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08-10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张径真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学师范大学共同体

◇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张径真

国家民委办公厅近日公布了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评审结果,本次获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建设周期为三年,全国仅有31所高校通过审批。内蒙古师范大学组织申报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功获批,成为国家民委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的唯一一所“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3月20日至21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此次系列学术活动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共同承办。活动分三项议程: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二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与座谈会。第一项议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于3月20日上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海青,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张世保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教育厅、社科联的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了揭牌仪式。

开幕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代表主办单位向参加揭牌仪式和学术研讨会的来宾致欢迎词。阿拉坦仓校长谈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强国家统一之基、固民族团结之根、铸精神力量之魂。内蒙古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我国民族自治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内蒙古地区的育师之地、铸魂之地,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国家民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充分体现了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殊荣,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基地建设与发展,并将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地的学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以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不断推出民族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在基地揭牌仪式上,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张世保宣读了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名单的通知》后,阿拉坦仓校长与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海青一起为基地揭牌。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来喜宣读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聘任的决定》,宣布聘请阿拉坦仓校长担任研究基地主任,聘请纳日碧力戈教授担任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并颁发了聘书。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海青在揭牌仪式上向内蒙古师范大学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基地建设付出心血和贡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王海青主任在发言中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发展,是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平台,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工作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地做好研究基地的工作”。王海青主任就基地如何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创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新局面提出五个具体要求:一是要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治站位,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族理论政策做出深刻阐释。二是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关键问题上做好理论阐释。三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四是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研究,探讨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五是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对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妨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法规逐步调整完善。最后,研究基地也要按照国家民委的有关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地方特色,整合多学科力量,科学制定基地学术研究规划和年度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大力加强基地的研究团队建设,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使研究基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纳日碧力戈教授谈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的根基,是民族团结的本源,是精神家园的灵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共同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不忘初心,重温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各族人民心心相通,情感交融,血浓于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顺应时代,守正创新,兼和相济,心物一体”。

会议主持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来喜在揭牌仪式上谈到:“王海青主任的讲话,是一场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他不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相关表述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表述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还为我们新成立的基地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

本次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东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余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王延中、方李莉、龚永辉、苏发祥等16位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从不同学科和视角做了主旨报告。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关系的理解”。王延中教授认为,世界上的民族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杂乱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定规则和秩序。要想梳理看起来杂乱的民族现象,总结出其中条理清晰的秩序并用学术话语表述出来,需要从政治的维度、地理的维度、经济的维度、社会的维度、文化的维度、语言的角度、历史的维度等八个维度探讨民族现象背后的结构安排、秩序安排。秩序安排,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内在追求。这种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内在追求来源于其内在的结构性,而这种结构性并不是来源于西方那种由相互独立的个体组成的社会结构,而是源自我们强调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来我往、我来你去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论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视觉形象的再建构”。方李莉教授认为,民族视觉形象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识别系统。在工业革命前,人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文化交往并不密切,各民族的文化自成体系。工业革命后,世界范围的民族视觉形象被普遍淡化,其深层的原因是资本主义为了推销其工业产品,需要规模化、标准化、去传统化、去地方性,这样才能实现市场全球化。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后现代思潮的兴起等因素推动世界进入了从“去地方风格”到“再地方风格”的新时代。在国家和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交往中的视觉形象是进行群体识别的主要符号,民族视觉形象的再建构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因此,民族视觉形象的建构是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维度。

广西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龚永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聚椭成圆——顺理成章求取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包容性的最大值”。龚永辉教授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民族意识良性调控的社会实践,必须切合我国56个民族的心理认同实际,最终目标是找到各族人民心中的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56个民族的自我认同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历史、现实利益等复杂因素的交融铸就。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各民族间的认同犹如家庭成员各自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真情实感,亲人可能感同身受,但也绝不可相互替代。国内民族的认同心理大体上是56个椭圆,凝聚56个椭圆才能构建中华民族的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并不矛盾,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56个民族是一个个椭圆,中华民族是大圆。本民族的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与高层次认同的关系,前者要服从于后者。

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苏发祥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充分发掘和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资源”。苏发祥教授立足史学与文献学的视角,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与意义。苏发祥教授认为,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以往的民族史研究中,纵向的和单向的研究较多,共同性的研究比较少。今后我们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史、中华民族从自在的实体到自觉的实体的发展史、中华民族文化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形成发展史、中华民族边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内在体制发展史等七个方向展开研究。可以从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中分类挖掘可以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史料。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工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尽管只是一个其中视角,但非常重要。

在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丁宏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院长于逢春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李志农教授、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张亚辉教授、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谢继胜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中心主任郭锐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蒋彬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刘芳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郝亚明教授、兰州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谢冰雪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编辑部主任乌仁图雅博士、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何生海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亚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谢咏梅教授。各位学者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历程、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法权与族体、汉藏佛教艺术交流、民族国家建构与国家民族整合、西南民族的“同源共祖”叙事、族群迁徙与中华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维度、抗疫中冀南村民的文化表达、学术期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北疆族际通婚历史等视角探讨和总结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路径。

本次活动的第三项议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与座谈会。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苏发祥教授、编辑部主任乌仁图雅、广西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龚永辉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亚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等应邀前来与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的师生一起分组学习和讨论了习近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与精神。苏发祥教授围绕“新时代民族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题,与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的师生一起重新探讨了民族学的概念、理论、范畴,民族学研究与民族工作研究、民族问题研究、少数民族研究的关系,民族学的二级学科建构,民族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关系等当前民族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对新时期民族学研究方向的调整、民族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转换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龚永辉教授和大家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转型问题。龚永辉教授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与我国之前不同时期的民族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内在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建立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是我国70年民族理论研究的智慧结晶和国家民族工作实践丰富经验的累积,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此次系列学术活动聚焦“守正创新”的主题,内涵丰富、视野开阔,既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建构,又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的个案挖掘;既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索,也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必将对今后推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民族学师范大学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彩版作品(1)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新疆少数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学思考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
近代华牧徐松石“中国认同”的三重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