。
专业工艺素质是从事专业领域对材料加工利用的特殊工艺技术。新文科建设的专业工艺基础首先面临的是对工艺运用观念地改变,摆脱风行日久的技术等同于艺术观念得影响,必须要重新认识艺术和技术的表里关系。工艺的目的是充分展现材料的特性服务与产品的艺术性表达。精细的工艺技巧只能是一种实施和支撑的手段,在学习掌握全部的手工工艺技术的同时,必须还要懂得工艺的适度。“传统工艺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激发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创造活力,提升传承人自身的设计水准,同时培养和吸引懂传统工艺、有文化情怀的设计师,为传统工艺做出恰如其分的设计”[4]17。传统工艺重视材质之美与工艺技法之美,将“材美”“工巧”作为审美的要素。新文科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对新材料的运用和研究、对新的造物技术工艺学习也是新文科新工艺要突破的点,技术工艺为文化主题和艺术形式服务,使工艺止于适度。合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是提升工艺修养的新内容。
(二)设计创意素质
设计创意素质包括文化积累、设计思维、材料工艺知识技能、哲学思辨等综合素质能力内容。文化积累包含知识多元化和文化修养两方面,现有的工艺人才培养表现出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以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为主,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专业性过强。针对就业进行专业培训,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增长性发展。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行业工人,却因为综合素质较低,限制了自身后续的发展和提升。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表示,“新文科是对一直以来文科知识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的一次反拨”。不少专家强调,当下的文科教育最缺乏的是“人文教育”,上海财经大学刘小兵教授指出,“传统文科越分越细,功利性太强,对文科的实质理解和关注度不够”[5]。
在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高速变化的今天,谈论传统手工艺术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其在学科专业归属问题上一直存在边缘化和模糊性。由于缺乏明确学科和专业素质结构的认识及素质培养的目标,其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均存在着很多疑问。学生的素质结构未得到有效构建,素质水平也缺乏质的提升,入行就业的学生大都如同重新学习。实际上,这般培养成果存在着很严重的时间浪费,而时间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而言是极为宝贵的。
根据 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目前将传统手工艺归于设计学学科下的工艺美术专业是普遍的认识。早期存在的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割裂的认识,很大程度限制了手工艺的未来可能性,同时割断了现代设计的文脉,在新文科建设中必须修正这种依然存在的认识。因此,将传统手工艺学科专业的模糊性特点,转变为与更多学科专业的兼容性,发挥设计学科为主体的知识多元化是提高工艺人才创意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新文科工艺设计创意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增加以设计学为主体的知识范围与知识种类,跨学科、跨专业地加大个人的知识面。设计学科的知识交叉特性要求在人才培养中打破专业界限,融合各种与人相关的各学科知识。扩大知识覆盖面可以使得从业者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更新的脚步,不至于落后,而知识多元恰是拓展创意空间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设计的社会影响被视为一种“在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崛起的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6],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所涉及的学科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还包括自然科学及技术诸多领域。新文科手工艺术教育旨在建立一种以系统的观点,建立手工艺设计与相关学科之间融合贯通的知识框架及素质培养目标。
(三)传承创新素质
传承创新素质主要包括研究能力和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的适度能力,这是对从业者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方面的素质被反复提及,却长期被忽略或普遍被误解。因此,对其进行的弥补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目前,由于这方面素质地缺乏,严重制约了传统手工艺术的生存和传承。缺乏研究,就缺乏充分的价值观层面的思考,使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现在的保护和研究大多被演绎和附会所替代,形式主义掌控了传承的理念。
传统手工艺术的活动传承在客观上要求保持传统手工艺术应有的文化风貌,不再仅是工艺技术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工艺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传递给继承者。因此,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的人才培养,首先要对所从事的传统手工艺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对传统手工艺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依据的传统价值观进行详实客观的阅读和理解,这也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特定的特定的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速寻,全面考量着传统手工艺术行业的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和修养。
无论传统手工艺术人才培养按照何种行业目标引领的方式发展,或是循着原有轨道继续前行,或是转向文化创意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新形态,都无法脱离共同的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手工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基于前人基础的文化创造,对他的保护和传承则要依赖现代人完成;而文化创意产业围绕着从业者的创意创新能力展开。因此,建立在对技艺精湛的研习和对社会深入的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传承创新能力成为行业人才的核心素质。
