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
2021-08-10林华
林华
(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眼科,山东临沂 2777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 是一种常见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20~45 岁男性,以视物变形变小、眼前黑影、视力减退等为主要症状。CS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精神紧张、眼部感染等有关,部分患者可自行痊愈,但病程较长或多次复发者,可出现永久性视力障碍,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减轻患者视功能损害[1]。 传统治疗CSC 的方法有氩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等,其中氩激光光凝是通过在视网膜上形成密集的光凝点,封闭渗漏点,操作过程中需避开黄斑中心凹,存在一定局限性。 光动力疗法可用于中心凹或近中心凹区域的渗漏点,但可能引起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中心点暗等并发症[2]。 577 nm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CSC 的方法, 通过微脉冲激光使病变部位蛋白质凝固,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但SML 治疗后康复期较长,多数患者需要2 周甚至1个月才能恢复视力。 碘剂具有抗炎、促进视网膜代谢等作用[4]。 基于此,该研究 探讨 SML 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CSC 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 CSC 患者 68 例(68 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 例(34 眼)和观察组 34 例(34 眼)。 对照组男 28 例,女 6 例;年龄 28~63 岁,平均(39.63±4.06)岁;病程 1~7 d,平均(3.44±0.87)d。 观察组男 29 例,女 5 例;年龄 27~60 岁,平均(38.54±4.23)岁;病程 1~7 d,平均(3.60±0.79)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自觉有视物模糊、变形等症状,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可见明显渗漏点,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CSC;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200 μm 以内;入组前未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及药物治疗。(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 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疾病者;为易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病史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577 nm 阈值下SML 治疗,采用577 nm眼底激光治疗仪 (法国光太医疗集团, 型号:OptimisⅡ,国械注进20183162417),先将激光治疗仪调成连续波单点模式,激光参数为:光斑直径200 μm,曝光时间200 ms,在视盘鼻下方外视网膜测定阈能量,将视网膜可见淡黄色光斑时的激光能量设为治疗阈值能量;之后转换为微脉冲模式,光斑直径与曝光时间不变,设置负载系数5%,微脉冲曝光能量为6 倍阈值能量,仔细阅读眼底FFA 图像,对渗漏点及其周围50 μm 范围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卵磷脂络合碘(Daiichi Yakuhin Sangyo Co. Ltd. 国药准字HJ20160151,规格 1.5 mg/片)治疗,口服,3 mg/次,3 次/d,连续服用4 周。
1.4 观察指标
(1) 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E 字视力表检查,视力记录采用小数视力换算为LogMAR 视力描述。
(2) 黄斑中心厚度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频域系统RTVue-XRAvanti-OCT 仪器 (美国Optovue 公司, 批准文号20142165816,规格:RTVueXR)采集 CMT,双眼检查扫描在一次检查中完成,选择retinamap 模式,扫描范围5 mm2。
(3)光敏感度: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全自动视野仪 (重庆泰克医电仪器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型号TEC-3)对患者眼中心30°视野进行检查,确定光敏感度。
(4)临床疗效[5]:于治疗 4 周后,判定临床疗效。治愈:患者视物模糊、变形等症状消失,BCVA 完全恢复或恢复至发病前水平, 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水肿消失,FFA 检查无荧光素渗漏点;有效:临床症状改善,BCVA 提高2 行以上, 眼底检查提示黄斑水肿减轻;无效:临床症状、BCVA 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5)并发症:于治疗4 周后,记录并发症包括皮疹、口干、恶心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 BCVA、CMT、光敏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 BCVA、CMT、光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 BCVA、光敏感度均高于治疗前,CMT 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BCVA、光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CM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 BCVA、CMT、光敏感度比较()
表1 两组 BCVA、CMT、光敏感度比较()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BCVA治疗前 治疗4 周后CMT(μm)治疗前 治疗4 周后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 值P 值0.44±0.18 0.49±0.12 1.348 0.182 0.68±0.15a 0.75±0.10a 2.264 0.027 519.56±79.35 524.10±84.51 0.228 0.820 368.74±62.43a 276.99±41.28a 7.148 0.000光敏感度(dB)治疗前 治疗4 周后22.68±2.42 22.05±2.61 1.032 0.306 25.79±2.13a 27.86±1.48a 4.654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轻度口干2 例,恶心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观察组轻度口干 3 例,皮疹 1 例,恶心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7)。
3 讨 论
CSC 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底病变,病理改变为部分脉络膜毛细血管阻塞,局部压力增大,邻近血管扩张渗漏,导致局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从而诱发视物模糊、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6]。 若CSC 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迁延,积液长时间不能吸收,将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性损伤[7]。
目前, 临床治疗CSC 多采取药物治疗及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拮抗剂等, 激光治疗包括传统激光光凝、SML 等。传统激光光凝治疗CSC 过程中, 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吸收能量的同时,会累及脉络膜层和神经上皮层,引起并发症,而SML 对脉络膜和神经上皮层影响较小,相较于传统激光安全性更高[8]。但激光治疗后患者康复期较长,卵磷脂络合碘能够促进视网膜组织呼吸,改善局部新生代谢,是治疗眼底疾病的常用药物,但并不能彻底解决眼底病变,多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9]。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BCVA、光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CMT 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CSC 疗效确切, 且安全性高。 577 nm SML 可选择性作用于RPE 层,将其温度提高至蛋白质变性的阈值下,并限制热能向脉络膜层和神经上皮层传输,避免激光斑扩大融合。 激光治疗眼底疾病时,应考虑靶组织对激光是否有高吸收率,以及激光经过路径上的其他组织对其较少的吸收率。氧合血红蛋白对577 nm SML 的黄色激光的吸收率较高,可视化组织反应较为精确,因而黄色激光可有效治疗视网膜下病变,满足CSC 患者的治疗需求。 黑色素对黄色激光的吸收率最高, 晶状体核与黄斑色素吸收最少,黄斑部集中了眼内黄色,因而黄色激光是黄斑区叶黄素吸收少、散射少的光源,光毒性较小,且光斑范围较小,能够减少热能的轴向与横向扩散,减轻对屈光间质及其他组织的损伤,从而有效保护视力[10]。 卵磷脂络合碘是口服有机碘片, 口服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能够直接深入细胞内, 刺激甲状腺与甲状腺激素增加,改善视网膜的新陈代谢,使病变局部的炎症产物吸收或清除,促进黄斑水肿吸收,并促进局部坏死组织修复,改善RPE 的功能,加快视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CSC 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保护黄斑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