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创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2021-08-09王昭杨超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昭 杨超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社會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乎经济升级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新时代,经济社会转型、就业方式不断转变。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自主创业,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体现,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创业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研究并指导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增强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原因

(一)就业创业焦虑感加剧,心理问题较突出。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不断发展,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认识不足,出现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在生活中回避讨论就业话题,等待亲友帮助等问题。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创业时有各种忧虑和心理问题,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程度、对应聘职位与自身匹配度、对自身有无工作经验、对就业创业失败的承受能力等产生认知焦虑,都体现出大学生缺乏就业自信心。一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期待过高,对将要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认识不充分,加之承受挫折与困难的能力欠缺,易出现心理失衡,不利于自身对就业创业机会的把控。例如部分大学生遇到一点失败就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部分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希望自主创业又不愿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当现实与理想相违背时,缺乏乐观豁达的积极人生态度,会出现心理失衡等各种心理问题,阻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进程。

(二)主动性不强,价值取向易出现偏差。

首先,一些大学生过于依赖父母和社会关系,独立自主能力欠缺。就业创业时,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寄希望于父母及社会关系的帮助,不想付出努力,只想坐享其成。其次,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异位。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体现出现有的择业观念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他们的理想信念感比较淡漠,普遍存在迷茫失落,对于国家积极倡导的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毕业生应征入伍计划等认知不足,抵触去艰苦边远基层地区就业创业,更追求自我实现,热衷追求舒适实惠,过于考虑环境和工作岗位等“硬件”条件,在理想信念、价值观方面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错位,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就业形势与选择就业创业的方向,容易产生功利化价值倾向,忽视国家社会的需要和自身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健康发展有不利影响。

(三)就业创业准备不足,职业道德等品质亟待提高。

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职业规划没有方向,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不知道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为实现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目标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综合竞争力不足。同时,在校职业规划和目标性不强体现为求职准备不充分。一些大学生到大四才开始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到大四才开始找工作机会,就业准备明显不足。一些大学毕业生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因缺少实习经验、就业岗位与自身匹配度不够、面试技巧不足等导致求职不顺利。一些大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优良品质的不足阻碍就业创业的顺利实现。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重心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育,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马克思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一定的诚信危机现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引发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例如部分大学毕业生有过毁约经历,或频繁跳槽现象,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就业选择中更多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忽略个人理想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结合。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一,重视客体塑造,忽视主体提升。高等教育中的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强调塑造和灌输,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创新,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方面还需加强等问题。这一就业创业思想教育不能有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学生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第二,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近年来高校狠抓教学质量工作水平,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还有待加强。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高校课程教学中对这些方面的培育还远远不够。另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才能更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由传统的专才转向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型人才,一些大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或毕业实习的经历,技能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团队协作能力教育不足,对于将来就业创业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就业创业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就业创业观念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十分关键。针对就业压力和就业经验、技巧不足、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高校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国情教育、价值观教育方面,不断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意识和吃苦实干的精神,更多地去基层、去一线增强才干;高校要将教育重点放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积极发挥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技巧等的教授,例如求职的程序、应注意的问题,面试的准备、仪表仪态的掌控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高校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组织开展毕业生的心理危机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等,增强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心理抗压能力。

(二)加快构建多元立体化就業创业衔接机制。

高校要积极依托课堂教学,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第一,高校课程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注重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二,构建“思政+就业创业”多功能师资队伍,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进修,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同时,通过聘请社会上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成功企业家、校友和专家学者来校任职讲课,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机制,在大学生教育中注重实践内容的培养,积极利用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校内创新创业兴趣小组社团等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整合进行协同育人。还要走出去开展好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社会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具备适应企业的良好素质能力,实现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

(三)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发挥作用,做好学生职业规划。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自己的能力素质,在科学地自我分析后把握好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尽早思考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有计划地选择实践领域和方式,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校教育中初期注重职业启蒙教育,以“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新老生经验交流会和成功校友访谈等方式,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注重学生“素质培养”教育,通过见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强化就业技能。末期注重开展“思维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创新平台、训练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四)建立健全的就业创业的评价考核机制,做好诚信教育。

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满意度调查,完善校园硬件及配套设施,营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全面加强高校的软环境建设。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中,诚信教育是尤其需要重视的一环。推进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工作,可以在校加强就业诚信教育,组织各类诚信教育活动,例如“校园诚信月”活动、“诚信演讲比赛”“诚信辩论赛”等,倡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总的来说,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人才观的重要体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效果。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构建合理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斌.关于强化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曾杰.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

[3]王晓敏.论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探索,2007(4).

[4]朱宁.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2).

[5]徐其清.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