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初探

2021-08-09刘克方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教学

刘克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等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成为教学研究热点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从组建线上课程自主学、设计实践课程合作学、面授课程引导学三个方面组织课程教学,探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线上线下课时分配、线上线下内容衔接和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等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学习通平台   传统教学   混合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种线上课程崛起。与传统课堂授课相比,线上教学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而且学生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传统课堂授课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便于规范管理。因此,未来教学方式必然是线上和线下相融相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湖南科技学院“纲要”课教研室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出一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该模式既可以发挥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监督学生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达到“纲要”课的最佳教学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 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因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和升学人口较多,各层次升学压力大,各级教育一直以應试为目的培养学生,以升学率作为参评各级学校教学质量最主要的依据,使我国应试教育盛行。应试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指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弊端深厚。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教育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启发式教育,着重锻炼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弥补我国基础教育中灌输式教育使用过多带来的不足。

(二) 进行课堂革命的现实需要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已不需赘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但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有优势,如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性比较强。线上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交互性,但不利于师生正面交流,教师亦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都有优缺点,但可以相互补充,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现实需要。

(三)顺应信息时代的大学教育

5G时代的网络传输具有高速度、低时延等特性,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5G时代的大学教育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然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00后”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方式,能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扩充知识容量,紧跟时代热点,增加教学生动性,易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组建线上课程——在线自主学

2020年的大规模线上授课促使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不断完善线上课程功能,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完善的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首先组建好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的组建应当以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按章节设计好在线课程,线上课程的组成应当有文字、史料、视频、音频、图片、案例等丰富多彩的素材,学生将教材与线上课程结合起来自主学。在学生学习线上课程期间,教师可以发布讨论题让学生思考,在讨论中擦出思维的火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学完章节线上课程以后,教师应在线上进行单元检测,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实践课程——小组合作学

实践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体验更好地理解知识和了解知识。基于此近年来大学课程中实践课程越来越普遍,设置实践课程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

在具体“纲要”课中,实践课程形式应当以田野历史遗迹考察、确定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为主。田野历史遗迹考察的具体实行形式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抗战遗迹、红军长征遗迹、伟人故里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将课程知识内容升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写出自己的实地考察报告。确定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则由教师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以具体年份为契机,如2019年可确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的巨变。学生5人一组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制作学习成果汇报PPT等,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在课堂进行学习成果展示,评出一、二、三等奖作为实践成绩。

(三)开展面授课程——老师引导学

无论是自主学习在线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在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面前,心智稚嫩的大学生并不能完全辨清观点的对错,需要教师在面授课程中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将“纲要”课中一些混淆视听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讲清讲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授课程是教师能够系统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形式,对于部分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教师只有通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解释才能让大学生明白历史虚无主义的极端错误性。所以,线上课程是基础,实践课程是重点,面授课程是关键,只有三种类型的课程相辅相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才有所保证。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纲要”课中运用的问题与建议

(一)线上线下课时分配问题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课程会占用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学生要在学习通平台上学习教师组建好的线上课程,这些学习全部利用课后时间并不现实,但是全部利用课堂进行在线学习时间也不够,所以线上线下的课时分配问题就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

湖南科技学院“纲要”课实际课时量是48个课时,其中实践课程占8个课时,剩余40个课时。线上课程因学习时间长,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都需要学习,在剩余40个课时中应当占百分之五十,采取学生课后时间和课堂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既解决学生课后时间占用过多的问题,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线上线下内容衔接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纲要”课的线上课程主要侧重于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学习,实现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线下课程主要侧重于“纲要”课中众多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辨析,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价值目标,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塑造,实践课程侧重于当地革命遗迹的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及确定主题的小组合作研究性學习,实现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学习通是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于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教师依据教材知识体系创建线上课程,章节与教材对应,利用超星学习通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线上课程更为生动、形象,辅助学生对照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把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整体线索梳理清楚。线下面授课程则着重讨论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性,将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理清楚,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课程考核是一个难题。在线上课程学习中,有些学生可能不仔细观看视频、将案例放置一边而做其他事情,可能将单元测验题全部用百度搜索也能得到很高的单元测验分,涉及学生网络学习诚信问题。

基于此,我校将总成绩分成线上课程占比百分之四十、线下期末考核占比百分之四十、实践课程占比百分之二十。线上课程依据超星学习通的后台成绩记录为准,涉及学生签到、回答讨论题、观看线上课程视频案例等素材,以及每章节的测验得分。线下课程以期末卷面考试为准,考量的是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防止线上课程失效化,以此解决学生网络学习诚信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实践课程必不可少,这样总成绩就是一个综合化的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四、结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不可避免地打上网络数字化烙印,信息化教学已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重构了师生角色,优化了教学环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情感互动频率,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显著提高,学习获得感不断提升,拓展了知识分享途径,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具有灵活易操作性,既能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人魅力,又能发挥线上教学的跨界传播优势,有效解决学时压缩与知识膨胀的矛盾。可以说,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学生自主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

[2]叶潮流,李德才,檀明,郭伟光.基于MOOC的“数据库原理与运用”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7).

[3]陈文林.高校思政课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XKYJ 2020060)。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