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消化内镜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1-08-09张雪梅
张雪梅
摘 要:目的 分析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开展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1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中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有積极的影响,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镜;胃肠息肉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120-03
胃肠息肉为患者的胃肠黏膜组织上发生的局限性增生组织凸起,且凸起部位延伸至腔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胃肠息肉过大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严重时会引起癌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极大。随着近几年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因该技术治疗下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胃肠息肉内镜手术治疗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提升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就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取的51例患者就优质护理方法在消化内镜中开展胃肠息肉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为研究区间,以研究区间内在我院开展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治疗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其中对照组中男女病例各25例、26例,年龄为27~70岁,年龄均值为(48.5±3.6)岁;治疗组中男女病例各29例、22例,年龄为25~70岁,年龄均值为(47.5±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所有患者经X线胃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治疗方法均为消化内镜住院治疗;本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签字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了合并结直肠癌、胃癌、精神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消化内镜下实施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如患者住院后进一步完善血常规、传染病筛查、血凝五项及心电图等检查,术后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对其饮食、运动及并发症实施对应性的护理干预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同上,优质护理方法为:①术前优质护理。协助患开展实施消化内镜下实施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治疗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并叮嘱患者在术前禁食、禁水。术前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了解其药物使用情况,是否在近期内有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等,如果有服药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师,在停药一周后开展治疗。术前需要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排净肠腔内容物,指导患者在服用后轻揉腹部,减轻腹胀和缩短排泄时间,叮嘱患者留意排便情况,在大便呈黄水状无粪渣时表示肠道准备良好。对于口服清肠药物后发生呕吐、腹痛等症状的患者,需减慢或者停用高药物,胃息肉治疗患者需停用口服药物,肠息肉治疗患者不需要停用口服药物。
在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鼓励患者倾诉其心理想法,对掌握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情况实施对应的心理干预指导,以呼吸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性需求,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指导,告知其在治理全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的意义。
②术后优质护理。术后加强病房巡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术后机体不适情况。根据患者息肉情况实施运动指导,直径0.5~1.0cm患者术后需卧床6~8h;直径高于1.0cm患者术后需要卧床2~3d。1周内避免过度活动和情绪激动,为预防出血和腹压升高叮嘱其避免用力下蹲和屏气运动。并发症护理,留意患者是否发生电凝切除部位局部的出血、穿孔及黏膜灼伤等。对于有腹痛、腹胀症状出现的患者,可指导其在腹部实施顺时针环形按摩以减轻疼痛不适。留意患者的排便情况,纠正其错误的排便习惯,对于排便费力的患者可遵医嘱实施缓泻剂治疗,如乳果糖等,防止在排便时因摩擦创面引发出血。
为患者合理制定营养膳食计划。术后1d,患者应以少渣和温凉的流食为主,如藕汁、米汤及青菜汤汁等,以少食多餐方法进食,观察留意患者进餐后的反应,一旦有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术后2~3d,可以食用半流质饮食,如米糊、稀饭、蒸鸡蛋等。术后4d,可使用质软且粗纤维含量低的食物,如红豆粥、烂面条、大米粥、玉米羹、肉末蒸鸡蛋、鱼肉豆腐汤等,适当补充水果汁。术后1周可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叮嘱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不可进食红薯、牛奶等容易产气的食物,避免发生腹胀。
1.3 护理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以NSNS量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展开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价[2],分为非常满意(86分以上)、一般满意(70~85分)及不满意(69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对两组患者资料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负性情绪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并且用χ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对比
两组的负性情绪中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改善,其中观察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地域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不满意8例、一般满意20例、非常满意23例,护理满意度84.3%;观察组患者不满意1例、一般满意15例、非常满意35例,护理满意度98.0%,常规组及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护理工作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促使护理工作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前进。优质护理方法能够通过对患者治疗全过程各个工作环节的改善,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治疗环境,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2-3]。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的对照组(P<0.05),表示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意义、目的展开健康宣教,并以成功案例向其仔细介绍,耐心细致回答患者的疑虑,提升治疗的信心。并以较好的自我管理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对疾病的康复意义重大。术前护理主要协助患者实施肠道准备,关注其大便排泄状况,确保肠道准备合格性,进而为手术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同时并在该阶段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调整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患者的饮食和作息调整干预,能够为手术效果提供保障,加强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并留意腹痛、大便排泄情况,能够及早发现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各阶段的护理工作开展均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操技术,并能够秉着高度责任心开展护理工作,在取得患者的信任下,有利于患者的康复[5]。
综上,优质护理在消化内镜下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应用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
[1]马静岩,王启.优质护理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2):107-108+113.
[2]陈晓英,严丽珍.胃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饮食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05):1265-1266.
[3]王素娟,张小婷,张一帆.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8):40-41.
[4]刘小丽.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8):91+93.
[5]李艳,張小平.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07):89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