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2016-08-19何中伏李国瑞段宪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出血效果

何中伏+李国瑞+段宪云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方法 114例胃十二肠出血患者, 应用计算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5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治疗, 试验组患者经消化内镜用药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9%(55/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2%(50/57)(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10/57)(P<0.05)。结论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肠出血, 可准确定位出血部位, 降低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消化内镜;胃十二指肠;出血;预后;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50

胃十二肠溃疡出血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1], 其具有出血量多, 发病率高的特征, 如未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还会导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现象。该病的死亡率在9.5%左右。临床治疗胃十二肠出血过程中, 已经普遍选择消化内镜, 是临床诊断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114例该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全面研究消化内镜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 符合卫计委最新颁布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治标准。本实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同意执行, 患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 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应用计算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57例。对照组男30例, 女27例, 年龄45.9~62.3岁, 平均年龄(51.62±4.52)岁;

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者10例, 胃溃疡出血者20例, 十二指肠出血者27例。观察组男33例, 女24例。年龄45.9~66.3岁, 平均年龄(52.9±5.32)岁。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者11例, 胃溃疡出血者22例, 十二指肠出血者2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实施常规急诊处理, 如吸氧, 补充血容量等。同时做好心电监测工作, 准备好急救用品, 使用内镜进行常规检查, 确定出血点。试验组患者进行消化内镜用药治疗。患者左侧卧, 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溶液于患者局部皮肤涂抹, 后连接好电极板, 使用高频电凝设备测试灵敏度[2], 使用消化内镜进行观察, 将与设备相连的导管插进出血点周围组织中, 使用高热方式, 促进出血位置血管壁收缩, 凝固, 直至止血。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使用浓度为0.8%的冰冻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对于出血位置彻底冲洗, 后使用内镜对包溃疡基底位置黏膜下层位置使用肾上腺素, 剂量为5~10 ml。待出血停止后, 注射1.0%浓度的乙氧硬化醇。

1. 3 评价标准 本实验使用卫计委最新制定的关于胃十二指肠出血临床治疗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结局进行全面评价:显效:出血症状在24 h内消失, 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胃管中的抽出物液体清澈, 无血性;有效:出血症状在3 d内停止, 生命体征及血象基本稳定, 胃管内抽出的胃液没有血性, 澄清;无效:出血症状连续5 d未停止。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疗效情况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9%(55/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2%(50/57),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预后效果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10/57),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出血是溃疡病变的主要病理表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 主要指的是发生在十二指肠位置的局限性组织缺失, 累及到黏膜下层与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疾病, 该疾病形成机理为胃酸、胃蛋白酶消化和十二指肠抵御作用失衡, 该疾病属于西医中消化性溃疡范畴中(胃溃疡也属于消化性溃疡的范畴中)。该疾病有着反复性发作的特征, 为慢性疾病, 因为该疾病主要呈现为慢性周期性发作, 在节律上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讲, 该疾病也属于“肝胃气痛”“胃脘痛”范畴中。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 可能会因为并发症的原因为出现临床症状改变情况, 在常规情况下, 十二指肠溃疡者上腹部较为疼痛, 且位置不确定, 如果患者疼剧烈且位置单一, 甚至放射到背部, 制酸剂无法缓解, 提示为后壁慢性穿孔, 如患者疼痛剧烈, 且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全背部位置, 考虑为急性穿孔, 如患者存在突然性眩晕症状, 证实存在出血。

在内镜观察下, 在出血部位经内镜注射止血药物或者硬化剂[3], 能够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 注射疗法是既往临床治疗该疾病的经典方式。在使用这种方法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并不能直接作用在患病部位, 起效时间慢。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 这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疾病转归来讲, 无疑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频电凝术主要利用导管针电极尖释放出的电压和电流, 对出血位置进行加热, 确保出血位置血管壁正常收缩, 凝固和乳化, 加速组织分离, 进而达到止血效果。高频电凝技术对于正常组织无伤害性, 安全性较高, 使用这种技术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胃肠组织的伤害。值得说明的是, 高频电凝术属于微创术的一种, 在完成手术之后, 患者的主观痛感远远轻于注射疗法, 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风险。在患者生命稳定时, 可实施高频电凝术。并尽量的将治疗时间控制在24 h之内。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较大, 引发休克症状, 应及时为患者输血、补充体液, 保证患者血容量处于正常水平。本实验相关研究结果证实, 和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在临床预后方面, 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与王磊等试验基本一致, 对临床治疗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总之,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肠出血, 可准确定位出血部位, 降低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高飞, 江堤, 刘玉杰, 等.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6):924-925.

[2] 周丽娟. 探讨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17):59-60.

[3] 王磊, 高鸿亮.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5):33-34.

[收稿日期:2016-06-30]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出血效果
灵动耳环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无缝隙对接护理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观察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