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有效排痰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分析

2021-08-10秦雪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治疗护理质量

秦雪

摘  要:目的  探究对比给予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治疗患者有效排痰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4例,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依照术后护理措施差异性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落实有效排痰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均为(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肺癌术后应用有效的排痰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排痰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101-02

据临床调查研究资料证实肺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严重。目前肺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进行病灶组织的及时切除能够有效防止癌细胞扩散,对延长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胸外科领域中新发展起来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操作方式,因手术操作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胸部切口疼痛感比较剧烈,肺部组织存在较多的分泌物,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特别是因手术操作的影响对于术后痰液护理的要求在不断提升[3-4]。为了分析探讨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后的有效排痰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性,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探析肺癌术后患者排痰护理的具体措施,将护理内容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所选对象共计84例,均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具体研究内容伦理委员会予以审核批准。依照护理措施差异性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所占比例相同。对照组中研究对象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女性=27∶15,年龄跨度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61.25±2.07)岁;观察组研究对象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女性=26∶16,年龄跨度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61.16±2.14)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选对象的肿瘤组织都局限于1个肺叶,病灶直径均小于5 cm,手术治疗期间展开单个肺叶切除以及系统淋巴结清扫;②均被确诊为肺癌。

排除标准:①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意识不清晰;③展开气管插管、切管切开操作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排痰措施,在手术治疗以后采用常规排痰措施,主要内容包含常规吸氧护理,吸氧量为3 L/min,进行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在麻醉清醒以后指导患者采用头高位的休息体位,指导患者准确深呼吸,落实吹气球等呼吸锻炼方式,促进患者肺功能尽早康复。

观察组以常规排痰护理为基础展开有效排痰护理措施:①借助于振动排痰机帮助患者排痰,2次/d,将使用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②叩背护理:在护理期间每间隔4 h叩背1次,在叩背期间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在叩背操作时要求护理人员保证五指并拢,将手掌呈现为杯型,保证叩背时存在类似于“空空”的响声,叩击时需要腕关节用力,采用自下至上的方式进行背部叩击。③呼吸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展开准确的呼吸锻炼,在手术操作后的第5天展开锻炼方式,选择膈肌、腹式呼吸等训练方式。在膈肌呼吸训练指导时,护理人员需要将双手放置于肋弓位置下,要求患者在锻炼时使用鼻子吸气,腹部呈现为向外胀起,和护理人员双手紧密接触,要求患者处于屏气状态1~2 min,确保肺泡处于完全张开的状态。在腹式呼吸时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体位,将一只手放置于腹部,另一只手放置于胸前,尽量保持锻炼期间胸部不动,在呼气时指导患者进行腹部的用力挤压,尽量促使腹部回缩,在吸气时腹部需要对抗压力,腹部呈现为鼓起状态,需要患者在吸气锻炼时应用鼻子深吸气,将屏气时间维持2 s左右,呼气时采用吹口哨的方式,将缓慢呼气的时间控制于6 s左右,在完全掌握呼吸锻炼后指导患者自主训练,训练3次/d,训练时间控制在10 min。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评估护理质量,以护理满意度、沟通技巧、服务态度、操作熟练度作为评价内容,分值越高表示为护理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对比评估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状态的主要癌症,其治疗方案依然以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术式的创新和完善,手术治疗模式已经从开胸手术发展成为胸腔镜手术,因此手术操作方式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势,在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虽然此类手术操作方式能够缩小手术创伤,但是术后存在的肺部分泌物依然是临床护理的难点[5]。

此次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患者手术治疗以后由于对肺功能产生一定损伤,呼吸道分泌物有所增加,呼吸肌减弱,气道黏膜功能有所下降,分泌物增多的同时排出量减少,存在排痰困难的现象,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肺癌患者术后重要的护理内容[6]。此次护理期间落实有效的排痰护理措施,协助患者翻身、落实叩背、促进咳嗽、排痰等护理措施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叩背振动背部,能够促使附着于肺泡周围的支气管壁痰液松动,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气以及组织缺氧情况。配合有效的呼吸锻炼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肺部复张现象,降低肺不张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7]。

综上所述,针对采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来讲,落实有效的术后排痰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排痰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淼.术后恢复综合方案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护理中应用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3):132-134.

[2]董小章,刘雄涛,刘圆,等.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65-167.

[3]杨萌,李文婷.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23-25.

[4]宫莉莉,王坤.快速康复护理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192+194.

[5]成金華.对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18-219.

[6]耿惠.对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34-235.

[7]何佳燕,周爱芬.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9):1632-1634.

猜你喜欢

胸腔镜手术治疗护理质量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