四、由“技”入“道”的新文科手工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提出,新文科的“新”首先应当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集中体现在 4 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上,努力实现培养人与培养某种人的统一。二是教学内容上,努力实现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三是教育观念上,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四是人才评价上,努力实现上得去与下得来的统一[7]。传统手工艺术的新文科建设目标是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和有效活态传承,依据此目标形成对人才培养素质结构的不同层次要求,自下而上依次为通识素质、创意素质和传承素质,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素质培养。这一金字塔结构层次递进的素质要求培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传统工艺中作为主体的人,从“技”的熟练掌握到“道”的体悟运用的修习路径与目标。
(一)由“技”入“道”塑造多类型创新人才
在传统工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多层素质结构中,3 个不同层面素质中“技”与“道”的统一,将塑造3 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手工艺术传承优秀人才。第一层是注重“技”的基础层面的通识素质,这一层面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是从事手工艺术行业的“能工巧匠”。第二层面设计创意素质,要求在具备全面的工艺技能基础上,拓展以设计学为主体跨学科知识多元化,提高工艺制作中创意设计的要求,对应行业发展中不足的设计创意人才,可以称为手工艺设计师。第三层是传承创新素质,体现工艺人才对行业和社会发展深入研究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为实现活态传承培养研究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创新性人才。在这一多层素质结构的培养中,对“道”的学习和体悟是贯穿在每一个层面的,体现为哲学和文化素养及多元知识积累的通识素质(见图1)。
图1 “技-道”系统观下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才素质结构
“技”与“道”的关系在这个金字塔素质结构中更多强调不同层次素质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位于上层的素质必须以下层的素质作为基础和依托,共同形成一个整体通识素质,对创意素质形成支撑,而传承素质又是建立在此两者基础之上,缺乏通识素质创意素质不可能独立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失去了通识素质与创新素质的保障,传承素质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效。由“技”入“道”是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路径追求,由“道”运“技”是人才培养素质实践原理,新文科素质结构决定了所能达到的是“技”与“道”的合而一体的素质境界。由“技”入“道”的素质培养使得层次递进的金字塔素质结构转变成了一个动态的三角结构,任何一角的素质模块在“技”“道”统一的状态中,都可以产生不同类型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由“技”入“道”是实践与理论的互动统一
传统手工艺与民生息息相关,从民间田野到书斋课堂,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现实。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不再仅是“技”与“道”的传承,还要实现“经济”利益的兑换和市场空间的拓展。“因此,我们应把民艺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不仅是乡村的也是城市的;不仅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8]。新文科建设中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才素质培养是“技”与“道”的合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的统一,亦是技能实践导向理论提升、理论研究驱动创新实践的互动过程。
在高校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对传统工艺的田野调研实践和课堂教学研习的有效双向链接。传统工艺来自民间田野,培养对象和内容需从“田野”到“课堂”,再从“课堂”重返“田野”的实践路径中反复锻炼和检验。教学模式和内容引入动态机制,面对当前传统工艺的现状和生活形态、文化、市场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培养目标,建构经得起社会和生活考验的工艺传承人素质结构。
五、结语
传统手工艺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科技时代迅猛来临的今天,需要返璞归真重新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具备怎样的素质。更多的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不在当前的技术革命和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这意味着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在寻求“技”与“道”合一的研习过程中,需破除学科界线,拓展专业课程的设计。除了基本的设计学和工艺课程,还需加入更多相关学科内容,如社会学、哲学、传统文化认知、心理学及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知识成果学习,实现在人才培养中的文理交叉多元化知识结构。
新文科手工艺术教育旨在建立一种“道”“技”合一的系统观点,建立手工艺设计与相关学科之间融合贯通的知识框架及素质培养目标。由“技”入“道”的培养路径、立体/跨学科/多层次的培养体系、金字塔素质结构模式中为新时代手工艺创新人才素培养注入的新内容和要求。改变原有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引进动态机制,以适应及赖以生存的工业经济、生活形态、文化思潮等的不断变化,实现人才素质培养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转变手工艺术教育观念、完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更新工艺观念、全方位推进新文科教育进程,把传统手工艺教育从重共性、重传统向随时随地可以补充和更新知识的终身教育。由此,塑造有文化涵养、精湛技能、对当代社会和行业发展富有洞察力、有情怀、有实践执行力的多类型、高素质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